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辛 唐振华 谢华德 郑 威 钟华配 李孟伟 彭丽娟 杨承剑
(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1)
象草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饲喂效果突出等特点,是广西重要的饲草资源[1]。为了合理利用象草,提高象草经济价值,国内外学者对象草青贮品质及饲喂效果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象草自然青贮品质差,而添加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等均能有效提高象草青贮品质,但水分含量过高依然是影响青贮品质的重要因素[2-3]。Nazar 等[4]发现,接种来源于高粱、苏丹草的乳酸菌能有效提高象草青贮初期乳酸含量,降低pH,提高青贮品质。许兰娇等[5]利用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解决了苎麻蛋白质含量过高、象草水分过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青贮品质,且适宜比例能有效改善瘤胃环境,提高消化率。目前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消化率及饲喂效果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试验探讨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及血清生化等指标的影响,为拓宽象草饲养水牛的利用途径和方法提供试验依据。
象草和精料全混青贮:象草铡碎后与精饲料按9∶1(鲜重基础)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用打包机打包青贮。避光常温发酵30 d 后取用,青贮后pH 低于4.2。
象草青贮:象草铡碎后直接用青贮打包机打包青贮。避光常温发酵30 d后取用,青贮后pH低于4.2。
经检测,制作好后的青贮饲料及象草的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试验饲粮的营养成分(风干基础)
选取18头12月龄左右(224.9±19.7)kg健康的青年奶水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Ⅰ组饲喂象草和精料全混青贮饲料,Ⅱ组饲喂象草常规青贮,Ⅲ组饲喂新鲜象草。Ⅱ组和Ⅲ组按9∶1(鲜重基础)的比例添喂精饲料。试验期120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106 d。精料的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2 精料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试验前对所有试验牛只进行统一驱虫,试验动物专人管理、单栏圈养,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每天7:00和15:00各饲喂一次,试验期间动物可自由饮水和采食。
1.4.1 生长性能
于试验正式开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清晨空腹对试验牛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
平均日增重(g/d)=(试验结束体重-开始体重)/试验天数
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饲喂量和剩料量,计算实际干物质采食量。
料重比=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1.4.2 养分表观消化率利用酸不溶灰分法计算养分表观消化率,在正试期第3 周和试验最后1 周分别连续3 d 收集每头试验动物粪便200 g,加入10%硫酸10 mL混合,65 ℃烘干后粉碎,测量粪便和饲料中粗蛋白、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总能和酸不溶灰分含量,其中粗蛋白含量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利用Van Soest 法测定,总能使用全自动氧弹式量热仪(美国PARR 6400)测定,酸不溶灰分含量采用4N盐酸法测定[6]。计算养分表观消化率。
养分表观消化率(%)=[1-(b/a)×(c/d)]×100
式中:a——饲粮中某营养物质的含量(%);
b——粪便中某营养物质的含量(%);
c——饲粮中酸不溶灰分的含量(%);
d——粪便中酸不溶灰分的含量(%)。
1.4.3 肉用性能指标
在试验最后一天,采用Echo Blaster128型背膘仪对所有试验牛背膘厚、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大理石花纹等肉用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其中背膘厚在第12 和13肋骨间,超声波探头平行于牛体脊柱中线并于脊柱下约5 cm 处测量;眼肌面积在第12 和13 肋骨间、脊柱下侧约5 cm 处横向扫描;肌间脂肪和大理石花纹评级由电脑软件自动计算。
1.4.4 血清生化指标
试验最后一天,对所有试验牛静脉采血5 mL,置于普通采血管,送往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
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 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表3 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干物质采食量Ⅱ组>Ⅲ组>Ⅰ组,各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亦高于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4 可知,Ⅲ组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Ⅱ组的最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Ⅱ组>Ⅲ组>Ⅰ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4 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5 可知,各组间的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以及大理石花纹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5 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肉用指标影响
