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探讨

2022-12-01 23:14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武山县灌溉工程用水

梁 军

(甘肃省武山县水务局,甘肃 武山 741300)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居于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武山县是一个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经济县,其蔬菜品种繁多,各季蔬菜畅销全国,是天水—关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县。全县农业人口391 801 人,土地总面积2 011 km2,耕地总面积42 190 hm2,年降水量500 mm 左右,渭河横穿武山全境,形成了以渭河河谷平原为主、洛门大南河流域、马力榜沙河流域、温泉聂河流域、山丹河流域等为辅的川道水地,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优化配置手段落后等问题。

1 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尽管水资源比较丰富,县内河流众多,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武山县主要农田以山地梯田为主,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仍然很低,灌溉面积比较小,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为了充分利用境内的水资源,提高抗御降水分布不均、人畜饮水安全等问题,武山县早在1956 年就开始兴修水利、修建梯田。在1958 年全面完成全国著名的东梁渠和支渠配套工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引水上山农业灌溉的典范,在此基础上,兴修水利,改造水平梯田。截至2020 年底,武山县建成以北顺灌渠、东顺灌渠、南河灌渠、东梁灌渠、车岸灌渠、榜沙中型灌渠等为主的6 大灌区,建成以桦林镇、洛门镇、四门镇等为主的机井灌溉工程203 眼,滴灌47 处,全面提升了农业灌溉面积,使水浇地达到了1.43 万hm2。东梁灌渠位于武山县温泉镇,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土质,土质疏松,灌渠失修老化严重,灌渠流域较长,过水流量较小,用水季节灌渠上游尚能达到基本灌溉,中下游灌区成无水可用的尴尬境地。东梁灌区主要以玉米、豆角为主要经济作物,灌溉季节集中,用水需求量大,支渠无法满足长距离的输水要求。近年来,在温泉镇河湾村试点投资1 000 万元进行节水灌溉滴灌技术,成效显著,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中下游农田用水难的境地,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南河灌渠主要水源是来自大南河,大南河年流量充沛,灌区主要以蔬菜大棚为主,该灌区是武山县主要的蒜苗、莴笋蔬菜种植基地,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2/5,用水量巨大,一年用水量较为均衡。在长年的河水冲刷和河道采砂的影响之下,大南河河床较低,而流域内农田较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有所减少。近年来,在甘肃省水利厅、天水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杨河镇西山村投资兴建了蓄水能力达5 000 m3蓄水池1 座,提灌2 处,解决了东梁、西梁和郭家庄166.67 hm2的用水问题。在洛门文家寺村建成机井16 眼,解决了西旱坪333.33 hm2农田的用水问题。2018 年武山县龙台镇大力发展旅游观光项目,建成了龙台镇油菜花观光长廊,配套兴建了3 500 m 龙台流域灌溉支渠,形成龙台冷水鱼繁育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2019 年武山县嘴头乡投资兴建了蓄水量达2 000 m3淤地坝16 座,旱地改水田,成效显著。

2 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有效运行是保障农业生产的生命线。武山县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中进行了长期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这些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的水利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用水需求,矛盾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山县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2.1 制度落后,管理混乱

目前武山县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相对比较落后,协调不尽合理,管理不太规范,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还是20 世纪80—90 年代的模式,存在制度与现行用水方法脱节的现象,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与利用。管理人员多为聘任临时水管员,存在工资不高、学历低下、专业水平低下、积极性不高、难于管理等问题。例如在南河灌渠中,13 名水利管理人员中有10 人为聘任临时水管员,平均年龄53 岁,最高学历为初中。在东梁灌渠中,全长36 km 的灌区,水利管理人员只有20 名,只有2 名在编人员,其余为临时聘任水管员,微薄的工资不能及时对现,造成灌区的正常维护存在困难。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更为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水利设施的使用、日常维护都相对落后,造成效率低下。在制度的制定上,缺少明确的管理责权,造成管理相对混乱。其中,管理制度混乱主要表现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及时,没有明确、清晰的管理权责,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权利与责任认定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致使一些偏远地区因为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使灌溉设备出现人为破坏和自然老化后无法进行第一时间抢修,从而对农田灌溉、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2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武山县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20 世纪60—70 年代,典型的东梁灌渠建于1958 年,由于工程运行时间长,土层疏松,日常维修养护不到位,部分渠段还没有进行混凝土衬砌,老化失修现象比较严重,加上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雨量充足季节往往造成渠道堵塞沉陷塌方现象[1]。东梁渠的滴灌设施保护修复更为不足,45.3%的喷头人为损坏,支渠损坏严重,群众参与维护的意识不强,导致水利设施长时间不能运行。例如位于武山县温泉镇何湾村滴灌设施是东梁渠最早试点项目,建成初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上游用水量加大,中下游东梁渠的供水不足,水压不够而不能正常运行,老百姓维修养护意识不强,导致破坏非常严重。东顺渠横穿武山县县城,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布局的调整,东顺渠在城区段垃圾堵塞现象非常严重,加上覆盖面积广、用水量大,横穿县城的部分渠段上面用水泥护板覆盖,不能及时清淤,常常在雨量充沛季节造成渠道决堤,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在下游下街村渠段,农民私改渠道现象严重,使原有渠道受到严重破坏,导致个别地块无法正常灌溉。位于高桥村的滴灌系统年久失修,长期带病工作,维护费用采用群众自筹的形式,资金短缺,无法保障正常的维护,最终无法正常运行。据统计,武山县水利工程带病运行和不能正常运行的水利灌溉工程达98 处,占到工程总数的32.3%。

