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卓越医生培养质量的ESP教学创新研究

2022-11-30 12:40:58高莉莉祝远忠张慧娟贾曼姜秋勇刘宝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卓越医学生医学

高莉莉 祝远忠 张慧娟 贾曼 姜秋勇 刘宝强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ESP),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1],如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等。ESP 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大约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是二战后国际间经济、文化、科学和技术交往日益频繁的产物[2]。ESP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语域分析阶段(register analysis)、修辞或语篇分析阶段(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技能策略分析阶段(skills and strategies analysis)、需求分析阶段(needs analysis)以及21 世纪以来的二十年[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ESP 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已基本形成,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相关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实践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内ESP 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1978 年,杨惠中最早介绍了ESP 的兴起过程和内容,国内的英语教育界开始关注ESP[4]。自2009 年起,随着国家提出培养大学生专业领域内的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迅猛发展[5]。与此同时,ESP 翻译研究随之兴起,ESP翻译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翻译[6]。目前本校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卓越班开设了笔译课程。该课程应将翻译理论与临床医学实践材料相结合,具有ESP 翻译的属性。笔者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在卓越班医学生中开展了一项基于翻译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以便针对目前教学现状的不足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1 研究设计

1.1 调查目的

针对医学生的ESP 翻译教学是“卓越医生培育计划”领域里重要的实践探索,旨在培养医学生医学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的“英语+医学”人才的培养。本研究以提高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对目前在卓越班开设的翻译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教师翻译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提升卓越班学生的英语翻译实践水平,为未来的医疗精英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1.2 调查对象

35 名临床医学卓越班的在校生成为本次调查的对象。他们结束了一个学期的笔译课,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和需求感知能力,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对目前翻译教学现状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和相对中肯的建议。以上因素都有助于本次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3 调查内容

问卷共设置18 道题,包含6 个多选题,7 个单选题和5 个简答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研:(1)学习目标调查;(2)教学模式需求调查;(3)课程设置需求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以选择题为主,以便调查结果更为清晰客观;同时也包含开放式简答题,给学生提供充分全面表达观点的空间。

1.4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于2021 年1 月底开展,问卷回收率达97.5%。以下将各部分调查情况抽取代表性问题进行整理分析。

1.4.1 学习目标调查

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需求最直接的反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教学的需求,可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问卷中针对“你目前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65.13%的学生选择“将来能顺利找到对口的工作”,另有66.15%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见图1)。就业和读研深造显然成为目前医学生最主要的两大发展目标,而顺利实现这两大发展目标的保证即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这对于目前的ESP 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新时期卓越医生人才思辨能力、人文素养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7]。创新ESP 教学,提高医学生行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满足未来医疗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1.4.2 教学模式需求调查

学生是教学最直接的体验者,对教学现状可以给出参考价值较高的意见和建议[8]。这些意见或建议对于下一步的教学改革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针对“最喜欢的授课方式”,74.36%的学生选择“课堂讲授与问答相结合”,表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要顺应趋势做出改进;另有67.18%的学生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见图2),体现出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日益凸显,运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创新教学,实现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已逐渐成为目前教育领域里重要的研究课题[9]。

针对目前“教学模式的不满意之处”,问卷显示68.72%的学生认为当前ESP 翻译教学教课方式单一,缺少互动(见图3)。由于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针对医学生的教学内容繁多而且难度较大,课上教师争分夺秒地传授新知识,害怕学生听不懂而力争面面俱到;学生被动填鸭式接收知识,学习动力和兴趣不足,导致师生都很疲惫,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4.3 ESP 翻译课程设置状况调查

科学合理地设置ESP 翻译课程以符合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本次调研重点解决的问题。调查中,67.18% 的学生肯定了目前ESP 课程对自己的翻译素养提高有很大帮助(见图4)。对于卓越班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要达到比一般专业学生更高的标准,即不但具备较强的医学英语听说能力、能够阅读国际医学英文文献,还要具备英文病例和医学英语论文的翻译能力。所以翻译素养的提高是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10]。

上述调查表明目前本院ESP 课程设置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指出翻译实践的语料应该及时更新,更多体现医学前沿领域的内容。调查中有90.2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要突出实用性,要满足医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见图5)。因此,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编排都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定要结合卓越班学生的特点,翻译实践语料选材要符合医疗行业与临床实践的特点,并依托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及时更新教学素材[11]。

2 传统ESP 翻译教学的局限性

通过上述调查笔者发现,卓越班级开设的ESP 翻译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学理念比较保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专注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医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医学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2)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目前的ESP 翻译教学没有对普通学术翻译和专门用途翻译进行很好的区分。针对卓越班级的医学生开设的翻译课程属于ESP 领域,即医学英语翻译。目前的选材没有完全契合医学专业特点,缺乏实用性,不能充分满足医学生在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3)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ESP 教师通常来自教授通用英语的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单一,没有专门学习过医学专业知识,加之教学工作量大,难以实现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导致ESP 翻译教学滞后。

(4)教学手段单一。翻译教学实用性较强,但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翻译练习做得少,参与积极性不高,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难以有效提升。

3 以提高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ESP 教学创新策略

(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思辨与讨论空间。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中突出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2]。卓越医生人才是未来行业的精英,要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甚至是终身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抛弃以往课堂“独白者”的角色,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建立起自我学习策略的主动学习框架。

(2)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明确医学英语翻译与普通学术英语翻译相比,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与实践性[13]。要摒弃过时的教材,选择符合医疗行业与临床实践特点的教学素材和翻译语料,让学生熟悉病例报告、药品说明书、学术论文等英文医学文体的语言特点和常见句式,掌握医学英语的写作规范与翻译技巧。

(3)提升ESP 教师医学专业素养,加强ESP 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大多数卓越班的英语教师背景比较单一,都来自英语专业,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为了改善这一点,一方面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优质医学英语培训课程,为英语教师增加医学专业知识创造机会,提高教师ESP 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英语专业教师可与临床专业教师联合培养卓越医生人才[14]。医学英语词汇、医学常见文本翻译可由英语教师讲授,而典型医学案例及前沿知识则由临床专业教师讲授,英语教师可参与其中学习并与临床专业教师互相交流借鉴,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取长补短,逐步提升ESP 教师的师资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为卓越医生人才的培养储备力量。

(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课件、微课、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完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为学生补充医学科普系列的课外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熟悉医患交流、医护对话的语言特点以及在医院场景内发生的如挂号、缴费、手术、住院等活动。线上教学结合线下教学,二者优势互补,构建起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混合式学习环境[15]。同时,教师利用短消息,QQ、微信等广泛使用的社会性软件或平台实现对学生的线上答疑解惑,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

4 结语

本次研究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到本院目前ESP 翻译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卓越班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调研结果,结合临床医学卓越班的教学实际,提出ESP 翻译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如果方案可行,一方面有助于为医学英语教学打开新思路,找到新方法,为教师创新教学提供参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使用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强、翻译能力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有助于构建新型ESP教学体系,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对综合培养卓越班医学生的翻译技能、提升医学英语教学整体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卓越医学生医学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26
卓越之梦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28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