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萌 胡亚男 卓瑶 李承霖
(湖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获得感”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全新概念,由“获得”和“感”两个词组成。学界普遍认为“获得感”是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对客观获得的主观感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实践与人民群众主观认知的有机统一,体现在物质层面,以及公平正义、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获得感”可以相对准确合理地分析和呈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程度和状况,是进行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基于“获得感”的广义概念和高校体育的基本内涵,该文将大学生体育获得感定义为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客观获得的主观感受。大学生体育获得感不仅是学生个体的主观体验,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目的实现程度的根本反映。让学生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
学生体育获得感是建立在客观获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其实质是客观获得。比如,体质的增强、体能的增加、技能的提高,心理健康,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等。这些可以观测的指标构成了体育获得感的物质基础。与“幸福感”概念相比,体育获得感更注重个体身心方面的良性发展,超越了“幸福感”的主观性偏向,更凸显了其对生活的实际意义。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客观性,只有客观获得才能有获得感。在理论上,体育获得感有更为扎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在实践中,体育“获得感”把个人全面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
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心理学中的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self-cognition),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体育获得感是学生自我认知的结果。具体来讲就是学生通过一系列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对自我身心和社会层面的一种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比较性。一方面是自身在时间维度上的比较。即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以及未来的我,另一方面是自己在社会维度上的比较,如体育竞赛,学生通过竞技体育的比较,获得技术、技能和心理上的新认识;二是主观性。人的认识本身是一种主观活动,人们总是以自己先验的价值观对其进行评估,从而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比如,对于同一场比赛的过程和运动成绩,不同的运动员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三是方向性。体育获得感是在一系列体育教育过程中因增益而产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具有正向性特征。不同于失落感和剥夺感等负向的体验,体育获得感对于激发体育动机,强化体育意识,促进体育行为发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动态发展特征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体育获得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在人的活动中不断变化,并在人的自我完善中发挥着作用。由于学生客观获得的变化,必然引起体育获得感的相应变化;二是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性。获得感与个体需求满足状况直接相关,具有明显的即时性、情境性特点。体育获得感从心理层面来讲是人的心理活动,这决定了体育获得感也是动态变化的;三是获得环境的变化。获得环境是保障获得内容得以满足的主客观现实条件,其核心是对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以及良好社会信任氛围的认知评价。对于学校体育来讲,体育教学是否因材施教,考核评价是否公平公正,体育资源利用是否机会均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获得感。
体育获得感既有一般获得感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特定的内涵。根据体育获得感的内涵及形成过程,运用辩证思维的整体观,文章认为体育获得感具有四个量度标准:健康量度、精神量度、实践量度和时间量度。
健康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人的主观认知。人类追求健康的历史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斗争史。我国传统中医认为健康是指“阴阳平和,安舒无病”,健康的人,即“平人”,如《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者,无病也”。古今中外,人类对疾病的认识经历了本体疾病观、哲学疾病观、科学疾病观和综合疾病观多个不同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和内涵的认识逐步扩展和深化,传统的机械论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无法诠释人的健康状态,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人口、经济、社会、医疗、科技的快速融合发展,学者们发现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于生物学层面的疾病,而是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的心理及社会层面。台湾学者柯永河(1980)提出健康是“具有良好习惯的心态”,美国学者M·R莱维认为健康包含:生活方式、身体、社会、情绪、精神和哲理5种含义,帕森斯则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已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但也有研究认为,社会因素是外在的因素和条件,不应该将其纳入个人健康水平状态的定义中。由此可见,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界定并不完全统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认可度最高最具权威性。1948年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的完好状态”,1990年在健康三维度上增加了道德健康维度,2000年又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由此,人们的健康概念从生物健康观延伸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行为,逐步形成了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会各个要素平衡发展的健康观。健康内涵的扩大使健康因体育而获得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学生体育获得感的健康向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水平的客观评测,二是个体健康水平的主观认知。我国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上得到全面加强。因此,提高学生体育获得感一方面是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身体机能、素质方面得到增强,在思维、情感以及道德品质方面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即通过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健康意识,同时强化健康水平评估以提高学生健康状态自我监督和自我分析能力。
