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莲娜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在2021年11月召开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管理,完善综合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全面系统化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然而,传统工科学院相较于文科院系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较为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经验和条件存在不足。学科教师及班主任往往把对学习和科研的指导放在第一位,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与主动性,全员育人合力难以形成,加之工科学院缺乏心理学类专业教育,专业化工作队伍人员配备不足、成长周期较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工科学院相对匮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辅导需求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冲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工科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成立“心语花园”心理工作室,通过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断打磨成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作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专职心理联络员、兼职心理咨询员、全体思政辅导员及班主任、团委心理发展部、高年级领航党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雪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沟通,全面统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对工作队伍进行培训指导;兼职心理咨询员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主要负责新生心理约谈、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全体辅导员及班主任负责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动态、日常谈心谈话;团委心理发展部负责策划组织开展趣味性活动,对高年级领航党员和班级心理委员的监督考核;高年级领航党员和班级心理委员负责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动态,及时传达学校和学院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举措,配合活动开展,做好普及教育。
图1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体系
制定相对严格的选拔和聘任制度:工作团队中的相关教师要求持证上岗,由学院聘任委员会聘任,参与行内组织的各项专业培训,学院提供资金支持;学生骨干队伍按照“学生自愿报名→心理联络员组织面试→学院审核聘任→校院共同培训认证→优秀心理工作者评选”的规范流程进行选拔、培养和评优。其中,团委心理发展部核心骨干每年流动一次,班级心理委员无特殊情况要求四年连任。
制定相对规范的心理教育工作制度:每年初印发本年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并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设制度、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优秀心理工作者评选制、《学院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
打造理论学习平台,提高工作能力和技巧。针对工科学生认知水平高、技能学习快、研究能力强的特点,开展“认知与行为治疗”学习研讨、《心理学与生活》读书会、“班级团辅”理论及实践等专题培训,进行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学习;组织日常工作交流会,培养正确的育人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对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业务指导;先后依托两项省级课题和一项校级课题,组织团队围绕大一新生人际关系、女研究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等问题展开研究,为学院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打造社会实践平台,强化知行合一。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由心理联络员带领辅导员做好新生入学初的破冰心理团体辅导和毕业生离校前的感恩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抓好大学四年的头尾;由班级心理委员负责开展每学期的心理主题班会,团委心理发展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趣、贴近学生的心理类活动,促进过程性心理发展教育。依托“天爱儿童康复中心”“新北区残疾人庇护中心”“常州市益心心理教育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基地,组织学院师生走近自闭症儿童、残障人士、精神障碍康复期人群,开展社会公益心理服务活动。
打造艺术创作平台,传播健康心理文化。利用工科学生勤思考、善创新的优势补齐怕写作、羞表达的短板,鼓励工作室成员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思考,带领身边同学共同创作心理微文、微视频、情景剧、漫画、宣传手册等优秀作品,通过【心语花园】微信栏目和线下橱窗进行推送与展示。
自学院“心语花园”心理工作室创建以来,已完成省级课题2项,在研河海大学辅导员精品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原创心理网文20余篇,形成工作案例10余篇,其中1篇案例获评2021年“第一期‘三人行’新学工论坛”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2篇案例获评河海大学2018年度、2019年度辅导员工作案例一等奖,2篇案例获评2020年度辅导员工作案例三等奖,3篇案例被校外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辅导员联盟”录用。
工作室成员先后获评常州市优秀心理工作者、常州市优秀心理辅导员、苏南地区心理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月优秀指导教师、全国百强心理委员、常州市优秀心理委员、河海大学十佳心理委员、优秀心理委员等个人荣誉;多次获评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最佳组织奖、最佳活动奖等集体荣誉。
工作室联合班级志愿服务团队在常州市天爱儿童康复中心、新北区残疾人庇护中心、常州市益心心理教育服务中心,以及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心理援助类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通过【心语花园】微信栏目,产生了大量原创心理微文、微视频、漫画、宣传手册等优秀作品,近年来各类作品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均有获奖,包括苏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二等奖等。
(1)宏观维度着眼,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团队培养。以促进团队成长和服务广大师生为落脚点,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将思政元素融入团队培养全过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2)中观维度着手,科学方法化解工作难题。运用互联网思维、跨学科的科学知识与研究方法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凝聚作用,深入挖掘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以大学生心理发展部和朋辈辅导小组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自助体系。
(3)微观维度着力,多措并举聚焦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常规+专题”培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理念引导、文化熏陶、情感体验、心灵启迪、精神激励等途径,培养团队自主学习、自我创造、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