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欣欣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2020年8月,教育部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速革新,远程教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滞后,就无法充分适应远程教育发展的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教学已成为远程教育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已成为新时代远程教育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
TPACK全称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由密歇根州大学的庞亚·米什拉(Mishra,P.)和马修·科勒(Koehler,M.)于2005年提出。TPACK知识框架主要包含七个元素,分别为TK(技术知识),PK(教学法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PCK(学科教学法知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3]其中CK、PK、TK是核心元素,TPK、TCK、PCK、TPCK为复合元素。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众多学者从不从的角度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我们认为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远程教育教师在从事远程教育教学时所展现出来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从事远程教育教学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也是教师将信息化相关内容落实到远程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关键性因素。远程教育教师要在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教学相关要素上设计与创新,远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动态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TPACK知识框架包含三个层次的知识,即TK、PK、CK基础层知识、PCK、TCK、TPK发展层知识、TPCK整合层知识,三个层次的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参考。知识是教师的学习内容,教师只有将相关教学知识学习、内化、融会贯通,才能外显为高超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由教学知识转化而来的,教学能力依赖于教学知识的建构。[4]TPACK知识框架中的基础组成之一为TK,凸显了技术知识的重要性。TPACK知识框架要求学科教师在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教学法对学科知识进行包装和传播,TPACK知识框架强调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和改善。
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颁布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该指南总结概括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结构和具体要求。具体表现为五个模块,即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和科研与创新。通过分析、比对该指南和TPACK知识框架,结合远程教育具体实践,我们将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划分为四大层次,这四个层级由基础到深入,环环相扣、彼此促进。
在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教学,充分意识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传递远程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新知识的终身学习态度;在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严于律己,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合理、规范地运用信息技术,规范网络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依据TPACK知识框架,远程教育教师应充分掌握所教学科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相关知识、信息化教学相关知识,并尽可能将各要素融合掌握,掌握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方法,掌握进行远程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方法;远程教育教师要能够完成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操作,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远程教学设备,熟悉远程教育平台的操作,掌握远程教学软件的操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教学信息的检索、加工、传播、管理等工作。
远程教育教师应具有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结合成人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不同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气氛浓厚的高效网络课堂;在远程教育教学开展的实践过程中,远程教育教师能深度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与远程教育同行和管理人员的沟通,做到及时反馈,实现远程教育教学的提质增优。
远程教育教师充分理解远程教育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习表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远程教育教师能够对自己的远程教育教学行为做出客观总结和评价,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与调整远程教育教学言行;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给远程教育带来的革新机遇,要善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创设、革新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提升远程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及时进行实践总结,上升为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提高教师个人科研素养,推动远程教育发展。
基于TPACK的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的四个层次,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即感悟阶段、实践阶段、创新阶段。
感悟阶段对应着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责任,在这一阶段更多关注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意识与责任的培养,意识与责任的培养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具有长期性和先驱性,教师只有具备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识和责任才能有后续的教学实践和创新。信息化教学能力意识和责任的习得,涵盖了TPACK知识框架的各个要素,远程教师需要提升的不仅是独立的知识要素意识,更要提升基于技术支持的复合要素意识,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求。
实践阶段对应着信息化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与实施两个层次,即远程教育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环节。现代远程教育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展,在这一阶段,远程教育教师要在熟练使用相关技术平台、教学软件的基础上,融合相应学科教学法,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阶段对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操作、学科教学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TPACK知识框架复合要素PCK、TCK、TPK、TPCK尤为重要。
创新阶段对应着信息化教学的评价和创新,这一阶段关注教师的教学总结、教学反思、科教融合,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行百里者半九十,远程教育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科学的宝贵经验,如果忽视或放弃最后的创新环节,将错失最便捷的提升机会。在这一阶段,TPACK知识框架中和技术相关的TK、TCK、TPK、TPCK相对重要,远程教育教师要找到自身依托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独特性来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创新。
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依赖其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下面就其影响因素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教育信息化发展、国家教育教改政策、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都在宏观上影响着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共同构成影响的外因。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对远程教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应用技术,更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深层次整合、融合。国家教育教改政策、教育发展纲要等文件为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能力标准,提供了政策保障。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的政策规定、创设的教育环境更加直接地制约着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开展。以开放大学系统为例,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政策、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等都会直接落实到省级开放大学、地市教学点。
中观层面影响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体是其所在的高校,具体体现为所在高校的信息化政策和教学环境、教师职业培训等。高校政策的制定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办学特色和需求,群策群力完成制定。就远程教育高校针对教师教学信息化政策而言,要注重体现教师信息化教学各个阶段的诉求,为教师教学提供明确的保障。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学校的重视程度、学校教学信息化平台和资源的建设,对稳步提升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远程教育质量作用显著。
教师的职业培训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永葆教学热情的关键环节。就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而言,要注意三点。一是培训内容要突出远程教育的实践性和规划性。培训内容要从整体上统筹,由TK、PK、CK、PCK、TCK、TPK、TPCK多个知识模块统筹组成,充分考虑教师的实践教学需求、远程教育未来的发展等因素。培训内容可设置选修、必修类别,供教师自由选择。二是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采取专家讲座、活动沙龙、教师工作坊、集中培训、听课研讨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实践需求。比如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责任的培养,可以采取活动沙龙的形式,通过相关教学案例分析、国家教育政策研讨等环节,在平等交流的氛围下提升教师信息化意识。三是培训的时间要充分考虑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和近期的教学安排。培训实践安排要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线下培训要兼顾教师的教学时间,可采取交叉培训、错时培训进行,引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微观层面是基于远程教育教师个体角度的内在影响因素,内因是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主导因素。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主要依赖在职培训和自学反思,无论哪种方式,教师能否有效学习、有效提升都取决于其个人,远程教育教师只有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知识,主动在远程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反思才能切实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在个人信息化教学经验累积的基础上,通过与专家、同行的互动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融合和创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技术手段不断在远程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TPACK理论提倡不仅要让教师掌握技术,还要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该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理解技术与教师知识的关系。[5]基于TPACK视角分析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研究与实践,能够为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