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好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采取五项新举措,用法治力量解决影响经济恢复、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关键问题。
人大决定:深化企业合规保市场主体。“近年来,镇江的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对私营企业负责人慎用刑事强制措施的建议,以避免经营管理缺位导致企业停产甚至破产。镇江是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市,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市检察院关于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作出《关于深化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要求,市政府明确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经费保障办法,实现第三方机制平稳运转。规定监察、侦查机关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合规建议,探索在调查、侦查阶段启动企业合规程序,为企业争取更多时间、更大空间。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执行自身职能中,发挥督促、引导、支持作用,明确审判机关对轻缓量刑建议予以充分考量的义务,形成共同关注和支持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的更大合力。
代表建言:构建法治环境稳预期。稳定的预期来自于透明的环境,如何让市场主体、人民群众更多了解司法,更多感受公平正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请代表监督、让人民满意”法检两院行。
更全面地了解司法工作。开展“看作风建设,促进政治能力新提升”“看服务发展,促进法治保障新提升”“看办案质效,促进公正司法新提升”专项活动,各代表小组走进基层“两院”、人民法庭,在互动中了解“两院”工作。
更广泛地传递司法温度。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两院”组织的司法公益活动,70多人次参加市中级法院“反诈在行动,守护夕阳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宣传、市检察院“青春闪耀,奋进有我”全市检察好故事讲述等系列活动,为正义“站台”。
执法检查:助力维护企业利益。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是人大的职责所在。今年调研发现,执法机关检查的频次、执法的力度直接影响企业的信心。面对市场主体数量增速下降、企业复工复产意愿不强、投资信心偏弱的总体形势,市人大常委会既关注执法严不严格,更关注是不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执法,是否存在过严甚至过度、过头等现象。
排查2020年以来市政府审结涉企行政处罚复议案件,认真研判被申请行政复议较多的部门执法情况,听取被处罚对象意见建议,形成重点关注清单。把执法检查重点由实体法向程序法转移,以程序正义确保实体公正。结合前期摸排状况,谋划对《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程序法开展执法检查。督促行政部门完善贯彻法律法规的制度体系,特别是涉及自由裁量权部分,因地制宜完善机制,确保行政相对人始终享受平等待遇。目前,全市12个行政执法部门制定277项“涉企免罚轻罚清单”。
人大评议:抓“关键少数”增市场信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经镇江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会对十个市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稳住经济大盘”专项评议。
深挖根源性问题。成立五个专题调研组,用四个月时间深入基层一线,走访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全面摸排全市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形成清单,交有关部门整改。
找准找实政策依据。对照国务院“33项措施”“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和镇江市“纾困解难24条”,认真研究对策建议。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坚持正确监督、正面导向,推动政府直面问题、边评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