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泉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艺术有光器、花器与筋纹器三种类型,分别代表不同的中国审美态度与艺术气质,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丰富多样。光器一身素雅,纯净且沉静,最能体现紫砂壶艺术的内涵与修养,通过光器作品,人们能够清楚地发现真正能够吸引人目光且耐看的紫砂壶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色彩、造型与装饰,更重要的是那份涵养与底蕴,看似简约的光器其实有着深邃的思想,更充分地包容着人们,给予人们充分的审美想象空间。
紫砂壶“天心月圆”(见图1)是一件典型的光器作品,其用料经典,尽显古典魅力,造型稳重又别致。此壶的主题也别有深意,艺人在制壶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展示了紫砂壶光器的魅力,也以更加深厚的思想内容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从而获得更为持久和深刻的审美体验。
图1 天心月圆壶
泥料对任何一件紫砂壶作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光器作品中,泥料无疑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少了装饰的装点,人们便会更加集中地去感受泥料之美,因此光器的泥料不仅要相当完美,更要充分保留紫砂泥的本真之美。
“霜明枫叶红于染,春点梅韶玉不寒。”这是对此壶泥料颜色最好的诠释。饱满、鲜丽的红色相当明亮,健康蓬勃,充满朝气,它有古典的一面,但并不陈腐,展现出的是恰到好处的自信,瞬间便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壶的表面相当光滑、干净,有着细细的光泽,有几分陶器的精致与光鲜,显示出创作者技艺的精湛。
此壶泥料展现出的是纯粹之美,艺人在掌握泥料特性的前提下对泥料进行了精心炼制,在展现工艺之美的同时未掩泥料的天然之美,泥料的美感一览无余,令人心情愉悦。
光器在泥料方面追求的是“精”与“纯”,在造型方面则追求“简”与“稳”,作为一件具有实用功能的茶壶,实用性是紫砂壶创作关注的重点之一,否则再精美的壶也失去了意义。此壶在造型上有“复古”的特征,与新石器时期的陶罐极为相似。壶身上宽下窄、比例均衡,身筒圆润饱满,又保持着端庄与内敛,这恰恰说明了艺人对于壶身线面结构变化的完美控制;壶身两侧肩部圆润,赋予了作品以宽厚、温和的气质,短小的颈部能够增强壶身的结构感,并将肩部衬托得更加开阔,所以整件作品虽然是比较小巧的,但仍能令人感受到它的非凡气度;壶盖似一顶小圆帽,其顶面的弧度是根据壶颈部决定的,或者说是对壶身线条的延伸,在平面效果上,壶身的整体轮廓便非常清晰了,壶体结构的对称感也较强,体现了作品造型结构的严谨;壶盖中央镶嵌的壶钮为桥型,两端与壶盖之间的镶嵌很是紧密,与壶盖之间有融为一体的效果。壶钮线条是对壶盖线条的延续,这样由面到线的过渡也是相当巧妙的;壶身一侧镶嵌着一弯流,其线条与壶身之间过渡极佳,有一体打造之感,侧面证明了艺人技艺的精湛程度,能将壶嘴与壶身打造得“天衣无缝”;提梁在此壶中不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用功能,也是负责营造意境美的部分。提梁两端镶嵌在壶肩部,在壶身上方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恰似那皎洁、圆满的明月。提梁与壶钮之间形成配合,双环相合更显结构之精美。
此壶的造型非常简约,且每个部分的特征也十分鲜明,壶身敦厚、稳重,象征中国陶艺发展的悠久历史。壶嘴、壶钮与把手主要凸显了紫砂壶艺术的线条美,整件作品质朴不失巧妙,一线、一面行云流水,流畅洒脱,十分耐看,任岁月如何流逝,此壶依旧有古朴、清爽之美,尽显光器之雅。
泥料与造型属于此壶外在的艺术境界,除此之外,此壶还具有内在的艺术境界。“天心月圆,华枝春满”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提出的偈语,短短八字却饱含着无限的禅意,显示了人生圆满的喜悦。创作以此为主题有祝福人们之意,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体会何为“圆满”。正如那天心月圆一般,总有阴晴圆缺,在月相变化之中能够让人们品味得失,只要内心充实,便时时可见圆月,处处可得圆满,这便是型有限而意无穷的紫砂壶光器的魅力。
紫砂壶艺术不仅追求工艺的精湛或是造型、装饰的标新立异,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的分量。此件“天心月圆”紫砂壶精美耐看、韵味深厚,集中华民族的儒雅、敦厚与博大于一体,闪烁着智慧的哲学光辉,体现了紫砂壶光器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