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姗姗,汪红娟,唐红,李展富,吕倩忆,李棋龙,陈楚淘,田浩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行针指要歌》中“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指主要病机为气机上逆,胃失和降的呕吐病,可分寒热虚实,此条采用补法施治,当属虚寒性呕吐,取膻中、中脘、气海三穴可通过调理全身气机来治疗胃气上逆。膻中穴位于上焦可调上焦气机,中焦取中脘穴可温运脾阳以降逆和胃,下焦取气海穴,可温补肾阳,益火补土;三穴相配可总调气机,相辅相成,统筹兼顾。笔者认为,此上、中、下三部配穴,可主治一切反胃吐食,噎膈呃逆等脾胃疾患。本文将分别从三焦气机理论、经络腧穴理论以及治未病理论三个方面来探讨其选穴理论依据,并举例说明之。
反胃吐食、噎膈呃逆等脾胃疾患,其基本病机均系气机失调、胃气上逆,故治疗当调理脾胃之气,使清气升,浊气降。脾胃“以膜相连”同居于中焦,两者又通过经脉而相互络属;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同居中焦共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输布;《临证指南医案》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气不升和浊气不降在病理上常互为因果,相反相成。清阳由脾升,浊阴由胃降,故脾胃为气机升降的轴心、运动的枢纽,脾胃升降协调,则精微和糟粕各行其道,反之,气机升降失调,则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泄泻等症,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治疗中焦脾胃病症,须注重协调整体气机,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记载:“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通过平调气机,气机调畅则脾升胃降得常,胃气上逆得止[1]。
人体诸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是三焦,三焦也是脏腑气化活动的场所,调三焦之气即上焦调宗气,中焦调胃气,下焦调元气[2]。宗气积于胸中,是上焦心肺活动的动力,呼吸、声音、语言、以及心脏的搏动、气血的运行都与宗气紧密相关,宗气在胸中的积聚之处为“上气海”,《医门法律》中言:“故有上气海,曰膻中也。”故“上气海”又名“膻中”。胃气为中焦脾胃之气,由脾胃转输的精微物质化生,中医学相当重视人体“胃气”的作用,叶天士指出“九窍不和,皆属胃病”,李东垣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李中梓提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明了胃气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健康,故临床上常以“顾护胃气”为重要的施治原则;中脘穴位于胃脘部,根据中脘穴的近治作用可调理中焦之胃气。下焦之气当为元气,气海穴为元气生发汇聚之所,元气由肾精所化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依赖于后天水谷之气的滋养,“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故元气必须依赖胃气滋养方能发挥“原动力”。如果胃气衰败,元气无法得到后天之气的滋养,则随之亦衰,脏腑、经络、官窍等皆会失于滋养而发生各种病变。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元气须以三焦为道路才可以输布到全身,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三焦的气机调畅,升降出入各循其道,诸气方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使五脏六腑和而不病[3]。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学者认为,从“内伤脾胃”到“百病由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三焦的郁滞状态[4]。《中藏经》中:“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故人体气机不畅时,当从三焦总调气机,使气机得畅,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因此,中焦脾胃疾患可采取针灸膻中、中脘、气海三穴来调理三焦气机的方法,能使脾气升胃气降,则水谷得化,气血得生,疾病得除。
膻中、中脘、气海三穴均位于任脉上,任脉循行于人体的前正中线,起于会阴,自下而上至头面部,历经三焦。膻中穴位于上焦的心肺区,中脘穴位于中焦的脾胃区,气海穴位于下焦的肝肾区[5]。《类经图翼·任脉》云:“中脘:治食膈。”“膻中:隔食反胃……此气之会也……气噎、气膈……均宜灸之。”中脘穴为腑之会,胃之募穴,膻中穴为气之会,故可以治疗上中焦的气膈、食膈等因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疾病。《针经摘英集》中言:“治大便不通,刺任脉气海一穴。”此为腑气不通致气机不畅,可通过针刺气海穴调下焦之气;此三穴为调气的基础穴,临床上治疗脾胃疾患以此三穴为主,临证配伍其他腧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膻中穴别名“上气海”“元儿”,为气之会,君主之宫城,《行针指要歌》云:“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强调了膻中穴对调气的重要作用,对于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脏腑气机失调的病症,如:气喘、噎膈、呕吐、胸膈痞满等均可选用膻中穴以宣肺降气、宽胸利膈。膻中为心包之募穴,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三焦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三焦为诸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故膻中穴与全身气机紧密相关[6]。
