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彦淳
(三江学院体育部 江苏 南京 210012)
201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截止到如今已经开办快70年,珍珠球运动一开始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在盛会中首次亮相,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是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直到现在已经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压轴项目,说明了珍珠球项目的重要性。江苏省是个多民族省会,有满族、藏族、蒙古族等55个少数民族,其中98个县(市、区)都分布着各个少数民族,值得一提的是高邮市的菱塘回族乡,是全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江苏省已经举办多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随着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逐步发展,各个项目也出现了越来越高的高水平运动队,如,南京理工大学的舞龙队、高邮的回族少年武术队、江苏省的毽球队。近些年的珍珠球也大有发展,但大多数教练员、运动员在对珍珠球的技战术上的磨合和理解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群众和普通大学生间推广有更广泛的前景,但也有不足之处。珍珠球运动进入高校还存在一定的技术上和人力上的问题。发展珍珠球运动应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规范珍珠球比赛制度,适当增加珍珠球的比赛;建立校、区等珍珠球队伍的数量,加强对珍珠球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培养;扩大珍珠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载体,走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道路 (丁仁涛2009)。珍珠球运动能够让大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知识,有一种责任感去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从珍珠球运动的特点来看,是一项很适合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运动项目(马月群、李洪、文展2016)。
近些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体育专业当中比例较小,导致专业的珍珠球教师缺乏,民办高校珍珠球运动的开展缓慢,限制了民办高校珍珠球运动的进程,学生对珍珠球运动的了解和认识相对匮乏,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付海鹰、田海燕2016)。珍珠球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与开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杨昆普2013)。通过引进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课堂的积极态度,一方面可以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娱乐身心、丰富锻炼形式和增进社交是大学生比较认可的民间体育游戏价值(郭强、杜建成、邹治冬2020)。高校开展珍珠球等民族体育项目可以转变对体育的新认识,转变一直以来以西方的竞技体育为主的局面,丰富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堂锻炼方式,同时还可以传承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尹彦淳2016)。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学校体育的阵地,校园无疑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扬地之一,珍珠球能在高校这一块文化阵地开展,将会更好地传播和传承,还可以打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循环流动(王珂2019)。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倡导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承传,不仅可以使我国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更为丰富,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并能更好地提高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15》中提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以孔子为首的教学机构,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百家争鸣”私学堂也是当时的教育机构,后来的私塾等。孔子特别重视“射”、“御”这说明当时对射箭和驾车非常重视。现阶段,我省民办高校在职体育教师缺乏,日常工作量高,外聘教师比例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有着松懈态度,学生反映强烈。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关注度低,体育教师没有归属感。课程内容循规蹈矩没有特色,学生上课没有新鲜感。场地器材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一些体育相关活动开展受限,影响了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正常的开展。民办高校引入珍珠球运动,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器材的使用简易,场地和篮球场地大小相同,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
由于民办高校一些相关性质的特点,为了打造特色,体育教学也要出谋划策。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就是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珍珠球的历史悠久,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从劳动-游戏-慢慢演化成为运动项目。珍珠球是满族人民祖先在河里采集珍珠的劳动场景和模仿采集珍珠的夺宝过程,再加以神化的赋予,更加体现了满族先人的文化内涵,也是对满族渔猎生活的侧面反映。
珍珠球是我国满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珍珠球是模仿先人在河中采集珍珠的的场景,由水里逐渐转移至陆地上的一种活动。1983年,由民委在北京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家根据采珍珠游戏进行加工整理,并根据篮球、手球、排球和足球等相关规则编写归纳制定出了采珍珠的游戏规则,并且将采珍珠的游戏名字改为珍珠球运动。珍珠球规则类似于篮球,每队由7名场上队员组成。比赛场地同篮球场地同等大小,由水区、封锁区、隔离区、得分区等组成,在水区的4名队员利用战术等各种手段冲出包围把球送到自家的抄网里,在这期间不要让封锁区域拿蚌形木牌把球拦住,要把球以投的形式顺利投进自己拿抄网的队员网中,这才得分。由于得分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远距离投射、近距离基地等方法,水区、封锁区、得分区就好比篮球、手球、排球、棒球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每个队员都能各尽其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所以自开展起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进高校也会同样受欢迎。
(1)珍珠球运动的教学特点。
珍珠球运动的形式简单,对参与者的门槛极低,这也是为什么能进入高校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不管男生女生都没有严格的要求。珍珠球运动有很强的竞技性:珍珠球运动有封锁区,同排球拦网;水区同手球、篮球又有相似之处;而得分区又和棒球、足球守门员相似。其与其他球类有高度的互通性,极易于推广。珍珠球运动的场地同篮球场大小均等,在场地上画上不同颜色的线就可以进行标准的比赛。在技术动作教学上,有着综合性的技术特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因而合适高校大学生参与。
(2)珍珠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珍珠球运动,顾名思义就是抢珍珠,如同夺宝游戏,只不过把规则更加规范化,技术演变现代化,但本质就是一个夺宝游戏。珍珠球运动最大的娱乐性就是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攻防转换快,球队的磨合度也是比赛胜利的关键。大学生们也可以利用课余闲暇时间进行珍珠球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丰富大学生们的课余闲暇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友谊。
(3)可玩性强,有群众基础。
