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本潮州戏文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的作用
——以《金花女》与《苏六娘》为例

2022-11-30 03:43:19蔡洁芳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戏文书证大词典

蔡洁芳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由复旦大学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作编纂、许宝华和宫田一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方言词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巨著详尽记录多地汉语方言语料,融汇古今方言,以显方言词的历史传承。2020年,《大词典》(修订本)出版,原有版本的文献书证、引文资料等内容得以修正、补充。由于词目浩繁,且书证涉及文献十分广泛,《大词典》在编订上存在词目漏收、释义不确、义项不全、书证偏晚等问题。

1985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收纳了《刘希必金钗记》《蔡伯皆》《荔镜记》(附刻《颜臣》)《荔枝记》和《金花女》(附刻《苏六娘》)等戏文。其中,“《金花女》和《苏六娘》属于潮调戏文,即完全用潮州话演唱的戏文。戏文主角之一苏六娘是揭阳县雷浦村人,从戏文可以看到当时潮州方言的概貌;《金花女》戏名注明‘潮调’,是用潮腔演唱历史题材的戏文”[1]。本文主要以《金花女》《苏六娘》为语料来源,并结合吴守礼对以上两种戏文的校理资料[2][3],进行方言词语考释。从增补义项、补充书证、提前书证等方面探讨其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所具有的补益作用。

一、增补《大词典》漏收义项

大型辞书应尽可能做到义项完备,词语的各种意义和用法都应得到收录。《金花女》和《苏六娘》中很多独具特色的方言词语虽然在《大词典》中有收录,但部分词条的义项无法与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相匹配,因此需要另立义项。

(一)教示

(1)一值請你出來別無乜事,只要爾早晚聽恁阿嫂教示[4]769。——《金花女》

(2)爹媽早世,兄、嫂扶持,有話當聽從伊教示[4]770。——《金花女》

(3)阿嫂有乜教示?[4]777——《金花女》

“教示”在《大词典》的释义为:〈动〉教训。闽语[5]4595。上述出处的“恁”“伊”“乜”在《大词典》中均为闽南方言的代词,分别表示“你;你们;你的”[5]4315、“他;她”[5]1797、“什么”[5]156,结合上下文语境以及句中语法成分推导,“教示”应为名词,释义为“教导;教诲”。

举证:《潮·普双语词典》:“教示”[动]①教育。用道理说服人,使其接受;②教训[6]378。《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中“教示”的释义为“教育,训诲”[7]9。《汉语大词典》中“教示”的释义为“教导;教诲”,所举书证为:元稹《哭子》诗之五:“节量棃栗愁生疾,教示诗书望早成”;曾巩《策问一》:“患风俗之敝也,正己以先百姓,而明於教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此其效力,有教示意;既为教示,斯益人生。”[8]综上,《大词典》漏收“教示”的闽语名词义项“教导;教诲”。

(二)畏

(1)感蒙老兄美意,恐畏伊人嫌赧貧薄[4]768。——《金花女》

(2)感謝老兄美意。只畏學生家寒,不敢共伊匹配[4]772。——《金花女》

(3)進才实轉璉,風寒就畏冷[4]791。——《金花女》

(4)嫂今言語太相欺,莫掠穷亲不值錢;冷飯做通乞姑食,開口都不畏青天[4]795。——《金花女》

(5)只一婦人障怪。阮老爺一路來,人都畏伊[4]822。——《金花女》

(6)桃花親面見。拍口不開那固啼。畏人來露機,連忙先返員[4]811。——《苏六娘》

(7)恨夢中相親,醒來遠。畏見孤燈照孤影[4]766。——《苏六娘》

“畏”在《金花女》及《苏六娘》中共出现42次,此处不再赘举。“畏”在《大词典》有三个义项,分别为①〈形〉腻烦;厌烦。吴语与闽语均有该词;②〈形〉污秽(旧时称分娩后或月经期的妇女为有“畏”),粤语;③〈动〉怕痒,闽语[5]3643。上述出处中“畏”应为动词,释义为“害怕”。

