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俊才 张瑞洁
(唐山师范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提升国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在此引领下,一批武术学者和爱好者更加努力地去恢复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康戈武老师认为武术学科的重建方兴未艾,期与西方体育同等发展,任重道远,需要相关学者的不懈努力。在中华大地上,从原始人为生存与野兽搏斗开始到明清时期武术运动体系的最终成熟,人们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强身健体的训练方式。这种增进健康、挖掘身体素质潜能的训练形式,现代人称之为体能训练。那么,矛盾的是目前流行的城市健身文化,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群之中,为何鲜有中国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深思之下,难免不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的落后缓慢而导致众多传统文化未进行现代化的发展有关,而并非完全在于传统体育的体能训练自身落后不科学的问题。本课题以武术学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古代体育的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整理体能训练相关的史学资料,探讨我国古代体育体能训练的内容,以期丰富发扬我国优秀武术文化,更好推广以武强身的健身方式。
西方运动训练学中的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武术运动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启智、强身、养生和培育至善人格为目的,包括有技击、功法、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武术功法是武术运动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是为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武术功法具有养身、健身、护身及增强技击能力等作用。可见,运动训练学中的体能训练与传统武术中的功法训练异曲同工,都以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为基础,通过训练挖掘身体潜能,展现人体的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特征,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技能水平和竞技能力状态。中国古代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军事选材时的身体形态记载。《汉书》中公孙弘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说到了身体形态的重要性:“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故形和则无疾,无疾则不夭。”古代人们描述勇士时,多注重身高、腰围和容貌等方面,比如:“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程素红编写的《中国历代兵书集成》中记载道,从观“外”而知“内”,内外合一的角度,记载了如何从外貌鉴定人的运动能力。“凡人观其外,足知其内。形有余法:头顶丰停,腹肚浓厚,鼻圆而直,口方而棱,颐额相临,颧耳高耸,肉多而有余,骨粗而不露,眉目明朗,手足红鲜,望下而就高,比大而独小,是谓形有余。”虽然此言论同面相学如出一辙,但也为选拔出体能优秀者提供了依据。
身体机能是体能的生物功能性基础,中国古代体育的生物功能性基础是以解剖学和经络理论为代表的中国医学,散见于古代医学和体育著作之中。
(1)解剖知识。
《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可得;其死解 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易筋经》载曰:“皮肉之内,莫非筋联系周身,通行血气。筋,为联系形骸之物。”苌乃周云:“筋以连骨,不敢脱离,故骨在内而筋在外,两相依托。”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基于解剖经验体认的论说,古代武术家基于汉代之后的解剖知识,已深谙“筋”与骨的关系以及联系整体身体的作用。这是武术体能训练的骨骼肌肉运动机理。
(2)经络学说。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于脏腑和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合一”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临床上的针灸、武术的气功、太极拳等都是内气运行的基础。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滋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这是武术体能训练的经络活动原理。
