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杨剑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旅游产业化集旅游之大成,是旅游业的综合体验,蕴含着旅游文化发展各个方面,其对民族特色旅游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多种业态的组合发展中,体旅融合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组合方式,简单言之就是将体育与旅游融合成一种独立文化形态,也就是将体育与旅游两者中的器物、制度、理念等要素进行融合开发,使二者实现良好的交互发展。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一文中对体育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说明: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因此,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必然,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极具现实性和可行性。在二者的融合发展中,体育可以使旅游进一步升华,通过体育的融入,旅游业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以及转型升级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则可以衍生到体育产业中,最终实现体育业与旅游业的共生与共赢。
实施旅游产业化是旅游现象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关于旅游产业化,国内外学者都有相关的探讨。1841年,一批商业性旅游机构现世,自此之后,旅游产业在经营管理、技术服务、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专业化程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的资产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关于旅游产业,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张辉认为旅游产业是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由旅游地、旅游客源地以及两地之间的旅游链接体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结合,组成生产和服务的有机整体;王起静从旅游产业的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闭;张宏梅、赵忠仲则从文化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认为,旅游产业化就是将旅游业各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进行集成,让各部门之间进行协同、关联发展,最大限度的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旅游产业的规模、服务质量以及竞争力,实现两者的高质量发展。
贵州在入境旅游总人数上的增长速度比较快。以2016-2019年为例,从旅游总人数上来看,2016年旅游总人数5.31亿人次,2017年为7.44亿人次、2018年为9.69亿人次、2019年为 11.35亿人次,2016-2019年年均增长为29.16%。从旅游总收入上来看,2016年旅游总收入未5027.54亿元、2017年为7116.81亿元、2018年为9471.03亿元、2019年为12321.81亿元,与2016年相比,2019年的旅游总收入增长了145.1%。此外,旅游景区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如2018年比2017年多增加了一个5A级旅游景区、增加了16个4A级旅游景区;2019年则比2018年多增加了10个4A级景区。总之,无论是在旅游业总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呈现井喷式增长。
在全省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上,全省总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并且增长的速度也比较快,但从全国入境旅游人数的总量来看,贵州所占的比重不高,与周边省市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以2016年为例,贵州全省入境旅游的总人数约占全国比重的0.8%,而云南、广西、重庆、四川、湖南则分别约占 8.66%、3.25%、2.29%、2.23%、1.74%。相较而言,贵州全省入境游客总量占比较小。
从全国范围来看,贵州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在旅游业上,贵州的各类基础比较薄弱,发展起步也比较晚,在制定的全省旅游发展规划上,实现各类发展规划目标的时间节点也落后于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度。同时,由于旅游业前期发展规划质量不高,最终使得发展的现状与规划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实与规划难以衔接。
在管理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纰漏较大、经营方式欠精细化,旅游企业的实力也普遍比较弱小。与旅游强省的旅游企业相比,贵州的旅游企业无论是在管理体制、协调机制上,还是在规划化和产业化的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贵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等问题,使得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或是在开发中缺乏协调”大区域”共同发展的顶层战略设计理念,最终使得贵州难以形成“全域旅游”的管理机制。
从当前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旅游产业的发展仍侧重于自然景观,而在文化涵养方面则有所忽视,从而使得旅游产品开发的种类比较单一,与文化的交融较少,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化体系。此外,在联动发展上,各区域之间的旅游产业表现得不够强烈,从而使得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无法展现出来。
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非常的关注与重视,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的鼓励与支持。例如,在2009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该意见中,就对体育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大力倡导,对条件允许的地区,支持与鼓励发展体育旅游;2014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又对体育旅游的发展再次倡导,强调了竞赛表演、健身体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体育运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2016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将大力发展“体育+”,同时,与旅游部门共同研制《体育旅游发展纲要》,着重对国内旅游精品项目进行推介,致力打造一批体育旅游重大项目等等;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连发两文强调体旅融合发展。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产物,从无到有,再到国家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颁布,体现出国家层面政策的持续推进,这对贵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在发展体育旅游上,贵州本地就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不但有良好的山林、水体、地貌、气候等自然资源,而且还具有多彩的民族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正是由于有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存在,奠定了贵州体育旅游发展的基础。
贵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境大部分地区冬季并无严寒,夏季没有酷暑,并且全年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几乎在全年都可以开展旅游活动。喀斯特地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峰林、溶洞、竖井等自然奇观遍布,极为适合开展攀岩、溶洞探险等体育旅游活动。同时,贵州还处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交错处,河流流域面积宽广,也非常地适合开展探险、漂流等体育旅游活动。此外,贵州作为典型的红色旅游资源聚集地,将其融入到体育旅游项目中,可以形成独特的红色体育旅游文化,形成新的市场爆发期。而贵州所具有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也可以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增添助力,如将射弩、毽球、竹竿舞、打跳舞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旅游项目中,可以使体育旅游产品更具地方特色。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展现山地旅游特色方面,其表现仍不明显,距建设成国家公园省还有很长的距离。从贵州全省来看,诸如体育旅游等新兴的旅游业态的发展还刚刚开始,无论是在体育旅游产品的数量上、结构上还是品质上,其发展程都不能满足当前的旅游市场需求。为此,应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从制度、资本、人力等方面加大对体育旅游发展的投入,促进山地运动、户外探险等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高起点、高质量的开发山地旅游资源,创造贵州体旅融合发展的机遇。
