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寒娇
竹,在中国有“君子”之称,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紫砂壶艺术自诞生时起便对文化内涵相当重视,历代制壶工匠均将竹作为创作的重要主题,培育出一片茂盛的紫砂壶“竹林”,形态各异的竹之壶更是充分彰显了紫砂壶工艺的巧妙。《竹报春》一壶再现了紫砂壶经典壶型之风采,又结合了创作者独特的审美经验,兼具传统感与个性特征。创作者对传统的继承无疑是对紫砂壶艺术生命的延续,彰显了紫砂壶艺术的文化底蕴,弘扬了美好的民族精神与情感。
紫砂泥虽然珍稀,但并不代表紫砂泥的种类是单一的,从大量的紫砂壶作品可以看出,紫砂壶色彩十分多样,这正是紫砂泥多样性的有力证明。虽然泥料种类繁多,但最具代表性的一定是红色的泥料,创作者便运用红色泥料进行此壶的制作,以此来表达紫砂壶的独特性,烘托这一款式的经典性。
作品的色彩很是红润,并带有明显的棕色调,这更能体现紫砂泥所具有的“泥”的特性和低调、内敛的中国古典气质。泥料的色彩很是均匀,证明坯体薄厚的均匀和烧制时的受热均匀,是创作者精湛做工的体现。壶表面光洁无瑕,更显泥料优秀的品质。
综合来说,作品的泥料之美是自然与工艺共同打造而成的,两方面缺一不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紫砂泥,那么创作者再有精湛的工艺也无法打造出这种精美又雅致的效果,更令人赞叹自然的神奇。
“竹报春”这一款式最早由朱可心大师创作而成,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当代紫砂壶佳作之一,属于报春壶系列。“竹报春”造型朴素不乏精巧,带有形象逼真的竹装饰,形神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此件《竹报春》基本上再现了“竹报春”的风采,体现了紫砂壶创作的继承性和紫砂壶经典款式的重要价值。
“竹报春”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鸡心形的壶身。壶身上腹部宽而圆润,下腹部则缓缓内收,上大下小的结构颇为精巧,同时也构成了创作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样的造型很容易“失衡”,所以壶身变化的节奏及上下大小的比例都要非常均衡,才能将壶的“气”提起,使小巧圆润的壶身也能有挺拔之感。
壶底部连接着圈足,圈足的大小、高度与壶颈部又是相对的,这样的上下对称也是稳定壶体的重要工艺手段。壶盖边缘较为扁平,以此能更好地与壶颈部之间贴合,中央部分则是鼓起来的,与壶身的圆润感完美配合。壶盖中央镶嵌的壶钮为半环形,状如拱桥,左右对称。壶钮、壶盖与壶身之间形成了层次效果,更显示出结构的精准。
壶盖边缘与壶颈部边缘是立体的圆线,构成了“子母线”结构。线条纤长、柔和的壶嘴镶嵌在壶身一侧,对侧壶身上则镶嵌了耳状环形端把,两者均是紫砂壶创作中的基本造型,舒展的线条使作品的气韵更佳。
创作者在壶身上方,即壶身与壶颈部的交界处镶嵌了一条立体的双纹线,在纹线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节”,竹子的形态就呈现出来了。在壶嘴、把手以及壶钮上各有三段均匀分布的竹节装饰,那么这三个部分也就变成了竹子的造型,壶嘴是自信向阳而生的竹枝,把手则是那虽然挺拔但肯弯下腰的谦虚之竹,而壶钮则有鲜嫩之感了,似拔地而起,带着新生的劲头,宣告着春天已然来临。
如果说竹段还不能完全昭示春天的来临,那壶身上的竹叶装饰便真的使作品有春天的味道了。一条纤细的竹枝从颈部装饰线条的竹节上生长而出,一端连接在壶身上,在竹枝前端是两片清晰的竹叶,竹叶前端尖锐,叶脉清晰,栩栩如生,可见创作者对陶刻工艺的掌握程度。竹叶装饰真正体现了“报春”之意,使作品于优雅的艺术姿态外有了清新的自然美感。
竹于春日开始萌发,象征新一年的开始,更象征着希望,能够让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除此之外,竹子节节升高,对人们亦是一种鼓舞,鼓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创作作品从文化角度出发,秉承精湛的工艺,再现了经典款式的风采,更传承了中国的美好情感和竹之精神。
结语:从此件《竹报春》紫砂壶中,不难看出朱可心大师对作品结构的“推敲”,为人们留下了一件如此精美有气度的作品。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着个人的艺术见解,对于此款壶型来说是一种发展。《竹报春》的清新不仅在于竹的自然气息,也在于那独特的气韵和力图发展、创新的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