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增强,社会不断进步,文化意识和体育意识也逐步加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闲暇时间的增多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高涨。近些年来,珍珠球运动快速发展,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迅速成为压轴大项。珍珠球运动被人们逐渐了解和热爱,同时在各个省的代表队和一些大学生也给予了关注,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因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加入,为全民健生计划的推行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
(1)珍珠球运动全方位的锻炼价值。
珍珠球运动与排球、手球、棒球、足球等有相似技术动作,其实珍珠球运动与篮球运动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综合的非周期性的集体运动,都是运用跑、跳、投、击地传球等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珍珠球运动员从生理、智力、心理都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珍珠球运动促进高校大学生增进智力、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2)珍珠球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珍珠球运动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项目,既能改善人体各系统,又能发展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爆发力。在珍珠球训练和比赛中的攻防转换是速度力量的体现,耐力上可以使心肌发达,增加心脏的泵血功能;灵敏体现在跑动的过程中躲闪腾挪可全面提高。因此,适当地参加珍珠球运动,有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锻炼身体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3)珍珠球运动可以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动商水平。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较以往呈现下降趋势,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刻不容缓。珍珠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有熟练地的抛、接、投、射和滚等进攻基本技术技能,还要有封挡、夹、拨、挑、捅球等防守基本技术技能,并且在技战术方面要求场上运动员有很强的掩护、反跑、传切以及不同形式的区域联防技战术运用能力。加强高校的强度体育课程进程,而开展珍珠球运动正好提高了有氧和无氧的锻炼,还对技战术上有很好的提高,进而提高大学生们的动商水平。珍珠球运动有独特的价值导向,通过练习珍珠球,可以挖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潜能、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之具备终身体育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归根结底还是培养人的主动锻炼意识和终生锻炼习惯,挖掘运动兴趣和运动潜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珍珠球运动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大学体育的宗旨是为了大学生能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学会一到两项伴随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珍珠球运动集趣味性和竞技性于一身,规则包含了篮球、足球、手球和排球,参与度广泛,合适当今大学生的运动特点。一个学期珍珠球课堂,既掌握了珍珠球技术,又学习了解了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
珍珠球运动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据作者走访已经开展珍珠球运动的高校了解到,如,南京理工大学珍珠球队就代表江苏省参加过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该校大部分珍珠球运动员来自校篮球队成员,这就限制了其他学生进行该运动的动力,甚至个别高校运用本校特招篮球运动员进行比赛。本身参加队伍少,一家独大的现象严重,不利于珍珠球运动的开展。
比赛较少导致各学校对珍珠球运动下拨的训练经费几乎为零,校领导不重视。比赛级别不够,不报名不参加。在开展学校珍珠球运动的公共体育课的同时,涉及到的器材、场地等经费的拨款不到位,导致珍珠球运动开展停滞。西方体育观影响深远,很多教职工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导致大部分排斥珍珠球运动的开展。
目前我省的珍珠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大多数由篮球教练和篮球裁判员担任,个别教练员接触珍珠球运动不多,体会不到该项目当中的精髓,只是一味地照搬篮球运动当中的技术、战术来指导珍珠球运动的训练,这样阻碍了该项目的发展。这种变相复制的训练方法会逐渐使运动员和高校普通大学生失去对珍珠球运动的热情与兴趣,从而制约民族传统项目在高校当中的开展。
我国长期存在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课,这是由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体育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这导致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乏了解,课程都是以近现代西方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课程,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没能展现应有的魅力,开展珍珠球运动以点带面。宣传传统文化,是当代体育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
加快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强校,弘扬学校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自信自强,团结协作,按照竞技规律和规则打造高水平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选拔和训赛机制,抓重点、补短板,积极参加校际、省际、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交流,满足有竞技天赋和竞技水平的大学生发展需要,把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为校争光能力,让民族传统体育为学校提供强大正能量。
(1)高校开展珍珠球联赛。
现今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迅猛,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高校体育选修课篮球项目都是人数最多的而且是报的最满的,如何让大众对珍珠球运动有所青睐是关键,组织高校举办民族传统文化节、举行珍珠球联赛,让更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和珍珠球运动项目。珍珠球是多种运动的结合体,水区的篮球队员、封锁区的排球队员、得分区可以是足球守门员也可以是棒球的接球手,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加入珍珠球运动当中。
(2)加强珍珠运动球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培养。
通过民委和体育局联合举办珍珠球运动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培养,引导篮球教师或教练向珍珠球运动倾斜。高校通过“院系杯”挑选有天赋的队员加入校队进行专业的训练,这样就可以使珍珠球运动有序发展,鼓励推广先进的珍珠球运动技战术,完善珍珠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建立,激发珍珠球爱好者参与情绪,推动珍珠球运动在高校普及。
(3)丰富民办高校大学体育课堂。
作为民族传统与项目当中的一种,珍珠球运动进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可以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丰富高校校园大学生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也可以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珍珠球运动可以充分发挥本身的娱乐性,可玩性较强,可以通过高校体育选修课这种特殊渠道对珍珠球运动推广,进而使广大师生所了解熟知。
(4)加强国家教育系统对民办高校的政策倾斜。
鼓励民办高校体育课堂自主创新,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进入民办高校体育课堂,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拨款,鼓励民办教师、学生参加珍珠球裁判、教练员培训,设立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