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废题、残题、偏题”的历史试题问题

2022-12-02 05:53福建陈朱俊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式英语历史试题偏题

福建 陈朱俊

在高中各阶段的历史教学或备考中,利用不同类型或考查内容的历史试题来训练或测评学生于核心素养方面的达成情况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教师完成历史教学过程中必要且重要的环节。但是,从学生平常训练或测评的有关历史试题的结果反馈来看,会发现这些来自不同渠道、五花八门的试题,比如网上各种试题、市面各类教辅、自编校本练习等,它们并非全是科学的、正确的、有效的和适宜的,其中部分试题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让学生经常使用这些严谨性较差的试题,其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在减负提质、科学训练、树立信心等方面必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己辩题、析题、改题的能力,同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学习中的实际困扰。那么,目前这些有问题的历史试题大致有哪几种类型?每种问题试题大体又有哪些判断标准?以及具体的问题又表现在哪些方面?为此,笔者结合学生平常遇到的历史试题案例,依次对当下比较常见的废题、残题、偏题等三种试题做一番分析,以期对教师在教学或备考中有效鉴别试题优劣和科学利用试题能有所启发。

一、废题:直接舍弃

废题,即指涉及国家意志、主流价值观等方面上存在严重问题且完全不能采用的试题。这类历史试题比较少见,但不是没有。判断是否属于废题,大体可以从试题是否存在以下几个“缺失”来衡量:一者政治站位是否有缺失,二者价值取向是否有缺失,三者唯物史观是否有缺失,四者命题立意是否有缺失。鉴于废题,我们应直接舍弃。此处,笔者列举两道试题来分析。

例1.参加中共一大的13 名代表中,后来脱党、被党开除的有7 人,牺牲的有4 人,共计11 人,最后幸存者仅2 人。这说明

A.中共一大是一次失败的会议

B.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呈下降趋势

C.共产党员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

D.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曲折

【分析】例1 这道题暂且不管是否有无正确选项,单从选项A 的表述看,明显是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的彻底否定,即使该项最后不是作为正确项来设计也不应更不允许这样表述。反观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它是这样评价中共一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由此可见,这道例题是属于政治立场有严重缺失的废题。此外,选项B 对题干的解读也甚为不妥,似乎有唱衰中国共产党的味道,存在严重的政治导向问题。此外题干中的“共计11 人”在此显得十分多余,且说不清为何定要将脱党或被开除党籍的与牺牲的党代表统计在一起。讲政治立场,我们就要立足于不同时期中国特殊的国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红色文化和弘扬革命精神。

例2.清政府于1859 年颁布《征收土药税厘条例》(土药即本国所产鸦片),不久鸦片即实现自给甚至可供出口,鸦片收入由此成为清廷财政支柱之一。这

A.破坏了正常的农业发展

B.表明清廷的禁烟卓有成效

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D.刺激了列强对华原料掠夺

【分析】例2 这道题也属于具有政治立场或价值取向缺失的历史试题。我们暂且忽略该题各选项的表述是否有准确,单从试题的考查载体——材料情境看,结合其中诸如“(清政府颁布)《征收土药税厘条例》”“(鸦片)可供出口”“(鸦片收入)成为清廷财政支柱之一”等信息,则可进一步推导出如下无可非议的一个事实,即中国在19 世纪中期是一个种植鸦片、制毒,甚至贩毒的国家,而且属于国家政府行为。由此更为严重的是,这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诟病,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可见,该题基于材料情境推导得出的事实,显然与高考评价体系要求保障教育评价的正向价值作用相背离或冲突,无形中又会错误地引导学生对从事种植鸦片、制毒和贩毒事实的认可,或使学生对原有形成的正确历史价值观产生动摇,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最终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该题的使用对培育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抑或无法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讲价值取向,我们就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残题:改而用之

残题,主要指在材料、设问、答案等方面存在残缺情况而不完整的试题。这类历史试题比较多见,教师要特别重视。依据试题设计的整体结构看,大致判断试题是否属于残题的标准有如下三条:一者材料编辑是否完整,二者问题设计是否科学,三者答案组织是否严谨。针对残题,我们不必像处理废题那样直接舍弃,可以适当加以修改而利用之。同样,笔者也列举两道试题来分析。

例3.美式英语是一种以英语为主的语言形式。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落叶松)、pone(玉米饼)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等。这表明

A.美国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

B.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工具

C.外来文化冲击了美国本土文化

D.种族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

【分析】例3 这道题属于在材料编辑、选项表述方面均不够完整的残题。第一,就材料编辑而言,题干重在表达美式英语是以英语为主,并兼容部分印第安语、黑人语言等共同构成的,至于具体的语言单词则无需特意举证,如“tamarack(落叶松)、pone(玉米饼)”和“tote(搬运)、okra(秋葵)”等材料内容在此处为多余部分。据此,对题干的情境材料可重新修改为:“美式英语是一种以英语为主的语言形式,其中一些单词还包括来自印第安语和非洲黑人语言等。”这样的表述简约易懂。第二,就选项表述而言,其中作为正确选项的A 项表述存在概念放大的问题。这是因为“美国文化”与题干材料所述“美式英语”二者并非属于同一级别的概念。“文化”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可见,“美式英语”应从属于“美国文化”,为“美国文化”的子概念。实际上,依据材料推导,最后仅能得出“美式英语”或美国语言的形成具有多元性或包容性特征。据此,可将A 项的表述修改为:“美式英语具有多元性(包容性)特征”。