举证:《说文解字注》:“畏,恶也。从由,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9]《潮·普双语词典》“畏”的其中一个义项为“怕,害怕”[6]1210。《国语潮音大字典》“畏”同样具有“害怕,恐惧”的义项[10]759-760。《潮汕方言词考释》:畏,害怕。所举书证:《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宋史·王安石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陈师道《湖陵与刘生别》诗:“人畏有心事无难,此语虽鄙理则然。”[11]74综上,《大词典》漏收“畏”的闽语动词义项“害怕”。

(三)晏

(1)日都只晏了,不免叫小妹出來拜辞一下。梅香,請你阿娘出來[4]782。——《金花女》

(2)小妹日晏了,恐畏人來。一般去,收拾罷![4]783——《金花女》

“晏”在《大词典》有八个义项,分别为①〈名〉晚间;天黑。②〈名〉正午。③〈名〉近中午。④〈名〉午饭。⑤〈名〉介乎早饭与晚饭间的一顿小吃。⑥〈形〉天空晴朗。⑦〈形〉慢。⑧〈助〉发语词[5]4221。上述出处中“晏”应为形容词,释义为“迟,晚”。

举证:《国语潮音大字典》:晏:1.迟,晚。如晏起。《小爾雅·廣言》:“晏,晚也。”[10]496《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晏:晚;迟。《广韵》:“晏又晚也。”[7]321《金瓶梅大辞典》:晏:迟、晚。例第二回:“原来武松去后,武大每日只是晏出早归,到家便关门。”[12]《四川方言词典》:晏:(形)晚;迟[13]。《宁波方言词语考释》:晏:〈形〉迟;晚[14]。该书所引书证出自《琵琶记》《邯郸记》《南柯记》以及《西游记》《醒世恒言》等戏剧或小说作品。《南充方言词语考释》:晏:晚,迟。形容词。其中还提到“李如龙指出:闽方言区也说‘晏’,表达‘迟’义。”[15]综上,《大词典》漏收“晏”的闽语形容词义项“迟,晚”。

(四)亲情

(1)老狗口向灰,趕人呾乜話;有心做親情,賴我討面皮[4]782。——《金花女》

(2)三千里路到東京,並無盤費靠親情[4]792。——《金花女》

(3)许个腊纳古人呾:“親情交杯莫交才”[4]793——《金花女》

(4)生是刘厝人,死是刘厝鬼,又在年好收親情?只個難從兄嫂爾命[4]809。——《金花女》

(5)見是郭秀才,在不早呾一聲?待伊父母來求親情,乞伊亦罷了[4]816。——《苏六娘》

(6)我說林婆知姻緣一事,都是月老推排。牽紅射雀,開窗選婿。六娘親情有處好[4]770。——《苏六娘》

“亲情”在《大词典》的释义为:〈名〉亲戚。(一)赣语。(二)闽语[5]3788。上述出处中,(1)至(3)的“亲情”意为“亲戚”,可为《大词典》补充书证。(4)至(6)的“亲情”应为“亲事、婚假之事”之义。

举证:《正音鄉談·人物門·小子》:“乡:作亲情。正:定聘、下定。”《正音鄉談·人物門·呆》:“乡:亲情。正:亲眷(见)。”[16]《潮汕方言词考释》:“亲情事”谓婚姻之事,今潮汕话仍谓谈婚事为“亲情”[11]44。《潮·普双语词典》“亲情”包含“亲戚”和“亲事”两个义项[6]153-154。《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中“亲情”具有“亲戚”和“亲事,婚姻事”两个义项。其中“亲事,婚姻事”义下引两则书证,分别为韦绚《刘宾客嘉话录》:王承昇有妹國色,德宗納之,不戀宮室。德宗曰:“窮相女子!”乃出之,勒其兄不得嫁進士朝官,任配將軍將作親情。《卢氏杂说》:唐文宗為莊格太子選妃,召宰相曰:“聞在朝外臣,皆不欲共朕作親情,何也?”[7]203-204综上,《大词典》漏收“亲情”的“亲事、婚假之事”义项,且该义项在方言标注上应为闽语。

