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姣姣,陆建霞,施虹求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5)
课程思政是在课堂主渠道基础上,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将“教书”与“育人”进行充分融合,是“三全育人”的一项重要举措[1]。“互联网+”时代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出现将在线自学和课堂辅导相结合,优势互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课程思政的实践更加便捷、高效[2]。
建设“健康中国”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推行,人们对个人健康也愈加重视。健康素养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技能,更是高等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在专业知识中渗入思政元素,将健康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获得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在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选取江苏医药职业学院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教改组(31名)、对照组(31名)。两组学生一般情况均良好,无重度抑郁或焦虑者,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的比较
1.2.1 教学方法
选择“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心肺功能的评定技术”模块进行教学实践。两组均由同一位老师任教,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改组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开展基于健康素养提升的课程思政改革。
1.2.2 评估方法
①健康素养具备率:于教学实践前后应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2019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评价学生的健康知信行水平。问卷总分为100分,正答率大于等于80%可认为具备健康素养,具备此类健康素养的人员数量占总人数的比例即为此类健康素养具备率[4]。
②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量表(Canadian Model of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COPM)[5]:以其作为教学实现程度和满意度评价量表,由学生和同行听课教师列举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最有价值的5个方面,并对教学前“问题的重要性”,教学后“实现程度”及“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评估。1分为完全没有实现或十分不满意,10分为完全实现或十分满意。
③课程模块成绩:百分制包含理论和操作两方面,各占总成绩的60%和40%。理论测试选用课程组教师自行编制的融入了思政元素的习题:操作测试则由学生根据临床典型案例进行操作,其中思政分值占20%,操作完成度及规范性占80%,并由两名课程组教师打分,取平均值。
采用SPSS21.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用t检验,以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教学实施前,两组各指标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教学后,教改组学生在健康素养的四项指标方面均较教学前改善显著(P<0.05),且在“总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基本技能素养”“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教学前后两组组学生健康素养具备人数及具备率比较(例(%))
教学前,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内容有价值”“能调动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好”“教学活动丰富”“职业技能和素养提升”较为重要。教学后,学生评价,教改组除在“教学活动丰富”的“实现程度”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外,其余指标的评价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COPM评价比较(±s)
表3 两组学生COPM评价比较(±s)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评估类别 组别 问题1:学习内容有价值 问题2:能调动学习兴趣 问题3:课堂氛围好 问题4:教学活动丰富 问题5:职业技能和素养提升实现程度 教改组 9.19±0.70a 8.87±0.99a 8.58±0.99a 8.61±0.95 8.67±0.94a对照组 8.42±0.72 8.03±0.71 7.84±0.58 8.35±0.75 7.13±0.76满意度 教改组 9.03±0.70a 8.61±0.62a 8.94±0.85a 9.32±2.02a 9.48±0.57a对照组 8.26±0.77 7.77±0.92 7.90±0.54 8.00±0.68 8.29±0.53
教学前,10位同行教师普遍认为“教学目标达成”“重难点突破”“学生参与度高”“尊重学生的意见”“课堂氛围好”这五方面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大。教学后,教师评价,教改组的“学生参与度高”“尊重学生的意见”“课堂氛围好”三个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10位听课教师COPM评价比较(±s)
表4 10位听课教师COPM评价比较(±s)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评估类别 组别 问题1:教学目标达成 问题2:重难点突破 问题3:学生参与度高 问题4:尊重学生的意见 问题5:课堂氛围好实现程度 教改组 9.19±0.60 8.35±0.84 8.52±0.68a 7.97±0.80a 8.77±0.62a对照组 9.00±0.63 8.16±0.82 7.48±0.81 7.03±0.98 7.77±0.72满意度 教改组 8.45±0.72 8.10±0.75 8.81±0.70a 7.58±0.67a 9.06±0.63a对照组 8.39±0.67 7.84±0.69 7.58±0.81 6.94±0.77 7.90±0.60
心肺模块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统计,教改组在模块总成绩、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组课程模块成绩比较(±s)
表5 两组组课程模块成绩比较(±s)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人数 模块成绩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教改组 31 81.10±8.46a 80.68±8.36a 81.73±10.23a对照组 31 74.39±8.44 74.29±8.15 74.53±11.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教改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教学前相比有显著提升,并且在健康素养具备率和课程模块成绩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与同行教师对教学满意度及实现程度的评价也相对较高。
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具备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点,这种模式打破了时空约束,也更加有助于开展案例教学、思政教育等教学改革[6-7]。谢伟宁等[7]报道称,学生比较能够接受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提升了学生对社会及世界的认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结果也表明,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学生的课堂反馈与同行教师的评价均得到了认可,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内容有价值”“可以调动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好”“帮助职业技能和素养提升”(P<0.05),同行教师在“学生参与度高”“尊重学生的意见”“课堂氛围好”评价较高(P<0.05),这与谢伟宁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8]认为健康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养成正确的思想和观念,进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进行健康行为的调整。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其他院校学生相比较高,但也容易出现忽略个人健康及弱化病人健康教育的现象[9]。据此,将健康教育和课程教学进行融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本研究中,教改组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健康素养提升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结果证实,这种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参与到各种体验之中,增强了对认知的感受,同时强化了认知的形成,促进了健康行为的发生,模块教学后,教改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均有较明显提升(P<0.05),此外,教改组学生不论是理论还是操作成绩(技能+职业素养)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这也提示我们“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改革可有效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国外有学者在护理课程中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随机对照试验,将健康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结果证实这种教学是有效的[9]。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是于一门专业课程的一个教学模块中进行实践的,具有时间和空间局限,“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的长效影响仍需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