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9年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之后又一重大国家战略,有利于在我国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需要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地区建设,需要加深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之间科技合作,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近年来川渝两地着力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 91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经济增速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四川部分48 060.2亿元、增长8.5%,重庆部分25 859亿元、增长8.5%。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全国6.5%,占西部地区30.8%,经济增速继续领跑西部,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其中四川部分和重庆部分增速均高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平均水平,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成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要承担带动西部地区整体发展和实现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科技发展的一系列新趋势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追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以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存在巨大需求。
成渝地区产业快速成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为科技发展提供大量的应用研究场景,可以拉动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成渝地区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与军工产业基础雄厚,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正在兴起。2017年四川、重庆的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比值分别为16.1%和23.0%。2018年重庆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为9.16件/万人,成都为20.6件/万人,西部其他地区仅陕西省(10.25万人)高于重庆。在发展高端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过程中,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产业在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量子通信、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存在技术瓶颈,科技提升空间巨大,急需加快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是成渝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开展科技创新与合作。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态安全是区域发展与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成渝地区的基本责任。在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成渝两地必须联合开展生态修复与治理技术创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生态技术防治污染,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从生产源头防治污染,破解生态环境约束,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二是成渝地区民生改善有待强化科技创新与合作。聚焦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民生问题,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落脚点,以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为重要方向,科技创新为成渝脱贫攻坚、“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战略任务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以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方式解决科研资源分散、成果产出缓慢的弊病,依靠科技创新破解民生发展难题,用科技创新的力量赋予人民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成渝地区的社会治理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社会治理现代化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互联网领域最前沿、最关键的科技或应用。
近年来,成渝地区围绕区域要素流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联合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构建创新研究合作新模式等领域进行了探索,但目前成渝地区在科技资源、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产业等方面离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差距。相比成渝地区全国第四大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创新资本投入偏低,川渝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19%)。
一是创新基地数量不足。成渝地区“双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数量均显著低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大约仅为后者的1/4到1/3左右。
二是创新人才不足。科研人才队伍规模较小,成渝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25.4万人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为61.5人年/万人,远低于全国平均的84.7人年/万人。科研人才结构层次偏低,四川、重庆研发人员中硕士毕业以上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28.9%、20.4%,分列全国第22名与第11名。科技领军人才较少,两院院士数量仅为京津冀的9.6%、长三角的19.8%;高校毕业生流失较严重,2018年四川流失比例达到24.6%,重庆流失比例更是高达34.8%。
三是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和世界级产业集群缺乏。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独角兽企业数量不足“北上广”地区的1/4,且企业的体量较小,科创板上市企业更是空白。总体而言,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大而不强,集中在低端加工制造环节,较为依赖外企拉动,缺乏位于产业链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对应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及围绕领军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的系统与协作体系。
四是科技创新金融资本发展滞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均达到万亿水平,成渝城市群仅是千亿水平。川渝管理基金数量、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均不足其他三大城市群数量的1/10。
为加快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产业创新和人才集聚,需要科技、区域、开放等方面的制度配合,建议如下:
以强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增量投入为重点,打造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软硬件基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加强成渝联动,统筹成渝资源。依托西部科学城,开放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在若干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解决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一批重要的基础前沿研究成果,形成一批战略性核心技术专利,研制一批国际尖端产品,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优化成都“创交会”“菁蓉汇”“校企双进”、重庆“智汇两江”等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共建产学研融合创新联盟,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科研院所研究力量,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作攻关,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型技术,建立政产学研多方参与机制。面向国内外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并凝聚合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向国家争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政策支持,联合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协同布局一批研究方向密切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流高校院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等,加快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全链条体系。结合成渝两地科技和资源优势,形成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整合创新平台资源,补齐科技资源短板。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国内外顶尖创新人才,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建内陆自贸港。共同向上争取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纳入内陆自由贸易港试点,率先开展自贸港政策承接和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发挥自贸港的制度创新优势,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创新创业,扩大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领域对外开放,突破人员自由通关、国际科技合作、国际产业合作等全方位改革。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造内陆改革开放创新试验区。完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吸引国际高端科技成果落地,形成面向西部、辐射“一带一路”的技术转移集聚区。加强在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方面的服务,构筑全球互动的技术转移网络。
探索联合设立成渝科技创新基金。联合设立政府引导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强化引导和杠杆作用,由直接投入转为以组建基金间接投入为主。针对区域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逐步在创新共同体区域内建立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
推进金融市场和监管区域一体化,推动在担保、不良资产处置、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领域跨区域合作。支持重庆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支持开展共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开展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创新试点,在成都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支持设立市场化征信机构,研发适合西部地区的征信产品,支持中外信用评级机构在成渝地区设立实体机构,推动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设立破产法庭,健全金融审判体系。
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与科技联合攻关。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创新交流互动。鼓励与东部沿海城市建立产业合作结对关系,共建跨区域产业园区,促进项目、技术、人才等高效配置。支持沿海港口在成渝地区设立无水港。深化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以实现创新发展。依托长江上游地区广阔腹地,增强科技和产业配套能力。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创新高地。加强成渝与西部周边地区协调联动。加强与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城市群联动,深化能源、物流、产业等领域合作,辐射带动西北地区发展。加强与北部湾、滇中城市群协作,把出境出海通道优势转化为贸易和产业优势,促进西南地区全方位开放。深化与黔中城市群合作,带动黔北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