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探析

2022-12-04 00:07李晓宇黄振宇吕家俊孙宏亮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志愿医学志愿者

李晓宇,黄振宇,吕家俊,孙宏亮

(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开展与医疗活动相关的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通常以医务人员、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根据组织部门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医学院校组织、医院组织、社会自发组织和社区组织等,主要从事医学科普、健康宣教、医疗保健、帮扶义诊、卫生调研和科学防疫等工作。

1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现状

1.1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医学志愿服务组织主要通过官网、官方公众号等发布信息,辅以志愿者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途径达到宣传目的,但是无论在广大群众熟知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是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关于医学志愿服务的信息极少,且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消息滞后等现象,部分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甚至没有自己的信息平台。群众对于医学志愿服务的了解更多是因为身边有志愿者从而滚雪球式接收相关信息,部分想加入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的人由于信息匮乏及渠道受限不能如愿。另外,大部分不具有医学背景的人对于医学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全面,认为其具有较高的风险和门槛,并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对其望而却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卫生事业已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许多疾病的传播与发生发展也是在人群中进行的,维护健康不应只是医学专业人员的责任,而应得到不同阶层人群的广泛关注。

1.2 志愿者素质良莠不齐,专业培训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日益专业化、多元化,医学志愿服务组织与群众之间的供需对接失衡愈发突出。医学志愿服务组织中的志愿者常常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具有不同的特质且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志愿服务水平低下。研究发现,受调查者对医院志愿者培训工作满意率仅为80.6%,10%左右的志愿者和被帮助对象认为志愿服务效果一般[1]。另一研究发现,参与过医院志愿服务的医务人员中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仅占35.51%[2],可见志愿者培训率低已成为各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志愿服务缺乏指南类文件,急需志愿服务培训方面的实践指导,现有规范的制定多依据志愿者主观感受,无法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考核。另一方面团队成员构成不尽相同,有的可能由于医院高强度、高精密度的工作经历,参与志愿服务时容易出现轻视、懈怠现象;有的因为尚不熟悉某项操作技能,从而容易出现不可避免的错误;有的出于强迫并非自愿参加志愿服务,极易出现抵触情绪;更有甚者本身思想道德水平有限,把参与医学志愿服务当作是实现自身利益的跳板,以精致利己主义玷污志愿服务动机。

1.3 资源分配不均,医学志愿者权益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在组织层面,大部分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缺乏科学化管理机制,存在人力、物力资源分配不均问题,难以因地制宜发挥作用。以上海市儿童医院阳光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为例,由于自荐产生的组长对小组管理力不从心,组织设想的由总负责人通过各个组长对各组组员进行相关服务安排与培训的两级管理模式最终演变成总负责人需要同时与组长以及众多组员保持联系的三级管理模式,从而造成志愿组织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3]。同时,志愿者权益保障主要有法律与保险两部分。一方面,法律保障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缺乏关于突发事件中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立法,在现行有效法规中,仅《志愿者服务条例》对此做出了说明,缺乏高位阶统一立法[4],无法妥善全面保障志愿者权益。另一方面,保险制度相对欠缺。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基本保险仅针对注册志愿者开展,缺乏对民间自发形成的志愿者团体的保护。除基本的人际交流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问题等外,医学志愿者还会面临较高的传染病感染风险以及护理危重症患者死亡后所带来的心理创伤等问题。2020年3月志愿者何辉在抗疫前线中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引发热议。参考《工伤保险条例》,只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在职或在职请假期间获批的员工受伤方可认定为工伤。若出现这种在道德之内而在法理之外的情况,其保障体系仍有待完善。在部分暴露风险大、强度负荷重、工作条件艰苦的医学志愿服务中,医学志愿者身份认定更加模糊,使得志愿者没有安全感,影响了其参与积极性。

1.4 行业规范缺乏,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医学志愿服务相较于其他志愿服务,应具有更高的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然而目前对其界定较为笼统,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急需明确的专业指引。志愿服务组织通常能从其灵活性发力形成局部社区自救、互救系统,为政府公共服务系统的暂时失灵应急。但现今我国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能力不足,难以简化多余低效环节,不能制定普适性规范指南,服务水平低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普遍存在响应速度较慢、相对无序化的问题,延长了突发事件下志愿服务组织应急周期。同时,应急志愿服务的开展缺乏整体性,难以形成志愿服务组织内部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联动。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心点武汉为例,存在社区与多方力量协同不足、应急配置志愿者与常态化城市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滞后等问题[5]。