在体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突破以往发展理念的桎梏,按照党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体旅融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自上而下地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结合各地区现有的资源及特色,进行精准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其次政府在协调统筹方面要加大力度,促成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创造多样化的体育旅游产品,实现产品开发利益的最大化;再次,要遵循绿色理念,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同属绿色产业,为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让保护与开发和谐共处,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为确保体旅融合发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在建立和健全保障政策上,可以从金融、激励、安全和人才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在金融政策上,要建立规范的招商引资标准、投融资标准和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使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民间闲散资本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引导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在激励政策上,要对旅游市场进行规范,倡导合理竞争,侧重于旅游产品价值的提升,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投资贵州的旅游业。同时,不断地对各类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和完善,出台各类产业激励政策,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与体育旅游相关的企业和支持性产业或要素进驻,促进贵州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在安全保障上,要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树立生态文明协同的发展观,兼顾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四,在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要更加积极和开放,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政策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地形、地貌也多种多样,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因此,在推动体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地方特色,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发展特色的体旅融合产品,让体育旅游业更具多样性,进而让游客对贵州的旅游业保持更多的好奇与新鲜感,让体旅融合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体旅融合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建设齐全的基础设施,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可以更好地促进体旅融合发展,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加方便、舒心、惬意,让体育旅游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建设基础设施时,还应注重其实用性,否则即便建设再多的基础设施也无疑发挥不了更大的作用。此外,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还应兼顾考虑旅游的季节性,对旅游的淡旺季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对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合理的利用,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考核机制、人力资源整合、人才流通渠道等问题,也是制约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是促进贵州体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和发掘体旅融合专业人才是提高体旅融合发展的服务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当前,缺乏专业人才是贵州体旅融合发展中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体旅融合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才,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在体旅融合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此,鉴于当前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无论是政府还是体旅相关的行业、企业,都应当对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大体旅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如支持高校开设体育旅游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与高校联合建立实训基地、科研基地等,为体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和理论指导。
在贵州体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多样化体验需求,开发相应的体育旅游产品,并不断向系统化、精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提升游客对体育旅游的满意度。
(1)根据游客的不同消费层次开发体育旅游产品。
对于高端游客消费群体,可向其开发提供专业的体育活动参与项目。对于这类项目,无论是在对应的设施上,还是在提供的服务上,都应体现出专业性和稀缺性,同时将观赏性作为产品的重点,体验则作为辅助功能,要充分展现产品的健身娱乐功能。对于中低等游客消费群体,则应向其开发提供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体验项目,以适中的价格来吸引游客体验,满足他们参与性和娱乐性需求,增强游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与重游的意愿。
(2)根据游客的不同旅游动机开发体育旅游产品。
对游客来说,他们的旅游动机大致是健身休闲、精神、文化等方面。对此,建立运动休闲型旅游度假区或主题公园,以体育健身休闲为导向开发体育旅游产品,融度假酒店、美食娱乐、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于一体,满足游客对健身、休闲、康养等多项需求。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营地教育基地,开发多种教育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游客培养人格和健全体魄的目的,进而满足他们的精神动机。而对于游客的文化旅游动机,则可以通过贵州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来满足其需求,对此可以借助民族节日和夜间文旅活动,让游客在亲身参与或观摩中体验民俗体育活动,感受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气息。
拓宽贵州的体育旅游市场,推动贵州体育旅游国际化,让贵州的体育旅游走向世界,为贵州的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益。贵州地形多样,气候适宜,境内山川、河流、湖泊众多,且独具特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都十分的丰富,是开展体育旅游项目不可多得的地方。当前,人类的体育运动方式因不同地方、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表现为“东方”和“西方”两种形态,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世界其他国家人们来贵州走一走,看一看,通过到贵州旅游来了解贵州,增强外国人对贵州的了解,对中国的了解。另外,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资源科技创新,加速体育旅游线上线下的布局,让贵州的体育旅游走出去,使其国际化,不仅可以扩大贵州的知名度,促进各种文化和文明交流,亦可以促进贵州经济的快速增长。
体旅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化趋势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贵州作为一个极为契合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省份,在发展体旅融合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鉴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从更新发展理念着手,因地制宜,加强体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游客对体育旅游的满意度、推动体育旅游国际化等方面做足功课,推动体育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促进体旅融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