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质量

2022-11-29 01:00白英杰
轻音乐 2022年1期
关键词:乐理职业技能大赛

白英杰

一、设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目的和意义

全国高、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2008年开赛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13年即13届,是中国大陆截至目前,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举办层次最高的全国性综合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教育部提出:高、中等职业院校“三教”改革,职业技能大赛在促进改革,提升高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促使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模式不断改革。近年来年,我国不断借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办赛理念,推进大赛体系和能力建设,设立大赛改革试点,构建了“国家统筹、地方政府保障、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参与”的办赛新机制。至2021年,教育部联合35个部门举办面貌一新的职业技能大赛,对接我国相关产业,较客观地反映我国现今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突出院校联合企业办赛为主体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高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导航、树旗、定标、催化”等积极引领作用,共推出一百多个赛项,全国参赛队伍达到了3000支以上,参赛选手更是近8000人。

高中职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向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可以选拔专业型劳动者和高水平职业技能型人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主要包含六个方面:1.团队建设;2.院校建设;3.实训室等条件建设;4.技能大赛;5.专业建设;6.课程建设。实现:1.高中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2.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与行业、企业专业相结合;3.职业技能大赛培养了个人专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相结合的要求,使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引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制改革。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国家示范性院校”“国家骨干型院校”的评估,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是衡量一所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一项重要体现,它促进了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增强并巩固了“以就业为导向”高中职职业教育理念;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促使全社会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方针,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改革试点赛精神,旨在检验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质量,为在校生提供职业素养培育,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为选手提供了交流、展示与公平竞争的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资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通过比赛,展示全国各高中等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果,增进校际交流,推动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加快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对标大赛切实提高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质量

(一)正确认识并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问题

第一、文化素养较低。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教育模式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高考录取的现实情况,导致高职院校录取生源质量普遍较低,一方面是在以分数为最终判断标准的育人模式下,学生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较低,尤其是生存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高考录取分数段的问题,每年的高考录取必须是所有的本科段录完以后高职高专段才能录取,分数低的考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差,学习方法不成熟,这样会直接造成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上的困难。

第二、学习目的不明确。我国社会及学生受“唯分数”定优劣的思想观念影响,使学校培养无法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大多数这个学分段录取的学生尽管有些已经18岁成年,却普遍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更普遍缺少理想信念,对于到学校后为什么学、为谁学、学什么、怎样学,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时间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很难解决。这种现状同样会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没有音乐基础。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专业,一方面具有职业性,另一方面具有师范性。这就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录取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但事实却相反,大多数学生文化程度较低,艺术素养较低或者根本没有艺术素养,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课(声乐、钢琴)时,由于基本没有乐理与视唱练耳基础或者个别有但也是较差,所以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更别说当堂理解当堂掌握了。大一开设了乐理和视唱练耳课,但由于文化素养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是听不懂、学不会、不重视、不配合、不喜欢的“五不”学生,导致一线教师教学举步维艰。

第四、解决问题的办法。1.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为了达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要全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方针。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生存自理能力教育、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及正确的三观教育。通过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及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及专业水平。2.重视乐理及视唱练耳的教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重中之重是加强乐理及视唱练耳的教学。众所周知,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之基础,如果乐理视唱基础薄弱,学习音乐将无从谈起。如果在这门基础理论课上有所突破,那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及钢琴课教学质量将会有长足的提高,同时,也将促进并提高舞蹈课与声乐、钢琴课程三结合的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对标职业技能大赛。3.改革方法:大学一年级,在原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乐理视唱练耳课时量,加大教学和测评力度,提高乐理视唱练耳课的学分,举办乐理视唱练耳大赛,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等等。努力探索一切提高学生乐理视唱练耳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提升音乐教师教学素养及教学实践能力

1.民办高职院校学前专业音乐教师群体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流动性较大。因为民办高职院校是办学资金自筹,没有政府每年的固定财政资金投入,所以相对公立高职院校教师待遇某些方面可能会低一些,许多应届硕士毕业生入职从教后,思想不稳定,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我们知道,很多教学规律性的东西必须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了解,实际情况是很多新教师还没投入精力就离职了,这种情况对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大多数新教师都是刚刚从各个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基本不了解。我们知道,入职后大约要经过一个三年左右的周期才能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所教专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和了解,要想在本领域内有所作为就必须要端正心态,潜心教学,度过这个过渡期。