(五)不打紧

(1)日上青山頭,一年過了人易老;百事調陳不打緊,恨殺只樣冤家頭[4]815。——《金花女》

(2)恁那識我是亲,亦不掠我話向不打緊[4]780。——《金花女》

(3)向生,不打緊,我咱戊纏腰,有幾兩在只[4]789。——《金花女》

(4)措置盤纏不打緊,金榜標名正是強[4]789。——《金花女》

(5)賤妾一身死不打緊,君是青錢中選國家關係[4]805。——《金花女》

(6)当初望你去東京,不曾想到只其計,掠赧相离拆。义童一身不打緊,亏恁二人死都无名[4]806。——《金花女》

(7)自恨賤身不打緊,虧娘刲股艱辛[4]791。——《苏六娘》

“不打紧”在《大词典》中有“〈动〉不要紧,没关系。”[5]550这一义项,东北官话、冀鲁官话、晋语、西南官话、徽语、湘语、赣语中使用该词。上述出处的“不打紧”同样意为“不要紧,没关系”。

举证:《潮汕方言词考释》:打紧,要紧,重视。所举两处书证为《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姨娘不来不打紧。”《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别的不打紧,只这个画眉,少也值二三百两银子。”[11]248《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不打紧,不要紧,无所谓。所举例证出自《水浒全传》《喻世明言》《红楼梦》等[17]。《东北话词典》:不打紧,不要紧,无关紧要[18]。《固原方言辞典》:不打紧,无关紧要,不要紧。”[19]综上,“不打紧”为闽南方言词语,《大词典》未标注该词的闽南方言用法。

二、提前《大词典》书证时间

“大型汉语词典的编纂不仅要探讨推求古今沿用的常用词语的语源,而且要尽可能采用首见例证或较早例证”[20],《大词典》的收词条例未说明所举书证是否为时代最早,但今按照辞书编纂惯例,当取最早的书证为善。《金花女》和《苏六娘》可以为《大词典》中的部分词条提供更早的书证。

(一)呾

(1)呾一句好話,並送一個狀元,來乞報秀才[4]771。——《金花女》

(2)許是金衣公子,上西天去傳經,遇著玉女,在處呾話[4]775。——《金花女》

(3)官人,古人呾:“黃河尚有澄清日,人生豈無得運時”[4]787。——《金花女》

(4)待我共阿爹呾。阿爹,人呾:“日頭勿呾人,夜頭勿呾鬼”赧正呾去體阿娘,今就來了[4]791。——《金花女》

(5)臨行言語呾未盡,懊恨冤家,掠人恩愛[4]765。——《苏六娘》

(6)你只話早做不呾?[4]797——《苏六娘》

(7)你言語共我呾都夭未盡,在年就要去?[4]801——《苏六娘》

“呾”在戏文《金花女》及《苏六娘》中共出现95次,此处不再赘举。“呾”意为“说”。《潮·普双语词典》:呾,说;讲[6]241。《国语潮音大字典》:按:说话、讲话,潮人称“呾话”;别说(讲)、勿说(讲)、不可说(讲),称“勿呾”[10]247。《大词典》收录了该词的闽语“说”义项[5]2932,例证分别出自刘万章《广东潮阳的人》、自拟以及庄群《吕叔寻宝》。庄群为潮州的文化名人,生于1932年,故该书证为现代的例证。两部作品的成书时间晚于明本潮州戏文,因此可提前书证。

(二)眠起/冥昏

(1)伊是昨冥昏,赧是今眠起[4]813。——《苏六娘》

此处“冥昏”和“眠起”意为“夜晚”“早晨”。《潮·普双语词典》:眠起:[名],早晨/早上。潮。指当天8、9点钟这段时间[6]826。

《大词典》收录了“冥昏”的“〈名〉晚上;夜晚”义项,无书证[5]4534。上述例证可为《大词典》补充书证。《大词典》“眠起”的“〈名〉早晨,引申为早餐”[5]4206义项处所举例证出自1937年的《揭阳县志》,晚于明本潮州戏文,可提前书证。