例4.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 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中国“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但当代学者张跃发却认为“那时确实出现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在中国而在西欧”。上述两种观点

A.全面描述了近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B.较为准确反映了此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

C.认为西欧已取代亚洲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D.认为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经济体系建立

【分析】例4 这题属于答案组织不严谨类的残题。命题者将选项B 作为该题的正确项,那么其表述是否成立呢?观察题干材料,可知试题是以两位学者有关16—18 世纪的全球经济体系及对中国地位的认识作为考查情境。据材料情境看,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贡德·弗兰克认为中国“是这个时代(16—18 世纪)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既承认了当时全球经济体系的存在,又肯定了中国为这个体系的中心。第二层是张跃发也认为当时存在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又否定了中国是这个体系的中心。综合二人的观点,不难发现只有“全球经济体系”才是他们一致认同的地方,至于中国在该体系中的地位,二人正好相佐,无法统一意见。因此,B 项表述并非是对情境材料的正确解释,应修改为“对此时期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各持一说”。

三、偏题:慎而用之

偏题,又称“怪题”,主要是指试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情境材料、问题设计等各部分出现彼此间不统一、不一致现象的试题。这类历史试题也比较常见,应引起我们必要的重视。判断是否属于偏题,其思考方向大致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出发:一看考查内容是否偏离历史主干知识,二看前后考查情境材料是否相脱轨,三看考查情境材料与问题设计是否相脱离。遇到偏题,教师不可直接拿来就用,而须审慎思考,视实际情况能改之则用,反之则舍弃。最后,笔者再列举两道试题加以说明。

例5.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战争

C.“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分析】例5 这道题属于偏离历史主干知识,直接考查“史料实证”等五个历史核心素养的简单理解和运用类试题。首先,何谓历史主干知识?它是指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规律等知识。比如,这题通常考查的是学生对选项中的“四大发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演比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对“历史解释”内涵的表述是“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这明显与该题表格“历史解释”内涵的表述略有不同。

例6.根据研读史料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依据示例,回答问题。进脉络的了解、理解,以及对其历史规律的认识。从四个选项看,还是考查单纯机械记忆性的历史史实或结论,而非根据特定的试题材料情境推导出来的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认识内容。其次,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应是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渗透到试题中,是隐性模糊的考查,而不是像此题这样显性直白的对号入座式的考查。另外表格中对各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也并非都科学严谨,

示例:

试题:研习拿破仑相关史料并进行概述和解释

【分析】例6 这道题主要由“示例”和“试题”两部分构成,我们暂且将它们分别称之为考查材料情境一和情境二。至于“试题”设计的两个问题“概述”与“解释”是否适宜,试题文字表述是否准确,此处我们也暂且不提。可以发现的是此题最为明显的问题是两个考查材料情境不能统一,即情境一与情境二之间是相互独立或割裂的情况,没有按试题情境内在相互关联或统一性来设计。情境一引述的史料《礼记》记述了周代礼制及礼器情况,而情境二引述的史料《海国图志》记述了清朝嘉庆年间对世界主要大国间的战事情况。两个情境本身内容没有关联性,仅仅想用情境一中的“概述”与“解释”内容为解答情境二做个示范而已,其实这没有多大意义。由此可知,例6 属于前后两个考查情境材料相互脱轨的偏题。而像上述这类真正理想的试题设计应该是将二者统一为一个整体,例如福建省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第17 题(见下方),该题(1)(2)“陈述”部分既是试题的考查情境,又是考生作答试题(3)(4)“陈述”部分的范例。

(2021·福建适应性考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有学者将19 世纪前期英国没有出现法国式革命的原因归纳如下: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陈述。(8 分)

综上,在高中历史教学或备考中遇到诸如废题、残题、偏题等试题显然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同时又要提高学生对各类历史试题训练、测评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这对教师具有鉴别、选用、评价各类历史试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问题试题的判断标准或鉴别方法是什么,更要熟练掌握怎样进行分析和改造利用问题试题。最后,笔者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再提若干条建议,以供广大历史教师参考:第一,要研究经典历史试题,主要以近几年高考历史真题为主,从中把握试题命制的脉理;第二,要慎用问题性历史试题,尤其如文中所提及的各类问题试题,可改造的要改造后再使用之;第三,要挑选具有可控性的历史试题,控制在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能力范围内,以便能充分分析其中的原理;第四,要注重思维性历史试题,突出试题的思维含量和质量,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训练;第五,要重视适切性历史试题,根据阶段教学内容要求的安排,更好地服务于实际教学需求。

猜你喜欢
美式英语历史试题偏题
抓住关键,反复推敲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啥区别?看完这些图秒懂
准确界定核心概念规避“偏题”“跑题”
立准原点 系统构思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拼写为什么不同?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例谈历史试题的系统性设计——以宋朝相关的历史试题设计为例
从“徽风皖韵”到融入全国卷——兼评2015年安徽高考历史试题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浅谈小学高年段作文如何避免偏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