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淑慧(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各类要素在封闭小市场的自我小循环,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技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如何推动技术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构建国内技术大循环,成为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方面。对此,本文基于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4—2019年全国技术合同交易数据,对我国技术要素空间流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区域间技术要素流动与融合的相关建议。
我国技术要素空间布局已呈现严重不平衡,四大区域(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技术要素流动分化加剧,发达地区城市间与欠发达地区城市间分别呈现技术扩散与技术聚集两大反向趋势,同时,技术创新条件较好的欠发达地区仍源源不断对发达地区进行“变相技术补贴”。
东部地区呈现技术要素“多吸纳少输出”的趋势。2014—2019年,东部地区技术输出与吸纳规模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32%、23.39%,是四大区域中技术输出规模增长最慢,而吸纳规模增长相对较快的区域,技术净吸纳规模在2016年触底反弹后,一直处于扩大趋势,正加速向技术净吸纳地转变。2019年,技术吸纳规模达到12 579.98亿元,占全国比重为62.83%。
西部地区呈现技术要素“少吸纳多输出”的趋势。2014—2019年,西部地区技术输出与吸纳规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20%、18.66%,是四个区域中技术输出规模增长较快,而技术吸纳规模增长较慢的地区,技术流失趋势加剧,不断向技术净输出状态逼近。2019年,西部地区技术净吸纳规模为177.83亿元,较2014年减少超过三分之一。
中部地区呈现技术要素“吸纳与输出双向均衡”扩张的趋势。自2016年开始,中部地区由技术净输出地转变为技术净吸纳地,两者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68%、25.55%,是四个区域中技术吸纳规模增长最快,技术输出规模增长也相对较快的区域,技术输出与吸纳实现良性循环。2019年,中部地区技术输出与吸纳规模分别为2860.16亿元、3057.51亿元。
东北地区已成为“技术净输出地”。2014—2019年,东北地区技术输出规模与吸纳规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12%、18.01%,是四大区域中技术输出规模增长最快,而技术吸纳规模增长最慢的地区。从2015年开始,东北地区成为技术净输出地,技术净输出规模持续扩张,2019年,技术净输出规模达到326.69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11倍,已成为技术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2014—2019年四大区域技术净吸纳规模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四大区域技术净吸纳规模(即技术吸纳规模-输出规模)变化
由此可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技术要素布局呈现严重不平衡。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技术要素呈现出不断向少数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的趋势。2014—2019年,全国省际技术要素吸纳规模的基尼系数由0.467增至0.517。2019年,北京、广东、江苏合计占全国技术吸纳总规模的40.22%,居于技术吸纳规模前三位。15个欠发达省份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在2%以下,其中,黑龙江、青海、宁夏等西部和东北等欠发达省份的技术吸纳规模占全国比重尚不足1%(见图2)。
图2 2019年各地技术要素吸纳规模占比
于是出现一个奇特现象,即欠发达地区研发,发达地区转化。实质就成为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进行“变相技术补贴”。最典型的就是陕西、四川、辽宁等地,这些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的数量和研发投入规模相对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地区都较高。2019年,陕西、四川、辽宁的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27%、1.87%、2.04%,接近同期江苏的投入强度(2.79%),但技术吸纳活力出现明显下降,甚至是衰退,2014—2019年陕西技术吸纳规模年均增长率为-0.03%。
在发达地区,技术要素城市间流动相对均衡。随着东部地区产业链布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市的技术吸纳规模首位度(技术吸纳规模首位度表示技术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参照经济首位度的计算方法,以技术吸纳金额第一大城市占全省技术吸纳总额的比例来衡量)处于不断下降趋势,技术要素的“多强分布格局”逐渐形成。2019年,在浙江技术吸纳规模较2014年增长近9.2倍的情况下,杭州技术吸纳规模首位度则由2014年的48%降低至2019年的33%,技术要素逐渐向宁波、绍兴、嘉兴等城市扩散。同期,南京技术吸纳规模首位度由60.15%降低至32.64%,技术要素不断向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扩散(见图3)。这表明,发达地区在对区域外技术要素产生“虹吸效应”的同时,在区域内形成了“扩散效应”,区域内技术要素在各城市分布呈现均衡趋势。
图3 2014—2019年中心城市技术吸纳规模首位度
在欠发达地区,技术要素呈现向大城市聚集趋势。在东北、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技术吸纳规模首位度不断增强,2014—2019年,西安技术吸纳规模占陕西技术吸纳总规模的比例不断提升,2019年达到72.5%。沈阳、大连技术吸纳规模占辽宁总规模比例分别呈上升趋势,合计达到85%以上。这些区域逐渐形成了“一家独大”或“双核心”的技术要素分布格局,中心城市“虹吸效应”不断增强,“扩散效应”较弱。
影响我国技术要素空间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也包括区域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及合作机制等。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国家意志,会对技术要素资源的流向产生直接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推动资源不断向东部沿海聚集,20世纪90年代实施“国际大循环”战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而与东北和西部等内陆地区的生产联系逐渐弱化。随着全球化向纵深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区域内产业分工体系日益完善,一体化范围和程度不断提高,对技术要素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导致对东北、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优质技术资源的“虹吸效应”凸显。
