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 顾海燕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只是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应更注重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艺术课,而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和演唱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合唱教学效率。另外,合唱教学课程的开展,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能帮助其树立集体意识,在加强团队凝聚力的同时提升音乐素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合唱教学水平,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合唱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对音乐合唱教学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则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唱兴趣和合唱积极性的培养。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给到学生尽可能多的合唱机会。比如,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少儿合唱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同时教师需要给到学生及时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音乐合唱,为其高效融入合唱情景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下面的训练方法来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合唱教学的兴趣度和积极性。
第一,开展比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合唱曲目《开心的感觉真好》这首歌曲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团来参加合唱比赛。学生需要依据教师的日常指导和要求认真准备,积极训练,从而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合唱水平,同时教师也能针对合唱比赛中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后期课堂训练。之后,在期末汇报表演中,教师可以根据比赛的团队来进行班级的合唱表演汇报,同时邀请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对各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在这样具有创意和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对合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会为了展现更好的合唱作品而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另外,在汇报表演中获得评委一致好评的小组,将获得教师精心准备的奖状和奖牌。这也会激发没有获奖小组的胜负欲,从而有效激发全体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为后续音乐合唱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第二,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小学生还不具备超强的自制力,因此,在开展音乐合唱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参与性不高的现象,故此,教师可以在基础训练前营造轻松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训练开始之前,播放合唱歌曲来放松学生的心情并营造轻松的氛围,提升学生对聆听音乐的兴趣,之后慢慢训练学生的旋律、音、节奏等合唱意识。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合唱曲目《玩具进行曲》为例,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电影片段等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引导和普及其中的合唱知识,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了解和掌握合唱的形式、声音的类别等,同时告诉学生音乐中蕴含很多的思想和情绪,引导其从中感受勇敢、善良、包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在聆听和观看的过程中提高了对音乐合唱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其优良品质的培养。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聆听能力,在欣赏每段音乐时,教师需要设计相关问题并让学生边聆听边思考问题;同时细致观察每位学生的状态,在提问问题时首先选择不够专注的学生以此作为提醒。需要注意的是,问题不应太过专业化,以防学生无法理解而弄巧成拙。比如,在听到3/4拍、6/8拍的音乐时,为帮助学生清晰掌握节奏特点,问题可设置为“听到该段音乐时,想借助什么动作表达内心的感受”,而不是问“该段音乐节奏特点是什么”,从而缩短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有效提升其聆听能力。另外,学生在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并不清楚如何借助表情、声音、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内心情感,因此教师应声情并茂、充满激情地正确引导学生,为其创造轻松的氛围,帮助学生勇于表达其内心的音乐情感。比如,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合唱曲目《开心的感觉真好》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形体动作帮助学生找到开心的氛围,之后再借助表情和声音的变化达到开心情感的表达效果;其次,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来帮助学生感受和记忆各种情绪的表达,提升其音乐情感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合唱意识。
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时,会出现各种教学问题,因此,为确保合唱教学的质量和高效,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教师应从发声训练角度出发,不断加大其发声训练量,这样不仅有助于其基础合唱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能够更稳定合唱学生的合唱技能。首先,教师应深入分析每位学生的嗓音特点,科学管控其音量、声域;其次,指导学生科学换气并适当改变合唱姿势;最后,帮助学生提高分辨能力,进而提升各声部之间的配合度,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技巧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在开展音乐合唱教学训练音准时,教师可以首先从较低的“mo”元音进入,进行向上向下的循序训练,之后再用“he”元音和“ha”元音从弱到强的方向来寻找正确位置,再逐步转至高音区的循环训练,以此达到对歌词和音准的完美结合。同时,教师要在发生训练歌词中逐渐培养学生对音符“听”和“辨”的熟悉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合唱的发声技巧。比如,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合唱曲目《小宝宝睡着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拍打乐器和桌子、跳动舌头和手指等来加入到音乐合唱训练中,促进各声部的完美配合。总而言之,在发声训练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将其有效应用到合唱训练中,同时给到学生适当的鼓励,培养其合唱自信。
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合唱活动,在提升学生发音技巧的同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合唱教学,以此有效提升合唱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音乐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课本现有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音乐节奏说出自己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方式,全班学生在熟练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名字共同念出来,当多个节奏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就能达到多声部共同表演的效果,不仅丰富了教学模式,而且也加强了学生对节奏的深入理解。另外,在每堂音乐合唱课的师生问好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来创新这一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对二声部有效改编的效果。
如此一来,通过在原形基础上对后面三个音进行改变后,简单的师生问好环节就达到了具有和声演唱的效果。通过每节课的反复练习,学生在能到唱好自己音的同时,也能在唱好自己这个音的时候懂得聆听到另外声部的音,从而做到音量、音色的统一和谐。再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音乐歌曲《好月亮,你走的这样静悄悄》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旋律作为发声训练,同时结合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加强对音高的掌握和巩固,当学生具备基础的音高含义和固定节奏后,就可以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之后教师再将学生分组并进行合唱练习,学生就可以达到不同声部的和谐演唱,从而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合唱教学工作能否高效开展以及学生合唱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并提高自身的音乐内涵和专业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比如,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教师是否具备课堂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发声训练的能力、是否具备改编合唱歌曲的能力、是否具备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表演的能力等。由此可见,教师日常可以积极参加合唱活动及培训、专家指导讲座等,在听、看、学习、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将其方法有效融入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为学生合唱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比如,在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曲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详细学习和深入了解该歌曲后面的历史文化,并在课堂上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相关视频,之后结合专家以及其他班级优秀的教学模式,并将其有效融入到本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同时开展合唱训练,从而进行有效、专业的节奏训练以及声部和谐指导,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及时解决学生在合唱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综合提高教学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有效积累合唱经验。
合唱教学活动的开展极有利于班级合唱经验的积累和合唱水平的提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和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提高合唱教学质量和学生合唱能力。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小纸船的梦》这首合唱歌曲时,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时,可以播放此歌曲的优秀合唱视频,帮助学生在学习其优秀地方的同时激发其参加合唱活动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首先在班级内组织小组合唱活动,并对其中的发音、声部和谐等问题进行有效改进之后,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合唱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歌曲的合唱技巧,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合唱活动,并带动家长一起参与,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唱水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变革,小学教育加强了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而要想有效塑造校园艺术氛围,则应加强音乐文化的建设。因此,我校应积极邀请校外优秀音乐家和专业合唱团进入小学音乐课堂,不断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七子之歌-澳门》时,学校就可通过引进专业的合唱团和校外优秀的音乐家对学生开展合唱教学指导,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发音技巧、合唱技巧进行专业的教授和指导,同时需要向学生讲解合唱歌曲背后蕴含的音乐文化知识,在此过程中,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讨论,同时邀请小组代表分享其文化感悟,从而不仅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其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著名的民族音乐家柯达伊曾说过,“学校音乐教育应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主张小学生应首先学习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再学习国外音乐。另外,合唱艺术中提到过,合唱音乐不能离开土地、人民,其具备极强的民族特征。由此可见,在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以及地方民族特色,丰富合唱形式,促进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彝家娃娃真幸福》时,这首歌曲通过描写彝家娃娃在节日中的狂欢来侧面表达了彝族娃娃的幸福生活,歌曲节奏是2/4拍、五声d羽调,加之曲目选用”活泼、明快的节奏,生动展现了彝家娃娃的歌曲场面。教师在开展此歌曲的合唱教学工作时,就可以使用其节奏和曲调,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来进行歌曲的改编和合唱,拓宽学生的合唱形式。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改编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提升合唱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并结合其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形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合唱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为有效贯彻新课改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