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超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以宜兴独特的紫砂泥制成,其胎透气不透水,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的色、香、味,并且其制成的茶壶色不艳、质不腻,自然质朴,符合中国人所崇尚的本色美,因此,自诞生起便深受人们的喜爱。文人雅士们在使用紫砂壶喝茶的同时,留下了诸多赞美紫砂壶的诗词,并广为流传,无形中让紫砂壶得到了更好地推广,清代陈曼生更是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中,他与制壶名家杨彭年等人合作,创作了经典的“曼生十八式”,他首创了在壶上篆刻的先风,让紫砂壶具有金石书画之韵,使得紫砂壶从传统实用器上升到新的艺术层次,奠定了紫砂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宜兴紫砂壶采用传统手工方式成型,具有有别于现代机器批量复制的独一无二性,每把紫砂壶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表现出独特的气质神韵。紫砂壶造型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造型理念,“方匪一式,圆不一相”,造型十分丰富,同时还有筋纹、花器等多种装饰工艺,相互交融,更是丰富了紫砂壶的器型,它们或简约质朴、或生动婉约、或自然活泼,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紫砂壶“吉祥如意”(见图1)是典型的光素圆器,作品身筒饱满,鼓腹突出,给人以饱满祥和的气息,壶足、鼓腹、肩颈的过渡柔和而有力,壶足挺秀,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配以平底增加了作品的大气感,肩颈线与壶腹衔接一体,呈内收之势,增加了作品挺拔的精神气,肩颈收成不大不小的壶口,与壶底大小呼应、上下协调,整个身筒的线条张弛有度,柔和而有力,内收、外放恰到好处,给人以舒展大气之美;壶盖与壶口严丝合缝、贴合紧密,有助于聚茶香,盖面穹起自然的弧度,同时饰以凸起的线条,增加了层次感;壶钮有如宝珠,饱满灵动,盖钮造型如同宝塔的顶部,充溢着宁静祥和、大方威严的气度;三弯流与身筒暗接,从壶身蓄势而起,转折有度,如同天鹅优雅挺拔的脖颈;圈把与之相辅相成,柔和大气,自然垂下一灵动的小飞,如同展开的羽翼,流、把自然呼应,张力十足,如同一只展翅的吉祥鸟带来美好的消息。此外,作品还采用贴塑装饰,在肩颈处饰以如意云纹线条,流畅柔和的线条勾勒出悠然尔雅、舒卷浪漫的造型,分布和谐,增加了作品古典优雅的民族气息。如意云纹装饰为光素简洁的壶身增添了浪漫的格调,中和了壶身的质朴敦厚,让整壶更添几分别致。作品造型结构精巧、比例得当,将线条艺术诠释得淋漓尽致,造型与装饰的相互结合使其端庄大气而不乏精美古典之感,幽静而富含光泽感的泥色让人领略到紫砂材质的本色之美,整体给人以悠远的意境。
图1 吉祥如意壶
如意,顾名思义是如人之意。如意最初是古人挠痒的器具,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如意的材质越加珍贵,制作工艺也是越加精巧,使得如意成为一种贵比金玉的工艺品,深受帝王将相的喜爱。在此背景下,如意早已不仅是挠痒的工具,更是权利和地位财富的象征。聪明的工匠们把如意设计成灵芝造型、云纹造型,象征着吉祥驱邪、长寿平安等美好的寓意,增加了如意的文化意义,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发展至今,如意已然成为传统吉祥文化的重要代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都要面对生老病死的困惑,悲欢离合的结局;红尘三千烦恼丝,缠缠绕绕,剪也剪不断。如意所象征的美好寓意给人些许安慰,抚平人们焦虑的内心。虽然时代在飞速的进步,社会在发展,现在的我们可以免受战乱的痛、流年不利粮食缺乏的苦,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生活物质不断丰富,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愁。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更没有事事顺意的生活。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人生,总是让人暗中生羡,但光环背后的心酸未必有人知晓。紫砂壶“吉祥如意”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融入到作品中,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生活不必拥有太多,守一份平淡,携一份知足,何尝不是拥有了一份幸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紫砂壶作为茶的载体,自诞生起就与茶文化有着血脉相融的联系,它沿袭了茶文化“静、清、正、和”的气质特点,以宁静朴素的风格为人喜爱,紫砂壶的发展是必然的,紫砂壶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带给人以温和、平淡、端庄、闲雅的精神享受,与中国文人所崇尚的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相契合。只要谈起茶,就离不开紫砂壶,紫砂壶浸润着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文化,执紫砂壶品茗,不仅让人感受茶叶的苦后回甘,领略其中的人生滋味,也能让人在紫砂壶中感受天地之广、万物之博,品味传统文化的珍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