2 新时期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路径探析

2.1 产生机制的转型——由专业领衔向全民共建转变

卫生事业的本质是“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医学志愿服务组织依赖于医学专业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卫生工作必须由封闭转为开放,提升社会参与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也揭示,单纯依赖医学手段难以有效解决产生健康问题的社会根源,需要卫生系统内外、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行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6]。“互联网+”背景下可鼓励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打造特色自媒体平台,发挥流量优势,通过短、平、快的微视频等易于被公众接受的形式,扩大自身影响力,拓展志愿者招募渠道。只有真正调动起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参与医学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广大群众的自发行动,使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打造共建共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生态共同体,才能在新时期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2.2 组织方式的转型——由外生型向生活化转变

志愿服务组织需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真正搭建有效平台,摒弃空泛化的形式和目标化的导向。首先,优化志愿者培训机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培训手段,如开展线上微课和模拟训练,进行系统化医学培训,提升公共卫生知识水平,提高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能力。特别需要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心理建设,定期组织心理疏导,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培育集体精神。其次,引入市场管理、监管激励等科学管理机制[7],提倡医学志愿服务组织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提高自身可信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合理引入外部资源,形成资源整合的正反馈机制。再次,完善志愿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人文关怀。最后,由政府干预转变为政府参与,强化医学志愿服务组织自主自治,使志愿风尚成为生活日常。

2.3 激励机制的转型——由道德外束向价值内驱转变

目前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对于志愿者的激励多局限于荣誉授予,这种外在激励是暂时的,缺乏长效依托。首先,应强化志愿认知与信仰教育,实现德行再塑,使志愿实践成为行动自觉。医学志愿服务不能停留于外界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的他律,需直击志愿者内心,与个体内在因素整合,形成主体内在核心道德态度的认同,主动趋同于志愿团体及其规范,将其有机融入个体道德态度系统,最终表现为志愿自律。其次,科学树立志愿服务榜样,推出多元化榜样形象来契合大众的心理认同和价值需求,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进心流效应的形成,强化志愿服务与自我实现的联系。最后,建立对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的深度宣传机制,在传统框架下加强叙事医学教育,以事明理,以情动人,积极促进志愿文化交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在满足社会尊重需求的基础上促成价值内驱转变。

2.4 联动形式的转型——由小圈子的微生态向集成化的共同体转变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的整体发展终究要回归基层,应促成其结构和功能的交联互通,在中心“供血”的基础上实现末梢“活血”至关重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中,已有学者提议建设网络救灾志愿服务体系,搭建知识共享平台[8],强调志愿服务组织间的协作,尤其是突发事件下的应急驱动。后疫情时代应鼓励知名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发挥引领作用,打造特色化志愿服务文化品牌,带动周边组织发展。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加强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深化与社区的合作,拓展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宣传范围。医学志愿服务组织间可实现资源的合作共享,建立志愿服务专业联盟。不同地区的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彼此借鉴发展经验,共同开展活动。应健全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有效评估监督机制,并加强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营造众志守望的和谐氛围。最终在多元化的协同发展布局下,构建医学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专业化、整体化、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形成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共同体,提升志愿服务效能。

2.5 发展模式的转型——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合作各种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时,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就已经参与合作,带来了国际志愿服务的理念和规范[9]。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介绍[10],2015—2019年,中国共派出202批次3 588名援外医疗队员,累计诊治1 100万名患者,并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带教培训,开展巡回义诊、药械捐赠等,1 500余人获得有关国家颁发的总统勋章等荣誉。截至2020年10月,中国向33国派出35个援外医疗专家组协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医学志愿服务事业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推进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纽带,是对外传播中国声音、宣扬中华文化的有力平台,向世界呈现出文明、和谐、自信、友善的中国形象,背后透露出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是国际视野下的软实力担当。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志愿形式,丰富志愿文化内涵,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志愿服务事业接轨,深化区域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猜你喜欢
志愿医学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我是志愿者
《安徽医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