2.3 工程配套较差

近年来,武山县通过项目支持,对老灌区进行了配套改造,使干渠部分的输水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支渠以下渠道及其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田间工程没有进行全面配套。如武山县北顺灌区,其支渠衬砌长度18 km,仅占该灌区支渠总长度74 km 的24%,田间灌溉渠道基本以土渠输水为主,没有建成支渠和分水闸,造成枯水季节农田无水用、冬季无法使用的现象。田间工程成为制约正常用水的瓶颈,由于冬季热胀冷缩的缘故,田间工程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3 年,加上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沉降现象非常严重,使用1 年就需要及时维护,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灌区的灌溉效益难以发挥到最大。

2.4 政府公益性管护经费不到位

2007 年,武山县对4 个万亩灌区水管单位进行了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改革方案,改革中将4 个万亩灌区水管单位全部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政府需要对这些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和人员工资进行补贴。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县级财政困难,需要政府承担的公益性费用难以全额落实到位。目前灌区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需要维修的工程难以及时维修。水管单位大部分管理人员的工资仅占同期参加工作人员工资的70%,聘任临时水管员月工资低,且发放保证率不高,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未能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管理队伍的稳定和灌区管理单位正常的工作开展。

2.5 水价机制不合理,水费收缴困难

长期以来,水价标准未按成本核定,大部分灌溉工程水价偏低,经济杠杆作用未能发挥。应以2020 年武山县颁布的《农村灌溉用水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核定灌溉用水成本,确定收费标准,通过合理的价格和收费制度,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2]。目前按成本核定的水价为0.12~0.15 元/m3,每年按432~540 元/hm2进行收费。存在收费计量不准确的问题,应设置更为精准的供水计量手段,保证供水计量的准确性,按每次的实际用水量收费,而不是按年收费。采用先购买水再使用水的经营模式,同时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让农民用水者协会加入到收取水费的工作中来,更能深入群众,紧密联系群众,消除用水户抵触情绪。

3 加强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3.1 加大灌溉设施使用技术和法律意识培训

农田水利灌溉主要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应在全县进行各灌区农民群众灌溉设施使用和法律意识培训。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农民灌溉设施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宣传《水法》和《武山县灌溉用水管理办法》,对各用水者协会应定期举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培训,使其熟练使用节水灌溉设备和维护。同时,在全县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宣传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将现有的滴灌设施进行彻底维修,建立示范作用,让广大群众意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让节水灌溉技术深入人心。例如,在洛门镇孟家庄村广鑫蔬菜种植基地全面推行微灌技术,这片区域土地平整,面积达到6.67 hm2,且全部是规模化种植蔬菜,用水需求量大,农民文化程度高,接受新思想容易,且靠近洛门高新技术蔬菜园区,农民耳濡目染,知道科学化灌溉能带来好处。在示范区的带领下,全县大面积推行节水灌溉工程,让节水灌溉工程发挥最佳效果,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加积极主动使用节水灌溉技术,这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3.2 积极开展政企共建模式

武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每年政府投入资金有限,严重制约了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建设。近年来,武山县在民生水利建设中开辟新思路、新方法,引进企业共建模式,可以缓解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还能加快水利建设的步伐。随着武山县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加快和山区种植基地土地流转项目的实施,武山县引进了很多外资,利用外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保障,摸索出了一种“谁投资、谁受益”的模式,成功的案例如咀头乡高山樱桃种植基地投资100 万元,新建了2 处5 000 m3的蓄水池,解决了咀头乡13.33 hm2农田的灌溉问题。在2019 年武山县东梁灌渠和山东私营企业合作,建成了洛门镇冶扶村金牛果业滴灌工程,总投资200 万元,建成1 000 m3蓄水池1 座,形成了“谁建设、谁受益”的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水利建设中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3.3 深化水价改革,优化水价结构

完善水价制度改革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促使广大群众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应依托武山县农业收入和投入的实际情况,将水费确定最低标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实行分期分类定价,对大棚用水和旱地农田用水进行分别定价,春秋用水和冬季用水进行分别定价,用水进行“先购水,再用水”的模式,水利局要协调各乡(镇)和私营水利运营企业,制止哄抬水价,检查整改供水计量设施设备,使老百姓的利益不损失,提升水利部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形成一套高效、合理、规范的水费计收体系,增加水利设施的投入和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全县水利事业的发展。要加强对供水收费的监督力度,提高水费收支的透明度[3]。

3.4 积极推行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

依托武山县当前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现状,应把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发展作为主要管理模式大力推行。一要注意协会的组建程序,确保协会存在的合法性。二要加强其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协会规范运营,履行章程,确保农民用水者协会规范运行和合理健康发展。三要加强《水法》的宣传,强化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节水用水意识,真正使农民理解、接受、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四要加强技术培训,鼓励有学历、有能力的人参与协会工作,以保证协会组织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五要加大“一事一议”制度宣传力度,让普通老百姓参与用水管理,广泛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在异议中求同,在同意中求落实,让老百姓真真实实得到实惠,减轻负担,老百姓才会全力支持和配合水利部门的工作。

猜你喜欢
武山县灌溉工程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武山县2015年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总结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
武山县粮食生产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次性用水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