(3)脏象学说。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调节是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与形体的联系、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沟通外环境,维持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它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这是武术体能训练的内脏活动原理。
(4)武术体能训练中的身体机能。
《易筋经》强调内壮与外壮统一,追求通过内外俱练,“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达到“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项”的效能。各拳种内功,大都以养气、练气为基本形式,追求以气助势、以气助力、以气为技击服务。武术功法训练充分挖掘人体的体能潜能,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天人合一”和“中医养生”的启发下,兼习养生之术,“养练结合”开发身体各方面的潜力,如力量、速度、反应、灵敏等,对身体整体如一、一动俱动、一止俱止的 “整劲”,应感而发的灵敏以及后发先至的反应和速度等能力进行开发,对人体内在的精、气、神、脏腑、经络、神经进行内调,从而使意、气、力的相互配合达到高度的统一。体现了传统武术体能训练的内外互通互导。
身体素质是体能训练的核心所在,结合现代运动训练学对身体素质的分类,研究主要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协调等方面收集整理武术体能训练相关资料。
(1)力量素质。
根据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躯干稳定性力量,由此整理出的武术体能训练内容有举重、开弓。
①举重,包括举鼎、翘关和举石等
《史记·秦本纪》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此记载可知当时这类练力活动的流行。举鼎也是当时军事训练中练习力量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史记·项羽本纪》中说:“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今日奥林匹克的举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是军事训练练力的内容。
另一种常用的举重物,就是关城门用的又大又重的门栓。在古代,人们把这种举重活动称为“翘关”。《列子·说符》中“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直延续了下来,唐朝武举制考试时,翘关被列入了武举的正式考试项目,有标准考试木杠,长一丈七尺,粗三寸半,举10次算是合格。
唐代以后,举重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到了宋代,出现了用石头制成的各种举重器械,出现了举石球、掇石墩。石头到处可见,重量形制各异,于是举重在民间普及开来,举石锁、石担成为中国老百姓传统的体育锻炼活动。石锁多用单手也可用双手做各种姿势的力量练习。石担则是在两块圆形石片中央凿眼儿,插入木棍和竹竿,与现代举重运动的杠铃形式一样,适于双手举。为了防止在举重时腰部受伤,还有专门设计的一种与今天举重运动员的防护腰带相仿的布腰带,俗称“腰儿硬”。
②开弓
开弓的能力,决定了弓箭射出的速度和距离,可以代表一个人手臂上肢的大小,古人多以此表达壮士之勇猛。书中记载:“叔伟,九岁为州主簿。及长,膂力过人,弯弓三百斤,左右驰射,又能立马上与人角骋。”弓弩训练是宋朝军队的首要训练科目,挽强、拓硬是开弓弩的基础训练内容,衡量军士武技和力量。宋时弓弩每宋石的斗力,相当于92宋斤半(一宋斤约合1.2市斤)。当时武卒挽弓最高纪录为“三石”,而“跟弩有及九石者”。这种挽力和跟力都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武卒弓弩斗力的几倍。岳飞和韩世忠皆能挽弓300宋斤,这又超过了挽弓三宋石的纪录。在武举武科的考试内容中,进行开弓、舞刀、掇石试技勇。试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百斤、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弓开满、刀舞花、掇石去地尺,三项能一、二者为合式。不合式不得试三场。这些练习方法都有效地提高了人体的力量素质。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按内容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在传统体育中有:投壶、投石超距、军事刺杀、士兵疾跑等。
①投壶
宋朝司马光在《投壶新格》写道:“谓投而不中,箭激反跃,捷而得之,复投而中者也。”接往反弹回来的箭,还要投壶者“捷而得之”,即迅速地判断出箭反弹的轨迹,敏捷地抓住它。这个游戏能很好地锻炼一个人的反应速度。
②投石、超距
秦国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在军中进行投石超距训练。投石指的就是投掷活动,超距指的是跳跃活动,类似于今天田径运动的跳远。秦军用体育项目练兵,不仅能增强战斗力,而且也有活跃军人生活的作用。这说明今日奥林匹克运动的投掷和跳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是军事中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