第三、教师体系断层严重。民办高职院校音乐类专业教师目前基本处在新老断层的尴尬阶段,老教师职称相对较高,教学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因为年龄和精力的关系不能长时期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而年轻教师大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虽然他们有精力、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一线教学实践才能逐渐走向成熟。一所正常的大学,教师应该是老、中、青三结合。青年教师可以偏多一些,但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数量必须绝对高于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师梯队建设是高校保证教学质量、全方位育人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民办高职院校严重缺乏既有教学实践经验又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只有在教师队伍结构比例比较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努力实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2.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提高教师待遇。只有提高教师待遇才能留住人才。由于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现状导致生活成本较高,所以急需提高教师待遇,只有生活质量有了保证,教师无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将精力投入学校、投入教学,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从而使民办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发展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加强教师管理,优胜劣汰。加强音乐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对于有思想问题、道德品质问题的教师必须坚决予以清退。鼓励教师爱岗敬业,以校为家,爱护学生,终身学习,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建立严格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奖罚分明,人才管理要既体现人性化,又要有大局意识和整体观。

第三、积极引进优秀人才。高校的发展和竞争说到底依靠的是人才的发展和竞争,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学校,学校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要不遗余力,广纳贤才,积极引进那些既有社会影响力又有教学经验;既有专业水平又有较高道德品质的优秀音乐教师,从根本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以实践为宗旨建设高水平音乐教材

第一、成立校教材监审建设委员会,统一管理及监审教材编写、教材选用和教材质量问题,严把教材质量关。实行当事人回避制度,确保教材监审不受影响。

第二、建立规范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有了规范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校教材监审建设委员会才能对音乐课程教材的编写、选用及教材质量做出合理合规的评价,使教材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不至于使教学产生不必要的麻烦,陷入无意义的学术争论和纠纷,影响教学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

(四)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音乐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的教法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数字信息化电教设备参与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应有保留有摒弃,把音乐课堂变成立体视听、多维度声像效果的现代化信息平台,每节课的课件都可以承载大量的本专业信息,使学生欣赏、聆听、浏览并掌握大量既有趣味又和专业相关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专业水平,明确他们的学习方向。

第二、改革课堂授课方法及授课模式。(1)乐理视唱练耳课程。专业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并不适合详细展开讲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个性化教学,有选择性地进行删减,运用理论讲述和实践对比的方法进行授课。例如,在乐理基本常识的讲授中,关于调的部分,完全没必要讲授过多,一般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常用的调大约为C、F、G、D、bB、bE及相应的关系小调,其它很少涉及,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阅历和视唱练耳这门课时,关于调的部分只需讲到三升三降基本上就够用了。自然半音、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全音;等音(学前教育专业在钢琴课中会涉及#F,基本不会涉及bG)、十二平均律、音值组合等知识点,没有必要做详细与过多的讲授[1]。乐理视唱练耳课中有很多部分可以这样删减,进行对比实践式讲述,更加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际。(2)声乐课程。学前专业声乐课教学是为幼儿园或教育培训机构培养优秀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艺术专业技能人才。教师要改变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要明确为幼儿教学服务的原则,在学生掌握一定声乐基本技巧后,教师应正确把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着重教授针对幼儿的儿歌演唱、歌表演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利用重唱、对唱以及小组合唱等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运用单独课、小组课、欣赏课、表演课、理论课、观摩课相结合的多种授课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声乐表达,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2](3)钢琴课程。改革钢琴教学集体授课,只有这样,钢琴教学的“教与学”才能有本质上的改变。建议分组教学。在抓好学生基本功的原则下有主有次进行教学,不论你的整体演奏水平如何,手型、触键等都是体现钢琴演奏的最基本要求。这部分的教学不应急于求成,要使学生基本掌握。有主有次教学不是放弃低水平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打下坚实的演奏基本功。其次,梯队式教学。将不同弹奏能力的学生分为低、中和高三个组,不应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演奏曲目的选择要基本适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这样不会使基础薄弱、演奏程度较低的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也不会让程度较高的学生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合作研究学习,在学习中互相借鉴。

注释:

[1]熊 欣.浅析学前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现状及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21(02):206—207.

[2]许 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J].黄河之声,2020(18):70—71.

猜你喜欢
乐理职业技能大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乐理教材编写出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画说乐理(七)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