(三)厝

(1)自只札時不曾相見。來到只處正是。不免叫一聲,劉兄在厝那不?[4]767——《金花女》

(2)一厝人都不甲掌羊,苦苦要伊去掌羊[4]819。——《金花女》

(3)生是劉厝人,死是劉厝鬼,又在年好收親情?只個難從兄嫂爾命[4]809。——《金花女》

(4)小妹聽我親囑付。今旦出嫁不比在厝,爹媽早世無靠映,你兄老倒又缺恩顧[4]782。——《金花女》

(5)來到只處,正是蘇厝。不免入去體是何如[4]768。——《苏六娘》

(6)我死后,尔千万去郭厝,报乞伊知[4]805。——《苏六娘》

例证(1)(2)中“厝”为“房屋”义,例证(3)至(6)中“厝”为“家、家乡”义。《潮·普双语词典》:厝:①房子/房屋。指墙、顶、门、窗齐全,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②住宅。供人居住的地方(多指规模较大的);③家,指同姓几代人的家庭;④(家)村,指同姓氏人群居住的小村子[6]201。《国语潮音大字典》:厝:方言。房屋。黄叔敬《臺海使槎錄·賦餉》:“瓦厝,草厝共征銀一千二百四兩零。”潮人房屋均谓之“厝”[10]40。《新编潮州音字典》:厝:方指房屋[21]42。《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厝,整座的房子(方言常做地名用字)[7]83。

《大词典》:厝,①〈名〉房屋。②〈名〉家;家乡;老家[5]4098。义项①的闽语例证出自清光绪十九年《潮州府志》、庄群《吕叔寻宝》与清嘉庆二十年《澄海县志》,义项②的闽语例证出自刘万章《广东潮阳的儿歌》,成书时间均晚于戏文《金花女》及《苏六娘》,故“厝”的义项①与义项②均可提前书证。

(四)伊/伊人

(1)稟老爺,路上有一個婦人,不肯走起。小人問伊,說叫:伊兒夫都做官[4]821。——《金花女》

(2)我有一姓金朋友,有一小妹;年當十八,未曾收人聘定。我不免為兄,近前來去,求伊一下[4]767。——《金花女》

(3)桃花你只書持去,要見秀才面,乞伊親手開拆[4]787。——《苏六娘》

(4)來到只處,正郭一使家;不免入來報伊消息,看伊意思如何[4]811。——《苏六娘》

(5)阿媽,你嘪笑伊人窮,有日大富貴[4]782——《金花女》

(6)替我上伏郭媽爹。伊人病重總是為人情,甲伊千萬用心待好伏事,莫掠我做罵名[4]780。——《苏六娘》

出处(1)至(4)中“伊”为“他、她”义。出处(5)和(6)中“伊人”为“他们”义。《潮·普双语词典》:伊:[代]他/她/它。伊人:[代]他们/她们/它们。潮语实际上是称自己以外的若干男性和女性,也包括事物[6]1238。《国语潮音大字典》:伊,代词。他,彼。《世说新语·方正》:“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按:他,潮人几乎都说“伊”[10]70。《新编潮州音字典》:伊:方他,她[21]60。《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伊,他;它:《南史·陈庆之传》:“吾見張時,伊已六十。”元·佚名《马陵道》第三折:“我這裏吐膽傾心說與伊,難道你不解其中意。”[7]74

《大词典》:伊,〈代〉他;她。伊人,〈代〉他们[5]1797。上述义项的闽语例证均出自庄群《吕叔寻宝》,可提前书证。

(五)毛/头毛

(1)为君立心同死生,别人富贵我不争;爹妈若不从子头,甘心剃毛去出家[4]796。——《苏六娘》

(2)头白毛白愿相守,那畏爹妈不由人[4]820。——《苏六娘》

(3)子愿甘心剃毛去出家[4]796。——《苏六娘》

(4)头毛挩落细如丝。肉今割落幼如面[4]778。——《苏六娘》

(5)亦不刲股剪头毛,头毛剪落,肉未生[4]799。——《苏六娘》

出处(1)至(3)的“毛”与(4)(5)的“头毛”均为“头发”之意。《潮·普双语词典》:头毛:[名] 头发。人的前额、两耳和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发。又:毛:(2)头发。人的前额、两耳以及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6]1112。《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头毛,头发。所举书证:《启颜录》:“僧法軌形容短小,李榮嘲之曰,身長三尺半,頭毛猶未生。”元·郝经《听角行》:“漢家有客北海北,節毛落盡頭毛白。”又:毛:特指须发(方言也指头发)[7]94。

