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佳佳,高 杰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并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成为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发掘高校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其有效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实现知识体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2-4]。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与适宜的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在此过程中主要研究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针对上述系列内容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学生只具有药剂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因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生的主观意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一定有其价值追求的特征[5]。例如,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花多少精力去学,学习后是否诚信生产或销售药品等,都属于价值追求问题。本文从课程思政角度对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开展课程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从课程角度分析,由于该门课程涵盖的知识点繁多,剂型设计、处方优化、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均需要具备药剂学相关理论知识,为使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学校在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偏重基础教育[6]。同时,在有限的课时下,专业课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考核,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微乎其微,因此忽略了“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从学生角度分析,药剂学课程开设在大学三年级,此时仍有部分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个人职业规划不清晰,缺乏职业认同感,认为药学专业不如临床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不如临床药学专业等,对自身专业缺乏信心,从而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近两年教学相长会的召开以及教师集体备课讨论一致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学生仅具备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需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药学人才。
药剂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上都可以找到切入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药剂学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
当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兴趣不匹配、未来就业方向不明确时,专业课教师有义务从专业课程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知晓本门课程学习的意义,该门课程中的某些知识解决了临床上哪些棘手的问题或现象,而不仅仅是依赖辅导员的普及,使学生认识到救死扶伤过程中临床医生固然重要但药学人员同样重要,避免学生有“重医轻药”观念。就药剂学课程而言,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因其严重的肝脏“首过效应”,导致口服给药疗效差,通过学习可以改变给药途径,制备成舌下片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又如哮喘患者呼吸困难、最大气流量的降低在深夜最重,凌晨睡醒时血压和心率急剧升高,此时最易出现心脏病和局部缺血等一系列病理现象,利用药剂学知识可以根据疾病发病的时间规律及治疗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特性设计不同的给药时间和剂量方案,进行“择时治疗”,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此外,抗癌药物紫杉醇疏水性强使得传统紫杉醇注射液应用时需要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作为增溶剂,大量增溶剂的使用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应用。利用药剂学新技术制备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上市后,因既减轻了过敏反应又能增加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而提高疗效。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利用“以真人实事立德,以真人实事明理”的教学方法将科学史、人物史嵌入教学内容。通过一个个学生看得见、看得明的人物简介、历史事实和重大成就,引导学生看得懂、看得真、立长志[7]。如屠呦呦开创性地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在困难的情况下响应国家号召完成科技攻关,造福人类。另如学习乳剂章节时,让国人引以为傲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它是中国工程院李大鹏院士历经千辛万苦研制的,在研发过程中他不幸全身烧伤,在烧伤面积高达70%的情况下仍没有放弃科研工作,成为我国第一个中药静脉乳剂的研制者。在新冠肺炎暴发期间,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年过古稀仍奔波在抗疫一线,不辞劳苦、忘我投入,折射出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在教学中合理地加入职业道德培养内容,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例如,2006年震惊全国的“齐二药事件”造成13名患者死亡,原因是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为了利益最大化使用了价格低廉的二甘醇代替价格昂贵的丙二醇作为辅料,从而让使用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肾衰竭。又如大家熟知的“欣弗事件”,它是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时,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审批的工艺参数进行灭菌,为了早下班将灭菌温度降低、灭菌时间缩减,从而影响了该批次注射液的灭菌效果,这个不规范操作给公众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毒胶囊事件”也告诫学生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损害他人的健康等。上述事件说明药物制剂违规生产和质量控制不严格危害了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进一步表明药品正规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通过适宜案例的引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课程思政的主导是教师,因此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是提高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而通常专业课教师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较少关注人文素养培养,并且本校药剂学课程教师大多为年轻教师,大部分在教学设计以及讲授方面经验不足,较难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和道德培养巧妙结合。此外,教学成效与评价也是课程思政执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8],而以往的考核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缺乏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忽略德育方面。
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德育培养需求的理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想法,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只有拥有了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政治素质,对专业有远见卓识,并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将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更好地融合,将思想教育鲜活化。此外,教学评价体系应在原有基础上做相应调整,将评价融入课程思政后的教学改革是否真的有效,学生思想和行为上有哪些积极改变。如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收集资料评价学生对某些问题在课程学习前与学期结束时是如何思考和执行的,是否有所变化等。
由于药剂学课程与民生息息相关,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并且我校处于红色革命老区——贵州遵义,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对于开展课程思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授课教师已初步具有将课程思政融入药剂学课程的理念,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凝练和提升,让思政教育更自然地融入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以培养出社会满意的优秀药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