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治水话今昔

2022-12-02 03:32关传友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22年7期
关键词:皖西六安河湖

◎ 文|关传友 编辑|吴冠宇

以六安为主的皖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开发水利,先后兴建了芍陂、七门堰、水门塘等著名工程,成为我国历史上水利事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皖西地区大力开展淮河治理,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白莲岩等大型水库和淠史杭灌区工程,堪为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绚丽夺目的明珠。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治水思路引领着水利改革发展,也指导着皖西人民开展新的治水实践,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皖西通常是对安徽省西部的泛称,现今皖西一般特指安徽省六安市。本文所述的皖西是指今六安市辖的原六安县所拆分的裕安区、金安区和霍山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及霍邱县分出的叶集区,还包括2016 年划属淮南市的寿县。

皖西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其境内水旱灾害频发,诚如六安州人杨友敬所称六安州境“近河则独畏涝,去河远则忧旱”。

皖西地区位于大别山北坡,面向淮北平原的斜面上,西南高,东北低,由南向北呈阶梯状分布,南部为大别山区,中部为江淮岗丘区,北部则为平原。

其中,大别山区靠近西南处为中山区,山势雄伟,峡谷深邃,海拔千米以上高峰有120多座。低山区海拔在400 至800 米,山体破碎,山间分布有许多小盆地,是山区粮食集中产地。但此处“得源泉之润甚少,全恃垅头凿池塘以蓄水,稍不慎则渴竭随之”。

江淮岗丘区位于大别山余脉的延伸处,其中高丘陵区呈波状起伏,形态多种,水利条件较差,岗丘地区地面岗冲起伏,由岗、塝、冲组成,水利条件较好,是粮食主要产区。但地处岗丘的农田极易遭受旱灾,故清同治《六安州志》称,“厥土涂泥,溉浸尤急”,“山田硗瘠,忧旱为多”。

平原区主要分布在淮河南岸的史、沣、汲、淠河下游河谷一带和长江水系的杭埠河、丰乐河下游。平原地势低洼,土地肥沃,但易遭涝灾。如霍邱县西北沿淮一带独为水乡,“每当淮水涨溢及山水发时,南北合流,一望无际,上下百里悉为泽国”。舒城县杭埠河下游圩畈区亦是如此。

再加上皖西地区处在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冷暖气流交汇频繁,年际季风强弱程度不同、进退早迟不一,因而气候多变。全区多年平均降水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春夏多秋冬少,以及年际降水量悬殊过大等特点。

皖西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其境内水旱灾害频发。根据皖西地区各地方县志的记载,明代至民国的近六百年间,水灾发生频次较高,其中六安州(县)22 次、霍山县26 次、霍邱县43 次、舒城县49 次。较为严重者,如明隆庆三年(1569)秋七月,霍山大雨,八面山谷“伏蛟尽起,水溢入城,居民作筏以济,四境一壑,漂溺男妇老幼者不可数计,水退,积尸盈野”。清雍正五年(1727),皖西全域发生水灾。六安州人邓钰描述当时景象:“六西北乡号富饶,亦时患山水暴涨。岁丁未秋七月十二,连日雨昼夜不息,至十四,万山伏蛟尽发,平地水涌数丈,沿河多受患,逾日始平。”民国二十年(1931)七月,六安降雨450 毫米,百川沸腾,高冈为谷,淮、淠堤坝溃决,沿河地区一片泽国,“六安饿殍数千人,逃亡数百人”,霍山、舒城、霍邱均成泽国。

水灾严重,旱灾也不轻,同样也是明代至民国的近六百年间,六安州(县)发生旱灾29 次、霍山县22 次、霍邱县39 次、舒城县36 次。其中,明嘉靖二年(1523),舒城县夏旱秋淫雨,岁大饥,人相食,斗米千钱,饿死者枕藉于道。清康熙十八年(1679),皖西境内大旱,时人称:“民已十室九空,粮无隔宿;家家釜内尘生,户户灶头烟断。可怜伤心儿女求鬻卖之无门,结发夫妻决分离于瞬息。”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月《大公报》称“客岁江淮大旱,皖灾尤烈,耆宿故老叹为百年所未有”。皖西地区旱情极为严重,春夏秋连旱,塘堰干涸,禾苗全死,籽粒无收,草根树皮食尽,民多逃荒,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皖西地方有歌谣流传:“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这正是对水旱灾害的形象化描述。而留下来的“晒死鸡”“荒十八”“烧脉岗”等地名,则真切地道出了水旱灾害后的惨景。摆脱水旱灾害,是皖西民众的强烈愿望。

皖西地区有着悠久的引河蓄水、兴修水利的治水历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水利事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就在寿县城南六十里处,兴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芍陂。孙叔敖利用皖西地形和水文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了淠河东侧一片时潦时旱的沼泽洼地拦水筑堤而成为陂,引淠河之水,形成了一个“陂径百里,灌田万顷”的人工水利灌溉系统,堪称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创举。