学界普遍认为,获得感是人的客观获得与主观感知的有机统一,应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从生成论上讲,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过程。意识和精神在逻辑上是一种根源与结果的关系,精神是人对意识的超越。张健(2004)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为逐层递进的四个层面,即:心理层面、思维层面、伦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心理层面是人对事物知、情、意的感性认识,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精神领域,思维层面是人对真理、价值的追求,即理性认识,伦理层面是人对自我进行反思形成的道德和品质,精神层面则是人超越自我形成的审美、信念、信仰和理想。学生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不仅在于体育运动能够强化人的感知觉,能给人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还在于体育运动能够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精神富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遵纪守法、勇敢坚毅等道德品质是学校体育的应有之义。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予学校体育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未来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应更注重学生精神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有充实的精神层面获得感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要求。
体育获得感在形式上是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而认识源于实践或者认识生成于实践。无论是认识的主体、内容和过程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体育获得感的产生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的获得离不开其从事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个人与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互动关系,都根源于历史的变化着的物质实践活动。学校体育是通过体育运动的物质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一个社会共同体。在这个社会共同体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复杂稳定的结构、有机的组织文化系统、明确的区域界线、能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一方面,学生的体育认识受学校体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变化;另一方面,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学生个体特征及各种社会关系又构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状态。体育获得感是学生对体育认识的一种形态,它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水平有本质联系。不同实践水平的学生参加同一场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即使同一名学生在不同层级比赛或不同范围的体育活动中的获得感也大不一样。对学生体育获得感的考察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体育实践活动。根据认识的一般规律,学生体育实践活动越深入,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就越全面、深入和稳定,体育获得感也会随之变化。同时,体育获得感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也是比较的结果。为了获取对自身的认识,人们通常与过去或他人进行比较。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人都有自我认知的内在动机,一个人只有在社会的脉络中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社会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比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如,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测试、教学评价等都是社会比较的形式。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及其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社会比较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等。正是因为比较的存在,学生才能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己,肯定或否定自己,调适自己,从而推动自我认知的深化。由此可见,体育获得感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它在人的体育实践过程中产生、发展和退消,无论是体育获得感形成的本源还是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体育实践是考察体育获得感的一个基本面。
时间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任何事物都是沿着时间轴线单向向前发展,并在这个轴线上留下运动的痕迹。时间向度,是以时间作为描述、表达变量的度量尺度。首先,时序比较是人们自我认知的常用方法之一。人们经常会评价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否较过去有所提高,自己是不是和过去一样快乐,并凭借时间轴线上记忆的痕迹,回望过去,检视现在,展望未来,不断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这些时间性或者说个人内部的比较决定着人们的自我评价、情绪和期望。有研究认为,我国人民的“获得感”既源于个人利益获得与他人利益获得的实现状态的对比,亦源于个人利益在改革开放前后状态的对比。同样,体育获得感的产生也是基于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比较的结果。但这种基于时序比较的自我认知往往会因为人们感知时间距离远近不同而具有差异。比如,对问题“近一星期以来体质的变化”和“近一年以来体质的变化”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Wilson和Ross的时间性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贬低时间距离远的自我,赞赏时间距离近的自我来保持良好的自尊,距离和品质是时间比较中两个重要的维度,而距离是指人们判断的现在自我和过去自我之间的时间距离。其次,基于时序比较的自我认知在时间维度上的各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指向未来。研究认为人们对过去的自我和行为结果倾向于以使现在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作出反应,这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发展理论对认知影响的结果。人们都有自我发展的动机,在时序比较中,人们不仅会与过去的自我进行比较,还会与未来的自我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形成预期。时间维度上的比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和社会比较以及其他方面的比较交织在一起。时间比较理论中的自我认知机制为我们认识体育获得感提供了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研究提示,体育获得感具有时效性,体育获得感的形成是客观事实在时间序列上的叠加,并受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动调节。同时,受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心理状态的影响,体育获得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状态,而是动态的、持续的、并指向未来发展方向的状态。因此,我们在考察体育获得感时,要考虑体育获得感的时间因素才能更加准确地测量和评价客观事实。
学生体育获得感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起始点和最终归宿。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提出呼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关切。把学生体育获得感提升作为评价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新标尺,有助于转变学校体育服务的供给形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进而实现学生人格发展与体育育人目的的有效统一。建议进一步研究学生体育获得感的形成机制,以学生体育获得感提升为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推进学校体育全面、深入和精准化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育人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