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传玉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 41019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创产品具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地方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开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我国是文明古国,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蕴含了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石雕艺术是深受人们喜欢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艺术财富的一颗明珠。泸溪石雕艺术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以追朔到旧石器晚期,千百年来,勤劳朴实、善良的泸溪各族人民结合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当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创造、积累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石雕文化,菊花石雕、杨柳石雕是泸溪石雕的典型代表。泸溪地处湖南湘西边陲山区,这里优质的石料充足,泸溪石雕采用的原材料包括菊花石和杨柳石,泸溪自古盛产菊花石,菊花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石雕原料,因石头中蕴含酷似菊花的矿物集合体而得名,泸溪菊花石雕是奇特的手工艺产品,2016年列入第四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柳石主要产于泸溪县佛教圣地天桥山下的武溪镇杨柳溪,杨柳石色彩天然,艳丽晶莹,质地纯净,非常适合进行石雕加工,杨柳石雕在2009年列入第二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菊花石雕技艺和杨柳石雕技艺是一种传统石雕技艺,菊花石雕和杨柳石雕是地方传统雕刻工艺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在泸溪,涌现出了以湖南工艺美术大师佘军以及郑明宽、佘乾勇、田长久、杨家忠、陈仕诚、叶国强等一批民间艺人为代表的石雕艺术群体,他们致力于发扬推广泸溪石雕艺术,通过石雕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创作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为泸溪石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佘军创作完成的菊花石雕《小背篓》巧妙运用了镂空、浮雕、圆雕、线刻等多种处理手法,形、神、情巧妙结合,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曽获2012“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的佳绩。而其杨柳石雕《浦市古镇》则采用了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构图,利用杨柳石色彩及层次关系,大胆运用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镂空雕等雕刻技法,将浦市古镇的山川、商船、码头、民居、街道、人物恰如其分地表现在作品中,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该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郑明宽的石雕作品《苗寨秋韵》56朵银菊争妍,青山古道、流水人家,意境深邃,耐人寻味,展现了艺术家娴熟的石雕技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准。通过对泸溪现有的石雕产品进行调研,泸溪石雕产品目前还存在种类不多,产品品质、工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石雕产品中观赏类摆件较多,其次还有花盆、花瓶、鱼缸、笔筒、砚台等类别,石雕文创产品设计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将泸溪石雕非遗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创作符合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际需要的文化产品,进行泸溪石雕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设计,能够让泸溪石雕文化更好地通过产品等物质载体得以呈现并创造市场价值,探索出一条既能保护传承石雕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提升文创产品价值、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对推动泸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传播是最好的传承,文创产品是文化保护和推广的重要媒介,泸溪石雕不仅具有巧夺天工的技术美,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石雕文创产品这个载体,可促使人们了解石雕作品的文化内涵、技术手段、工艺特点,了解石雕的渊源及其衍变,从而扩大石雕非遗文化在大众中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石雕技艺的传承。此外,将泸溪石雕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促进泸溪石雕非遗文创的理论研究与创新设计,促进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突破。
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蕴含着精神文化,大众在使用的同时也能产生对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相比较其他普通的石雕,泸溪石雕大多价值不菲,并且数量稀少,石雕摆件以寓意祥瑞、工艺精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适合于部分高品位并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消费群体。除了继续开发传统的奇石摆件等大件观赏类产品之外,还要考虑经济能力一般的普通消费者,以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需求。可以融入时尚流行元素,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进行小型产品开发,开发花器、文房用具(石砚、笔洗、笔筒)、印章、时尚轻奢类首饰、挂件、茶具、酒具等,性价比较高、实用性较强的产品,并且可以将石雕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开发石雕衍生产品,如:手机壳、抱枕、背包等物品,让石雕文化以新的面孔示人,让文化消费朝大众生活的方向贴近,通过文创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泸溪石雕文化,从而更好地宣传、传承泸溪石雕文化。
数字文化时代,文创产品已不能再拘泥于传统样式,要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与游戏、动漫、图书、家居等元素混搭,催生新的产品表现形式,构筑文创发展新空间。石雕艺术可以尝试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向建筑艺术、空间设计、文化旅游方面进行延伸,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空间。福建石雕大师王向明的作品“5号餐桌”、“问海文创园”即是将石雕艺术与建筑空间融合的文创设计,“问海文创园”以“闽南传统红砖文化与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为设计理念,融入惠安石雕元素,打造成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为惠安传统石雕产业与新兴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升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泸溪石雕艺术可以借鉴惠安形式,打造文创空间,提供文化街区供人们进行文创活动,从内容升级到体验,并且可以融合踏虎凿花、苗族挑花、傩面具、湘西木雕等泸溪乃至湘西其他非遗资源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探索石雕文创产品设计新形式。
近年来,泸溪县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不断惠及各族人民,为泸溪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开发制作了傩面具雨伞、盘瓠辛女灯罩等非遗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这个载体,真正让泸溪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当前,泸溪石雕无论是创作理念、表现形式、雕刻技法、设计意识,都迈上了新台阶,石雕文创产品不断拓展着泸溪文创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泸溪石雕文创产品还必须贴合市场实际,贴近人们生活,考虑人们审美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跨界融合,以求开发新的特色产品。正如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王中林所说的,未来发展中,雕刻艺术必须与生意相结合,满足市场化需求,走“曲高,但知音者众”的道路,只有产生经济效益,才能不断促进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