基于纵向一体化的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决定了一地对技术要素的吸纳能力。在东北、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产业分工尚处于初级阶段,仍以城市间工业水平分工为主,即各城市处于不同的生产制造行业,技术纵向关联性不强,产业链碎片化、低端化发展,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即使在欠发达地区中创新基础条件较好的辽宁、陕西等地,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能力较强,但由于城市间产业链分工体系并未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对本地技术要素吸纳有限,技术多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经济与技术“两张皮”现象突出。同时,产业链分工体系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要素高度聚集在区域内经济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无法向周边城市扩散,技术要素空间极化现象明显。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网络是促进技术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的关键。而从目前来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链缺乏有效衔接且合作层次偏低,导致欠发达地区对技术要素需求较弱。一方面,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产业链和创新链环节上存在明显梯度落差,产业合作普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在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合作较少,没有形成相互融合的产业创新合作网络。另一方面,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产业合作方式仍比较单一,还是以“点对点”的项目合作为主,局部虽有突破,但整体上仍然没有形成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导的产业合作网络。
区域间产业创新合作机制决定了区域间技术要素流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仍较为分散,缺乏统一调度,导致“区域分割”现象凸显,严重阻碍区域间技术要素的融合。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中,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公司化倾向,地方政府主导性产业政策成为争夺技术要素的手段和工具,区域间产业链与创新链重复布局现象突出。在各地印发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均提出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产业发展进行积极布局,但具体环节的分工并未明确。加之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差异较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优质技术要素的“虹吸效应”将更加突出。
为促进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与融合,需要将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推动技术要素向欠发达地区“下沉”,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要素与欠发达地区已有技术要素进行精准对接,激活欠发达地区的技术资源存量。
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区域间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探索全国统一技术要素市场的建设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之间的多方会商机制,定期研究、谋划科技合作事宜,实行基于产业分工的区域“链长制”,加强区域间协同联动,推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协同创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二是通过改革收益共享、分配机制,推动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研发飞地,共享科技基础设施与平台等,建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国家多区域合作联合重点专项计划,支持发达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欠发达地区联合申报参与国家重点领域科技重大项目研发任务。
提升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创新能力是促进技术落地转化的关键。一是结合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势,如西部地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独特优势,东北地区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发优势等,探索通过培育和引进整个车间、产业链乃至企业等方式,全面改善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生态,在某个技术领域形成局部突破,打造具有边际报酬递增效应的产业集群。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宁夏充分利用特有的气候、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在3D打印、数字化模具加工等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与东部产业差异化竞争的“小规模、小批量、定制化、非标准”特色制造业集群。二是优先将财政、减税等政策,用于扩大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当地劳动力数字化技能,为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在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布局若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促进技术吸纳及在区域内的扩散。一是在欠发达地区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试点工作。目前,西北、东北分别已经形成了以西安、沈阳等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创新高地,值得重点关注。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在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打造欠发达地区的科技资源集聚高地。三是开展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政策优先在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中心试点,允许其在人才、科技金融、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系统补齐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