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美人瓶
——“昭君出塞”组合瓶创作体会

2022-11-29 08:03许沈紫
江苏陶瓷 2022年5期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器型

许沈紫

(宜兴 214221)

徐秀棠《中国紫砂》载:“紫砂陶中的花瓶造型多姿多彩。它的诸多器型,借鉴瓷器、远古陶器等器皿,可谓博采众长,它敦庞厚重,沉稳大方,不乏细节精雕细刻,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紫砂花瓶属于装饰陶瓷一类,给我们的家庭环境增光添彩,驻足其前,品味它的造型与装饰上的美感,像欣赏中国的国画、书法一样,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

在设计“昭君出塞组合瓶”时(见图1),着眼点放在方与圆的组合上,使之和谐相处,展现方的阳刚之美和圆的柔美之态。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第四章“造型形态的构成方法”第八节“形态的穿插与互补”中谈到:“把两个各自独立的立体形态通过一定的方法穿插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造型形态,其中包含着两种形态特征的结合,给人以新的丰富的视觉形象,这也是一种构成造型形态的方法。”其中刊出的明代“青花瓷方瓶”的造型可借鉴,它是一件方圆结合和谐悦目的经典器型。紫砂壶中也不乏方圆结合的经典造型,如被选入宫廷的时大彬“雕漆四方执壶”等。

图1 昭君出塞组合瓶

传承传统是紫砂器造型设计的必经之路,传统造型中的经典器型集中了古人的集体智慧,吸取其精华部分,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新品。“昭君出塞组合瓶”的主件为方口、方足,身筒则方中带圆,短颈、大肚,四条角线自上而下一线贯通,气韵生动。瓶足向外展开,四平八稳,整体器型端庄厚重、雍容大度,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线和面相互组合,耐人寻味,达到器型上的和谐完美。两只配件的花瓶造型借鉴了宋代“玉壶春瓶”的造型。“玉壶春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典型器物,造型优美,惹人喜爱,其造型撇口、细颈、圆腹、圆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两只配件花瓶的造型为“玉堂春瓶”的倒置式样,瓶型瘦长、挺拔、俏丽。改圆口、圆足为方口、方足,也饰四条角线,与主瓶的形态相协调,其形态如美人一般的亭亭玉立。

“昭君出塞组合瓶”的装饰:一为瓶耳装饰。借鉴了“青衣折方瓶”的“古兽衔环”半浮雕装饰。古兽形态威猛,口中衔一半圆形的环作为瓶耳的下部,增添把玩的情趣,环内又增饰一能活动的小环,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小环用段泥制作,增添了泥色的变化;二为陶刻装饰。主瓶的一面刻了“昭君出塞图”。它是历代画家喜爱的题材之一,昭君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深受大家的喜爱。王昭君不仅容颜姣好,而且多才多艺,一首琵琶弹得凄婉动人,感人至深。画面上昭君手捧琵琶,身着翻卷的皮大衣,面部的形象细腻生动,皮衣在刻出线条的基础上用刮砂法刮出粗糙有如翻卷皮毛的质地,凸显了她所去的地方苦寒的环境。汉代汉文帝时匈奴单于呼韩邪向汉室求亲,汉文帝决定挑选一位宫女假扮公主嫁给呼韩邪。有一位宫女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她主动要求出嫁,汉文帝择吉日让呼韩邪与王昭君在长安成了亲。王昭君离开长安,千里迢迢来到匈奴,成了呼韩邪的妻子,他们相处得很好,王昭君适应了匈奴的生活习惯,并把中原文化传给了匈奴,在匈奴发扬光大,致使匈奴和汉室友好往来,50多年无战事。

主瓶的另一面刻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后人称昭君为“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秦地月”实际上指的是故乡月,那月亮的光华照耀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玉关”指的是玉门关,汉时为通往西域的门户。然而她一过玉门关就再也回不到故乡了,其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昭君深切的同情和深深的感叹。两只配件花瓶上刻了汉代古币图案,圆形的“长乐未兴”和半圆形的古币“延年”,与“昭君出塞”的时代背景相合拍。

我们学习历史,学习传统,欣赏古代陶瓷花瓶,发现他们的造型和装饰都很考究,表现出作者非凡的才能和工力。所以,只有在造型和装饰上苦练基本功才能出精品,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才能完美地凸现出作品的主题,“昭君出塞”这个家喻户晓的情节,它要表述的是一个弱女子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安危,奋不顾身,远离家乡、亲人,投身胡地的故事,这种情是中华民族的大爱之情,人美,心灵更美,后人对她的赞颂,无论怎么表达都表达不尽。设计创作“昭君出塞美人瓶”想要表达的就是这种人间的“大美”,人们在欣赏“昭君出塞美人瓶”时,也应当为我们中华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我们历史上众多的英雄人物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而自豪,从而振奋精神,把他们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器型
昭君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昭君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明妃王昭君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昭君别院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长歌一曲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