芍陂的创建极大地满足了该地区稻作生产的水利需要,有效提高了当时的粮食产量,保障了楚国开疆拓土对军粮的供给需求,使当时的楚国得以出现“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优瞻乐业”的繁荣局面。至战国中后期,皖西地区的寿春城因芍陂水利兴而成为楚国新兴的中心城市,楚考烈王因避强秦攻击,于二十二年(前241)迁都于此,称为东郢。唐时,芍陂改称安丰塘,经历代修治,延续至今已有2500 余年。如今,芍陂成为淠史杭灌溉系统中的中型调节水库,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

此外,传说孙叔敖还在霍邱县境内兴修了大业陂、阳泉陂等水利工程,有些工程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效益。例如,霍邱县大业陂,现称水门塘,现塘面约5000 亩,库容扩大到1040 万立方米,成为史河灌区沣东干渠的中型反调节水库。

汉代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皖西地区丰富的水利资源得到了汉王朝的重视,水利建设步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汉代皖西地区新建的水利工程见于史料记载的有舒城七门堰、霍邱县穷陂等。其中,七门堰是“食邑于舒”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羹颉侯刘信所建,位于舒城县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前河)中段七门岭。刘信根据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利用陂、荡、塘、沟,形成了一个自流灌溉网。明桐城人盛汝谦在《舒城县重修水利记》中说:“羹颉侯分封是邑,直走西南,见山滨大溪下,有石洞如门者七,乃分为三堰,别为九陂,潴为十塘,而垱而沟而冲也,灌田二千余顷,而民赖以不病。”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刘信的历史功绩和七门堰的灌溉效益。

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皖西地区经历社会承平和战乱交替,水利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魏、西晋、隋唐、北宋及元时期,社会相对承平之际的皖西地区的水利得到不同程度的修治;而一旦发生战争,皖西水利建设立即停止,水利工程湮废。这一时期水利建设总体呈现出时兴时废的特征。但与同期全国其他地区水利相比较,仍然是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到明清时期,皖西地区社会稳定,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明代前期和清代前期,皖西地方社会出现过大兴水利的热潮。据清夏尚忠《芍陂纪事》和清《光绪寿州志·水利志》及《安丰塘志》统计,明代芍陂较大规模的修治有9 次,清代修治16 次。七门堰也得到多次修治。皖西民众还纷纷兴建了当家塘、当家堰等小型水利工程以确保农田灌溉的需求。明万历《六安州志》记载,明代六安州共有塘72 口、堰25 处。清同治《六安州志》记载六安州有塘68 口、堰22 处、湖、涧2 处。这一时期河道也得到整修浚治,并筑坝建堤以保村庄及农田不受洪水泛滥之灾,例如清乾嘉道年间的霍山鳌山坝、永安坝河堤等。另外,圩田建设也开始兴起,明万历《舒城县志》记载当时圩田就有41 座,到清雍正时已达51 座,至光绪时有65 座,蓄泄两利,能基本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

民国时期,皖西地区饱受战争和水旱灾害的摧残,水利建设趋于衰落,但还是有一些成效,例如,在淠河左岸修筑的西隐贤堤、民生圩,淠河右岸修筑的张马淠堤,以及霍山县郑公堤等。

为了尽快改变皖西贫困面貌,皖西人民艰苦卓绝,攻坚克难,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等大型水库和“人间天河”淠史杭灌区工程。

1950 年7 月淮河流域大水,淮堤决口,洪水横流,造成许多民众伤亡,两岸居民损失惨重。同年10 月14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做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上中下游兼顾、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照顾局部的豫皖苏三省共保”原则和“蓄泄兼筹”方针,并作出了治淮规划:在山区建大型水库拦蓄山洪,减轻淮河干流负担;在沿淮开辟蓄洪区,汛期蓄洪,以杀水势;退建堤防,开辟行洪区,打开排洪通道,使水流畅通;培修沿淮堤防,增强防洪能力。1951 年5 月,毛泽东主席题字并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

于是,1952 年至1958 年间,皖西大别山区四座大型水库,即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陆续兴建完工蓄水,总库容量58.02 亿立方米,防洪库容量30.11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量17.74 亿立方米,有力地减轻了淮河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同时为淠史杭灌区工程兴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条件。

1958 年8 月19 日,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揭开了淠史杭灌区工程兴建的序幕。11 月11 日,杭埠河灌区的舒城县龙河口水库工程开工;12 月,史河灌区红石嘴渠首枢纽工程开工。

在这一年里,皖西境内11 条干渠同时施工,数十万人民怀着强烈的盼水热情,自力更生、自带口粮,积极参加工程建设,掀起了建设闻名于新中国的大型灌溉工程的热潮。据统计,正常上工人数为50 万人左右,最高时达67.8 万人。当时人们说的“千军万马上阵,四面八方支援,热火朝天开渠,誓引库水灌田”,正是皖西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兴修淠史杭灌区工程的热切愿望和行动的真实记录。

