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水利电力管理处,甘肃 张掖 734017)
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的逐步提升,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备受关注,需运用可靠的管理方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1]。
农业灌溉对于农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水资源消耗量巨大,若是水资源不足以支撑农业发展,将会阻碍农业的进步[2]。因此,需高度重视灌溉工程建设情况,加大对水资源的监管力度,提升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凸显灌溉工程的实际价值,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干旱与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应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开展灌区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渠道老化、年久失修、维护管理不当等问题,影响了灌溉效率。部分灌区在施工过程中以土渠输水为主,受技术层面的限制,灌溉效率无法达到预期标准,还会引发渠道淤积问题,监管部门需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同时,调水能力相对较差,输水不畅现象严重,农民的灌溉需求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对农作物种植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信息化水平落后也是导致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不当的原因之一。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综合素养相对较低,农业灌溉用水管理过程中不能科学应用信息化技术。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材料以及设备的管控力度不够,防渗措施不到位,导致渠道渗漏现象严重,农业灌溉成本相对较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水资源浪费的管控力度,并及时更换设备零件,降低渗漏造成的不利影响。
产权不明是影响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管理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受产权不明的影响,水资源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管理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易出现冲突现象,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节水灌溉过程中相关人员缺乏对后期管理的重视程度,没有依照相关标准开展工作,使得后期管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由于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对后期管理的重视,认为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结束后便不需要进行管理,但事实上工程所处的环境较为恶劣,同时需进行大范围的灌溉,灌溉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易出现管理与应用脱节的情况,影响了灌溉效果,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也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导致水资源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由于认识不到位,难以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认为农业灌溉工程无法满足短期经济效益的标准,灌溉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地管控,存在无节制用水现象,以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灌溉,不但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进而导致节水灌溉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农民的经济利益也受到了不利影响。
农业灌溉过程中,除了要根据农作物生长所需采取合理的灌溉手段外,还应明确灌溉用水管理要点,采取综合措施使得农业灌溉用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满足农业灌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手段将灌溉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农作物健壮生长,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3]。
传统的灌溉方式在新时期并不适用,农业发展过程中若是没有考虑农业灌溉的需求,盲目地使用传统的灌溉手段,势必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还会导致水资源被严重浪费。新时期需结合农业灌溉的需求,做好管理工作。利用水资源的时候,多种行为均应得到有效的约束,借助合理的经济手段,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更加到位,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实施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须树立水资源节约意识,将工作重点放在对现有水资源的监管上,同时逐步优化相应措施,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更加合理。
新的时代背景下,应重视对现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应的工作人员需提高认识,对土壤水、地表水等多种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详细分析水资源基本种类的基础上,借助于多样化的措施开展引水、调水工作。在对大中型灌区进行改造时,为了实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标,应避免渠道渗漏,以畦灌方式取代传统的漫灌方式,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分析所采取的灌溉手段,保证水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工作人员应对当地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进行充分研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科学推广节水栽培方案,提升农产品产量,确保有限的水资源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将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统一管理,工作人员需根据流域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机制[4-6]。
3.3.1 减少无效蒸发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应避免水分大量流失。因为大量水分未被农作物充分吸收,无效蒸发问题突出。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民应积极规范自身行为,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努力学习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科学控制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如在果园经营阶段,适当种植三叶草能够避免水分无效蒸发[7-9]。
3.3.2 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具体实践中应提升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需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农业发展进程中,应加强对新品种的研发,提升农作物产量[5]。
3.3.3 适当推广节水灌溉制度 农业发展进程中,应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应用。工作人员需严格落实相关制度,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具体实践中应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引导农民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及对水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运用农艺措施,有效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促使农作物健壮生长[10-14]。
为了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合理的手段提高人们对灌溉技术的重视程度,明确节能环保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以此来满足我国社会长久发展的需求。相关人员要引导农户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自觉树立水危机意识,并使农户认识到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的长远利益,变被动节水为主动节水。此外,加强对农民节水灌溉技术的技能培训也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应引导农民掌握并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激发农民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观能动性。
农业灌溉要将水资源保护作为重中之重,采取适宜的灌溉方式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之相关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需采取合理的方式,及时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