《大词典》:毛,〈名〉指汗毛;头发。(六)闽语。广东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身》:“俗称发为~”[5]1470。《潮汕方言》的作者翁辉东“生于清末,为民国潮州学者。”。《潮汕方言》的成书时间晚于明代戏文《金花女》《苏六娘》,此处可提前书证。又:头发。头毛,头毛〈名〉头发。这一义项的闽语方言标注无例证,可作为书证进行增补。

(六)姿娘

(1)[生]感謝大舅厚恩。托天保庇,待刘永做成功名,就當父母一般。你阿嫂豈有乜話那无。

[旦]勿呾着許野姿娘年[4]799。——《金花女》

(2)阿嫂,人叫“丈夫子食田根,姿娘子食田面”[4]818。——《金花女》

(3)婦人走起!只一婦人障怪。阮老爺一路來,人都畏伊不見。你一个姿娘,正是怪呵[4]821。——《金花女》

《国语潮音大字典》:娘:4.妇女的通称。潮人称“姿娘”[10]566。《大词典》:〈名〉女人。闽语[5]3888。两处书证分别出自《潮州民歌》和翁辉东《潮汕方言》,又《潮州民歌》为现代作品,故此处可提前书证。

(七)目汁

(1)值時得見郎,心頭酸,夜共日只是目汁流千行[4]765。——《苏六娘》

(2)林婆不見阿娘向久,心酸目汁流在許[4]771。——《苏六娘》

(3)日落冥昏時候,山禽野鳥盡都歸巢;簷前飛燕亦宿齊頭,引人心酸目汁流[4]791。——《苏六娘》

结合上下文语境,上述出处的“目汁”为“眼泪”义。《潮汕方言词考释》:目汁,眼泪。具体考释:《广韵》《集韵》平声支韵“眵”字条下均释为“目汁凝”。客方言也谓眼泪为目汁,《客方言·释形体》引徐锴曰:“目汁之言旧矣,汁之凝者俗曰目屎。”[11]27《潮·普双语词典》:目汁:[名]〈滴〉泪/泪水。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6]817。

《大词典》:目汁,〈名〉眼泪[5]1096。所引闽语例证出自庄群《吕叔寻宝》,《吕叔寻宝》成书时间晚于明代戏文《金花女》《苏六娘》,故可提前书证。

三、补充《大词典》书证材料

“举例的主要作用在于释义……举例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提示语源。”[22]对于大型辞书来说,书证越多,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词义的源流脉络。《大词典》里有些词条没有书证,有些词条只有孤证,有些词条的语料由编纂者自拟。《金花女》及《苏六娘》可补《大词典》闽南方言书证材料。具体见下例。

(一)细/自细

(1)娘子你可記得西蘆那不?曾在西蘆五年暗,細雪微霜亦著行[4]801。——《苏六娘》

(2)春秋和暖,冬景寒淒;草木凋零,物孤恓。風飛雪白,細如絲;花無色,月影移[4]807。——《金花女》

(3)學生,姓薛名英,自細與劉永結交,情意頗厚[4]766。——《金花女》

(4)且喜:男婚女嫁,盡都完全。只有一小妹,金花女,自細爹媽早世,是我兄、嫂養成[4]768。——《金花女》

(5)刘永,自細喪了双亲,富窗篤志[4]787。——《金花女》

出处(1)(2)的“细”,表示“小”,与“大”相对。出处(3)至(5)的“自细”为“从小”义。“细”在《大词典》的其中一个释义为:〈形〉小(与“大”相对)[5]3301。其闽语例证为编纂者自拟。“自细”在《大词典》的释义为:〈副〉从小[5]3302。闽语无例证。《大词典》在“细”“自细”的以上两个义项中均明确指出其为闽语方言词,《金花女》和《苏六娘》正可补闽语书证用例。