③军事技能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牧誓》载“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注曰“伐,谓击、刺”,疏曰“戈谓击兵,矛谓刺兵”。就是记述西周军队以戈、矛击刺之法相配合进行训练的方法。当时,还将攻防动作制成武舞,用于教育。这种反复的军事刺杀动作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动作速度。
(3)耐力素质。
分为持久耐力、速度耐力,比如,长跑、中距离跑、游泳、滑雪等。
①长跑
在元朝的军队中,长跑也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元世祖忽必烈用一种称为“贵由赤”的赛跑来考核士兵。大量的长跑人才不仅出现在军事训练中,古代传令送信的邮递也培养出了无数个“神行太保”。宋代的文书邮递分为三等,有步递、马递和急脚递。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中记载,急脚递的速度最快,一天可跑400里,传递军中信件。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还有一种金字牌的急脚递。士兵手持红底金字的木牌,闪闪发光,行人望见,纷纷避路,驿卒飞身疾跑,如风驰电掣,一天可行500里。这种急脚递的驿卒应该说是最早的职业长跑家了。
②中距离跑
明代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武术训练的具体方法。其中《卷六比较武艺赏罚篇第六》载:“凡平时各兵须学趋跑,一气跑得一里,不气喘才好。如古人足囊以沙,渐渐加之,临敌去沙,自然轻便。是练足之力。”这种中距离快跑正体现了速度耐力,并按照循序渐进、加难训练等要求进行。
③游泳
《南史卷八·周文育死传》中记载: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复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反复长时间的游泳可以很好地提高人体耐力素质。
④滑雪
《隋书·北狄传》中记载了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很早就掌握了滑雪滑冰的技能。在隋唐时期生活在嫩江流域和黑龙江人就有在雪地里“骑木而行”的记录,就是足踏类似于雪橇的木板,在冰雪中行走。这种木板,样子像弹弓,四尺长,五寸宽,左一右,系在两脚上,在冰雪上疾行可以追得上奔马。
(4)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关节活动幅度及跨过关节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比如,杂技柔功。中国的柔术渊源流长,在汉代已经成为招徕胡人的节目,其柔术表演有“反弓”和“倒挈面戏”。反弓是演技者向后反弓腰背,以手掌和脚掌据地成弓形之状。与倒立相辅相成的反弓,是在倒立的同时,利用柔软的腰肢,将两足弯曲向前,它与直体倒立有区别,它更重视的是形体的柔美。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杂技俑,其中一俑正折腰反弓下地,另二俑正在倒立,双足弯曲向前,展现他们的柔软腰腿功。
(5)灵敏、平衡、协调素质,比如,桩功、走索、倒立等。
①战国的《列子·汤问》中,载有将木桩“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走往返,无跌失也”的练习方法。很像后世“梅花桩”、“跑桩”等功法的远迹。桩功练习需要极高的灵敏、平衡和协调能力;
②“高絙”在现代称为“走索”或“走钢丝”。这是一种将绳索两端固定,由人在悬空的绳索上表演各种花式动作的杂技项目。李尤《平乐观赋》称之为“陵高履索”,在汉代相当流行。这要求练习者具有一定的胆魄和平衡能力;
③倒立,现今杂技艺术中称之为“顶”功。一般所谓“拿大顶”,足部朝天,手臂(有时用头部)在下,支撑全身的重量,成为倒立平衡,这一节目在汉代被称为“倒植”。表演倒立技巧有多种表演姿态,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是双手据地而立。山东微山县西城山画像石所见,有的双人倒立于地,作侧体交叉。还有“倒立手行”,以手代足前后行走。难度更高的是在圆球上双手倒立,以手滚动圆球行走。这需要习练者具有较强的手臂力量和平衡能力。
回首以往,我国辉煌和浩瀚的发展历史中,人们一代代繁衍生息,并多次军力昌盛,国泰民安。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洪武之治、康乾盛世,当时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军队得以兵强马壮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有世界领先的强身健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其中最基础的训练内容就是体能。本研究立足于武术本体视角下的学科建设,挖掘整理武术学科建设中的体能训练内容。其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内容,用于军事将领和勇士的选拨评价;身体机能内容以中医解剖、经络、脏象学说为基础;身体素质内容主要分为以举重、开弓为代表的力量素质,以投壶、投石超距、军事刺杀、士兵疾跑为代表的速度素质,以长跑、中距离跑、游泳、划冰为代表的耐力素质,以杂技里的柔功为代表的柔韧素质,以桩功、走索、倒立为代表的灵敏、平衡、协调素质。最后,正像康戈武老师所说,武术学科的回归和重建工作,应立足本体找回武术自信,坚持武术自信加强武术传播,沿着开放整合融摄的路径,不断充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