由表6 可知,血清总蛋白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球蛋白、三酰甘油Ⅰ组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各组间白蛋白、白球比、尿素氮、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6 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精粗分饲的饲喂方式很容易导致因动物摄取营养不均衡及精料摄入过多、粗饲料采食不足而造成瘤胃功能障碍问题,影响反刍动物的生长,使养殖周期延长,最终导致成本的增加和饲料资源的浪费,很难达到现代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全混合青贮日粮根据动物营养学原理,结合青贮饲料调制技术,能保证动物摄入营养的均衡,保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生产条件可控,可满足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需求。Fang 等[7]报道用玉米秸秆、稻草秸秆和苹果渣等农副产品调制全混发酵日粮饲养肉牛,能降低瘤胃氨态氮的浓度,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消化率。青贮饲料对反刍动物采食量影响一方面可能是纤维的降解特性可刺激中性洗涤纤维在瘤胃中快速通过瘤胃,促进采食[8];另一方面,青贮饲料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乙醇等芳香物质,能提高反刍动物采食量,但青贮失败,产生腐败味,会降低采食量[9-11]。本试验中,干物质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Ⅱ组>Ⅲ组>Ⅰ组,说明象草青贮处理能改善日粮适口性,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而Ⅰ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低于其他两组,原因可能是在全混合发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营养损失,导致干物质采食量低于其他两组,进而影响到平均日增重。
研究表明日粮中必须含有一定比例有效纤维以及分解产生纤维降解菌所需异丁酸、戊酸和小肽等,以刺激纤维菌降解纤维,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12]。郑玮才等[13]研究表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显著影响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率,主要是因为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作为瘤胃微生物营养物质,适宜比例提高微生物活性,但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降低瘤胃pH,抑制微生物活性,从而降低日粮表观消化率。张雪娇等[14]研究发现,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在35%~45%变化显著影响甲烷短杆菌、嗜甲基甲烷杆菌丰度和中性洗涤纤维、总能表观消化率。张立涛等[15]研究表明,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超过33.5%时显著降低养分消化率,主要原因是中性洗涤纤维增加,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比例相对减少,同时加快瘤胃通过率,降低消化率。本试验中,Ⅰ组的总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原因可能是青贮过程中乳酸菌快速消耗日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造成瘤胃供给不足,瘤胃细菌活性差,消化率和采食量降低。而Ⅱ组养分表观消化率较Ⅲ组高的原因可能是在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充足情况下,促进中性洗涤纤维刺激纤维降解菌活动,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
背膘厚度、皮下脂肪厚度和眼肌面积反映的是肉牛的育肥效果,与饲料养分、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有重要关系及与饲养方式有关。张艳梅等[16]研究表明,适宜补充精料能有效提高肉羊胴体品质和脂肪酸累积。李佳龙等[17]研究发现添加适宜的牛至精油能有效提高眼肌面积、皮下脂肪厚度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主要原因是牛至精油具有芳香气味,刺激食欲,提高采食量,同时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提高饲料转化率。本试验中,Ⅰ组的肌间脂肪、背膘厚、大理石花纹评分较其他组低,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象草和精料全混青贮过程中部分营养物质被消化或氧化,特别是维生素降解和脂肪氧化所造成;另一原因可能是全混青贮会导致瘤胃pH改变及影响瘤胃微生物的活性所致。
血液中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是机体蛋白质代谢指标之一,其中尿素氮可反映机体氮代谢能力。白蛋白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自由基。球蛋白则是机体抵抗力高低的反映,是炎症和机体免疫状态的生物学标志[18]。方美烟等[19]研究表明,泌乳第一个月能量水平在101.41~143.00 MJ/d、蛋白质水平在1.38~1.87 kg/d 变动时,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等血液指标无显著差异。唐振华等[20]研究也发现在同样营养水平下,饲喂甘蔗尾青贮和象草青贮对生长奶水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赵若含等[21]研究也发现在满足正常营养需求情况下,适量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对血液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等影响不显著。本试验中,Ⅰ组的球蛋白显著高于其他组,白球比较其他组低,可能是全混青贮长期发酵过程造成营养物质损失和消化,导致部分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摄入不足,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产生炎症反应。
基于以上试验结果,饲喂象草青贮+精料能有效提高生长奶水牛能量及纤维的消化率,3 种饲养方式对肉用性能均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