至1973 年,皖西人民苦战了15 个春秋,终于基本建成淠史杭灌区工程。受惠群众编歌谣赞道:“幸福河水滚滚流,流来幸福流去愁。流来幸福满河面,流去苦难不回头。”

自1958 年兴建至今,淠史杭灌区工程地跨安徽、河南两省,占地面积1.4 万平方公里,灌溉皖豫两省4 市17 个县(区),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2017 年有效灌溉面积1060 万亩。灌区以大别山区六大水库为主要水源,由3 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 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1200 多座中小型水库、21万多座塘堰,组成了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工程体系,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城镇供水、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和水利旅游等功能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灌区范围内的寿县、霍邱、六安、庐江、肥西、长丰等6 县及河南固始县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灌区内正常年份粮食产量650 多万吨,约占安徽全省1/5,占全国1/100;区域内GDP 占全省近1/3,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灌区工程还是合肥、六安城市供水的主水源,是庐江、肥东等县的主要补给水源,保障了区域内约800 万城镇人口的饮水安全。

淠史杭灌区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江淮岗丘水旱灾害频繁的历史面貌,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使皖西、皖中江淮分水岭的岗丘地带呈现出“水在岭上流,船在岗上走”的奇特景观,堪为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绚丽夺目的明珠。

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治水思路引领着水利改革发展,也指导着皖西人民开展新的治水实践,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改革开放以后,皖西开始注重经济发展,曾一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任由破坏行为发生,皖西治水遇到了新问题:城镇生活生产垃圾沿河任意倾倒,生活生产污水随意排放,河道内恶臭连连、蚊蝇肆虐;淠河、史河、杭埠河河床无序采砂严重,河床千疮百孔,阻滞了洪水的有效流动,夏季一遇洪水,泛滥四溢。

面对困境,皖西人民开始反思,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水措施。

例如,针对地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六安市编制了市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短、长期规划,实行防洪、排涝、抗旱、治污、护水、蓄水多位一体的综合工程治理;开展了河湖堤防加固和综合治理,建成了河湖综合防洪减灾、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的河湖流域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成立了以六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河湖长制工作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绿色振兴战略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任务,以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方式罗列市级河湖的123 项管护任务及70 个禁止事项;建立了万佛湖(龙河口水库)、佛子岭、梅山、响洪甸、横排头、水门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及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九里沟节水文化公园,将保护、旅游、科普宣教、城市休闲融为一体,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增强节水护水意识。

此外,六安市还着力于实现河湖安澜、供水安全、水清河畅、人水和谐。其中,为实现河湖安澜,六安市加固六安河湖的堤防,提升防洪标准。六安境内淠河、史河、杭埠河、沣河、汲河、丰乐河下游及城西湖、城东湖地势低洼,防洪堤坝坝身单薄,多为沙土堆砌而成,防洪标准低。六安市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重点治理,重建、加固了河湖堤防,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标准,使六安市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五十年一遇。

为保障供水安全、水清河畅,六安市在全域实行的污水治理,开展清水行动,先后建成了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十余座,严格排查监管入河排污口;整治城区黑臭水体,确保治理后污水达标排放;完成了对全市乡镇政府驻地及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营。目前全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至100%,全市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标率10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稳步向好。并且,先后拆迁城区河湖段沿岸一批侵占河流岸线的企业工厂,拓展了河湖的岸线空间。如六安市主城区淠河段窑岗嘴大桥至寿春路大桥10公里河岸,预留50 至100 米宽河流岸线,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建设了环河绿道、环河步道、亲水平台、亲水栈道,供市民休闲旅游。改造整治了月亮岛环境,使之成为六安城区著名的水域风景区。

为构建人水和谐、深度挖掘六安河湖的文化内涵,六安市修复了淠河沿岸省重点文物——西河口乡望江寺、六安城区古城墙140 米;扩建青山乡龙王寺,恢复下龙爪、上龙爪等一批淠河沿岸市级重点文物;在城区段新建六安文化墙100 米;在淠河横排头水利风景区新建淠史杭纪念馆、淠史杭纪念碑。

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治水实践,逐渐使六安的河湖充满青春活力,皖西人民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画卷在这片红土地上徐徐铺开。

回顾皖西数千年的治水实践,人们治水的理念随着时代前进不断更新发展,从早期的治旱除灾理念,到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旱涝同治理念,再至新时代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理念,这是历代皖西人治水经验的总结,也是皖西人集体智慧的体现。

猜你喜欢
皖西六安河湖
试析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要点和措施
水清岸绿生态美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广西六安金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回马枪
六安茶香也袭人
回马枪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