(二)饲

(1)你少時我都飼爾;今嫁出了,飼爾就是累我。我家中無向那麻米乞人食[4]811。——《金花女》

(2)死沛賴無道理,敢來面前使話試。飼尔無中用,還夭未知死[4]818。——《金花女》

(3)曾見世上人飼子,飼尔忘恩共背义?[4]819——《金花女》

(4)小妹聽我說起,飼你障大,將近冠笄。家中諸事,用心學理[4]769。——《金花女》

上述出处中“饲”表示“养;抚养”。《潮·普双语词典》:饲:[动](3)拉扯。辛勤抚养[6]168。《大词典》中收录了“饲”的闽语“抚养”义[5]3066,无例证。按,应给予更新。

(三)乞

(1)共我趕上山去食草,包一包飯乞爾去。又要一日給五兩麻乞我[4]811。——《金花女》

(2)[旦]我想起來,十兩銀在只,盡乞你持去做盤費。

[公]小妹,夭太少些;進才,只兩錢銀乞你去買果子[4]799。——《金花女》

(3)阿嫂,王十朋亦是乞人假書害年,敢是交己有向虧心[4]794。——《金花女》

(4)阮阿爹許好,今乞阿媽教,也惡了[4]796。——《金花女》

出处(1)(2)的“乞”是动词,意为“给”,出处(3)(4)的“乞”是介词,意为“被”。《潮·普双语词典》收录了“乞”的动词“给”义和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义[6]663。《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乞:①向人讨;祈求;请求。②介词。被。③给予(潮汕地区的说法)[7]341。《大词典》中收录了“乞”的这两个义项,标注方言均包含闽语,其中“被”义的书证为编纂者自拟[5]327。《金花女》和《苏六娘》正可补闽语书证。

(四)恁

(1)今使你去莊林。買二個海味。明旦日去體恁阿娘一下[4]791。——《金花女》

(2)小妹請坐,莫向煩惱,待我叫恁阿嫂出來。阿媽,恁阿姑來,做不出去相體一下?[4]792——《金花女》

(3)小妹,我想你亦不住處。恁兄亦不留爾,只處十兩銀在只,送劉郎路。我今亦不敢去體伊[4]796。——《金花女》

(4)恩情山海惡比高深。舍年一身不是死,乜恩通來報答恁[4]822。——《苏六娘》

(5)意密情,死重生輕。天神月老從志願,使恁返魂再結親[4]822。——《苏六娘》

出处(1)至(3)的“恁”为“你的”义,(4)(5)的“恁”为“你”义。《大词典》中收录了“恁”的“〈代〉你;你们;你的”义项[5]4315,标注方言包含闽语,闽语书证出自《台湾俗歌》以及为编纂者自拟。《大词典》孤证,且用例是现代的,例证过晚。按,应给予修订更新。

(五)外家

(1)共娘斟酌去外家,不知事體是在生[4]797。——《金花女》

(2)自雞啼,早打疊山妻去外家措置盤纏。想起來,因阿嫂許樣沛賴,伊兄老實無能為[4]798。——《金花女》

上述出处的“外家”为“娘家”义。《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外家,娘家。所举书证:《晋书·魏舒传》:“魏舒幼孤,為外家甯氏所養。甯氏起宅,相宅者雲:‘當出貴甥。’”[7]148《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外家,娘家。所举书证:辛弃疾《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23]《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外家:①指母亲或妻子的娘家,女子出嫁后也称其娘家为外家[24]。