中脘穴别名“上纪”“太仓”等,胃体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别为上脘、中脘、下脘。中脘相对于上脘和下脘而言,位于胃体中部,中脘既可指其胃体中部,又可以直接指胃而言[7]。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腑之会,位于人体脏腑的正中,为正邪交争之所,可以治疗各种腑病,《针灸甲乙经》中曰:“胃胀者,中脘主之。”故中脘穴有调理中焦脾胃气机的功能,脾胃气机不畅,可以通过针刺或艾灸中脘穴进行治疗。
气海穴别名“下肓”“丹田”等,《针灸资生经》中云:“气海,疗奔豚腹坚。”“气海,治冷气上冲心。”故气海穴可调理脏腑之气、通行瘀滞,可以治疗便秘、腹泻以及奔豚气等。《素问·营卫生会》中曰:“气出于下焦。”气海穴居于脐下,为元气汇聚之所,具有调理气机,补益元气,疏导任脉,通利三焦等功能。气海为脐下纳气之所,上合于肺,与后天的呼吸之气也是息息相关的[8]。《灸法秘传》中言:“真气虚弱者,灸气海。”《古今医统大全》记载:“中寒……宜灸之气海……宜灸百壮。”故与气有关的虚弱性、虚寒性疾病,均可取气海穴。
膻中穴为气之会,通过其特定穴的作用调理全身气机,升脾气、降胃气,使脾胃气机调畅;中脘穴位于胃脘部,为胃之募穴,又为腑之会,通过其特定穴和近治作用升清降浊调理胃气;气海穴位于下焦丹田部,为元气生发汇聚之所,可振奋阳气、调和阴气,专治一切气病,使脾胃气机通畅,故根据经络腧穴理论,膻中、中脘、气海三穴对于气机不畅所导致的脾胃疾患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体现,正邪交争是人体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保持人体正气充盛,是中医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即“扶正以驱邪”。“扶正”即扶助机体的正气,提高抗病的能力。“百病皆由气生”,故从气论治,调理气机为中医治未病的可行途经。《针灸聚英》中提出:“无病而先针灸曰逆。”故通过针灸来预防疾病称为“逆针灸”。在未病之时,通过“逆针灸”来激发扶助人体的正气从而达到防病的效果。《灵枢·逆顺》中提出“刺其未生”“刺其未盛”“刺其已衰”,即体现了针灸治未病的思想[9]。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论》中记载:“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临证指南医案》中云:“胃为传病之所。”因此,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来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针灸治未病的介入时机也是很重要的,在合适的时机“早遏其路”。“早遏其路”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其中,“冬病夏治”就是“早遏其路”治未病的具体运用[10]。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夏季阳气最充沛,气血最旺盛之时,激发人体的阳气,固本培元,调衡阴阳,顺时养生,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例如:慢性胃炎,其最重要的病机为胃阳受损,脾胃虚寒,其“冬病夏治”三伏贴通过中药穴位敷贴“中脘”等穴位调理脾胃之气可有效缓解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11]。脾脏为人体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故调理脾胃功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通过针灸膻中、中脘、气海穴可以调畅全身气机,使全身气机通畅,则可以顾护脾胃之气;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机体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可以通过针灸膻中、中脘、气海穴来调理气机而改善脾胃功能,则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壬申岁,行人虞绍东翁,患膈气之疾,形体羸瘦,药饵难愈……六脉沉涩,须取膻中,以调和其膈,再取气海,以保养其源……遂痊愈……复睹形体丰厚。”按语:本案为杨继洲治疗膈气验案;杨氏采用针灸膻中、气海,补气调气,重在调整气机,膻中宽胸利气,气海补阴助阳以救其本源。该症从气论治是为求其本,溯其源。待气机调畅,上下宣通,自无膈气之患[12]。
石学敏医案[13]:张某,女,60岁,初诊日期:2013年9月24日。主诉:胃胀间作3年,加重7月余。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伴右上腹轻度隐痛,未予任何处理,休息后有所缓解。7个月前上述症状又发作,伴食后加重,呃逆……遂就诊于某医院行电子胃镜,诊断为“食管炎、食管白斑,十二指肠球溃疡A1期,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性出血,十二指肠炎”……现患者神清,精神可,胃脘部胀满,食后加重,伴右上腹隐痛,呃逆,头晕,耳鸣,口苦,口干,消瘦,2年来体质量减轻15 kg,口腔溃疡频发,四肢怕冷……大便溏稀,每日1次,小便调。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炎,十二指肠炎。中医诊断:胃痞病。治疗原则:健脾和胃,益气养阴。针灸取穴:中脘、膻中、气海……患者仰卧位,延任脉走向平刺膻中,行捻转补法1 min;中脘、气海直刺,行捻转补法1 min……留针30 min。治疗结果:患者神清,精神可,胃脘部胀满较前减轻,食后加重伴有右上腹隐痛、呃逆有所缓解,无口苦、口干,消瘦及四肢怕冷较前减轻,纳可,二便调……按语:取穴重在调三焦之气,膻中意在上焦,以补益心肺,调补宗气,行气血;中脘意在中焦,以补益脾胃之气,扶后天之本,维持脾升胃降的正常功能;气海意在下焦,以滋补肝肾,激发元气……诸穴合用,可调补全身气机,对于慢性胃炎症状缓解显著。
膻中、中脘、气海三穴配伍,既补先天,又补后天,使人体正气充沛,气机通畅,气通则血行,经络运行人体气血,内联脏腑,外络肢骸,人体气机通畅,气血能正常运行,机体各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不单单拘泥于治疗呕吐病,其针对反胃吐食、噎膈呃逆、慢性胃炎等脾胃疾患均有理论依据可循,可利用此三穴调气改善脾胃功能顾护胃气;因此,该理论可灵活运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