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
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作为辅助工具帮助教学,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打造趣味、高效的听力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巧用网络资源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師在听力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呈现丰富的视频和图片,借助趣味性的视听资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1“Lights,camera,action!”为例,本单元教学的文本内容多为电影片段,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学“TheKing'sSpeech”这一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片段内容的同时要求他们仔细听英语原声,在视听结合中锻炼听力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可以反复播放电影的片段,并关闭字幕,让学生捕捉电影片段中的关键词句。本篇文本内容为《国王的演讲》影评,学生在电影吸引下,自然会对影评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高效地进行本篇文本的听力学习。教师可以在听前设置相关的问题:“Whattypeoffilmisit?Whoarethedirectorandthemainactors?Whenandwhereisthefilmset?”等,考查学生的听力学习情况。
二、巧用网络资源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听说结合”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听力资料,引导学生听并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效提升听说能力。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3“Festivalandcustoms”为例,本单元主题围绕着节日和地方习俗。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有关节日和地方习俗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快速融入到听力学习中。教师在教学“Alexaroundtheworld”这一课时,可以先呈现与文本相关的印度婚礼和中西方婚礼的图片。接着,再通过网络搜集与婚礼相关的听力资料,如:1.Thedifferenc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weddingsandIndianweddings2.Weddingcustomsindifferentcountries等,引导学生一边观察图片,一边听听力材料,借助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罗列听力材料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Throughthelisteningmaterials,Ilearnedaboutthedifferencesofweddingcustomsindifferentcountries.Weshouldtreatculturaldifferenceswithaninclusiveattitude.”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巧用网络资源开展课后复习,锻炼学生的听写能力
课后的复习巩固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听力水平。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听”和“写”相结合,布置与文本主题相关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和写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2“Besporty,behealthy”为例,教师根据“锻炼与健康”的主题,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听力材料,开展听写结合的活动。首先,教师在播放听力材料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锻炼与健康”的话题展开联想:“Whatdoyouthinkofthelinkbetweenexerciseandhealth?”接着,教师播放相关的听力材料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速筛选出关键的词汇和语句,如:muscle、immune、aerobic、protein、energy、carbohydrate等。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拓展相关词汇,指导学生根据相关的词汇、短语,围绕主题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将上述词汇串联,学生可以写出一段有关锻炼的好处的内容:Exercisecannotonlymakemusclesstronger,butalsostrengthenthebody'simmunesystem.Aerobicexercisecaneffectivelyexercisecardiopulmonaryfunction.Duringexercise,wecanchoosetoeatsomecarbohydratestosupplementenergy.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听写结合,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听力资料,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在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听力水平的同时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