《大词典》收录了“外家”的“〈名〉娘家”义项,标注方言包含闽语[5]1149,无例证,《金花女》和《苏六娘》正可补闽语书证。

(六)大官/大家

女子出嫁不比在家,外有大官,内有大家[4]823。——《苏六娘》

上述出处的“大官”“大家”分别为“公公”“公婆”义。《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大官,公公。妻子称丈夫的父亲。宋·王楙《野客丛书》十二:“婦人稱翁姑為官家。”又大家,婆婆。妻子称丈夫的母亲[7]4。《潮·普双语词典》:大家,婆婆,丈夫的母亲。又大家官,公婆,丈夫的父母[6]334。《大词典》收录了“大官”的“〈名〉公公;丈夫的父亲”义项[5]217,例证为自拟;“大家”的“〈名〉丈夫的母亲;婆婆(背称)”义项[5]222,例证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因话录》以及翁辉东《潮汕方言》,《金花女》和《苏六娘》可补闽语方言书证。

(七)向/向生

(1)行過黃潭共南山,望前村人煙向大[4]802。——《金花女》

(2)一天星月雲外光,照見千山遠,萬水長。星月相見人未轉,薄情郎,緣何一去向久無書傳?[4]765——《苏六娘》

(3)扁舟海角逢真主,發跡山窩朱買臣;簞瓢陋巷,寄食出身。古人得志都辛苦,君你何必向煩心[4]790。——《金花女》

(4)[外]小妹伊那要你掌羊,尔去掌;亦無乜害事。

[旦]向生,阿兄你呾只話,我就願去[4]820。——《金花女》

(5)[丑]阿娘,春夏既繡了,秋冬亦著繡一個,正見齊全。

[旦]向生,我再勉強繡二個罷[4]776。——《金花女》

出处(1)至(3)的“向”为副词,表示“那么”,(4)(5)的“向生”为连词,表示“那,那么”义。《大词典》中“向”的“〈副〉那么。”义[5]1812,闽语书证为编纂者自拟,“向生”的“〈连〉那么”[5]1812。义项无例证。《金花女》和《苏六娘》正可补闽语书证。

(八)许

(1)[旦]無事不敢來累你,今為刘郎去求官。万望扶持,一目相看,倘或功名到手,拜謝兄嫂千万般。

[末]阮無許福氣[4]794。——《金花女》

(2)我体許刘秀才會讀書,尽驚人。失挫一去,中舉中狀元。許時袂能救得你[4]796。——《金花女》

(3)只霜雪向厚,滿山通白,水面上都堅在許。官人上嶺,共娘子仔細一下[4]800。——《金花女》

(4)夭是阿娘在許。待我共阿爹呾。阿爹,人呾:“日頭勿呾人,夜頭勿呾鬼,”赧正呾去体阿娘,今就來了[4]791。——《金花女》

出处(1)(2)的“许”为代词,指示事物,意为“那”,(3)(4)的“许”同为代词,指示地点,意为“那儿”。《大词典》收录了这两个义项,且包含闽语标注[5]1983。“许”的“〈代〉那”义的闽语例证为编纂者自拟,“〈代〉那儿”义无闽语例证,《金花女》和《苏六娘》正可补闽语书证。

(九)紧紧

(1)今旦劉郎科場赴試,兄縱無力,亦着措置。待我緊緊安排,不用躁心費氣[4]792。——《金花女》

(2)我不識尔是乜人,勿來認我做兄嫂。“無許閑錢縛狗豆。”緊緊別處去撈落[4]794。——《金花女》

上述出处的“紧紧”为“赶紧,赶快”义。《大词典》收录了“紧紧”的闽语“〈副〉赶快”义项[5]4165,但没有书证,《金花女》和《苏六娘》正可补闽语书证。

四、结语

《金花女》和《苏六娘》是《明本潮州戏文五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研究方面,前人主要对两种戏文的疑难词语进行考释,或对文献中存在的特殊句法现象进行论述,以对方言辞书的编纂修订为着手点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精选需要考释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大词典》的相关释义和例证,主要从增补义项、提前书证、补充书证等方面讨论了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苏六娘》词汇研究对大型语文辞书修订的实用价值,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型方言辞书、地方方言辞书的修订工作,更好地为汉语方言的学习和教学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戏文书证大词典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明万历《荔枝记》戏文新解
戏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 07:09:14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华天骅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喻湘涟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从北昆《白兔记-咬脐郎》看再造旧戏文的问题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语言与翻译(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7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