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程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优化。思维导图的应用提高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现在随着课改进程的一步步推动,初中英语教师的观念也在逐步的转变。由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引言:在思維导图的教学方式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强化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以及学生的词汇积累量。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要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研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中应用形式,让学生可以理顺英语知识结构形式。
一、思维导图的简介
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图形和线条的结构,帮助人们理解真实含义的一种方式,可以以一种比较清晰明了的方式更好理解文章整体的含义,这种方式在初中学习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可以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能够快速的记忆英语单词。思维导图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英语、历史、政治等等学科学习中都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思维导图的制作方式非常简单,主要是要对文章的主体有个大致的深入的了解,从英语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出发,然后由文章主线推导出多条副线,使得教学中可以始终围绕教学的中心思想进行授课。思维导图的应用是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方式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理顺英语知识的思维逻辑。
二、思维导图方式下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创设直观教学体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依据时代发展新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融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一种直观的教学体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中感受到文章中的真实情景。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影像资料、视频、音频等资料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鲜活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英语的语言情景,感受到英语的语言氛围,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到课文的真实含义。在教学的时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讲解重点知识点的时候要给学生留有记笔记的时间,让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将重点内容写到板书上,让学生可以时刻关注到教学的重点知识。或者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深入研究英语课本,立足于英语教材本身,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进而逐步增强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1]。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七年级英语教材《Good morning》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本单元新单词及短语,在学会单词和短语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说训练,能友好地与人交流。在本课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简单介绍本课的内容,进而让学生能力熟读课文中的英文的短语。或者教师可以运用场景对话的教学方式,抽取两个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场景,让学生用学习的短语进行交流对话,帮助学生完善整体的语言结构和框架体系。
(二)教师展现教学过程,引发学生自主性思考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教学过程,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标注出来,教师在开启课堂教学之前要先准备教案,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在设计教案时要有留白,所谓留白是指留有学生发挥空间。在教学期间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课前预习的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周围的英语广告与英语标牌,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了解,比如一些商店会经常性使用英文命名,学生在逛商场的同时就可以观察商店的英文名称是否拼写正确,以及英文名称的代表性含义。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在初中英语教学期间教师把教学过程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就可以快速的融入课堂,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教学译林版七年级教材《What color is it?》时,教师要从实际的教学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询问物品的颜色,以及运用英语句型可以完成完整的交流。本课话题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学习一些日常课堂用语和询问语,通过听懂并能正确使用本节课所学的询问语,掌握语法主线祈使句的用法。作为新模块的第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句型,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是本节课的学习主旨。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和深入挖掘,依据“整体语言观”的教学理念,以课本为载体,注重交际结果和课本知识的延伸[2]。
结语: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更生动直白的了解英语句型以及英文短语,让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思维导图的引用下,学生很容易将英语语法与英语单词之间的内容衔接上,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桃.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8(08):77-79.
王娟宁.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8(1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