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探索

2022-11-27 21:42孙媛媛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院校高职

孙媛媛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创新驱动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社会对教育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高的期待,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沿课程,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高科技发展之间的差距,而在当下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创业需求差距大、课程设计滞后于时代发展、创新创业专职师资匮乏、学生创业意识不强等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高职院校更应紧抓高职学生的特点,主动感知当代高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期待,紧跟教育综合改革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建构课程设计新体系,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课堂。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现存问题

(一)课程设计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较之普通高校更细化、培养目标更明确,更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布局下,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课程,但在课程设计上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关联度不高,没有深挖学生所学专业中隐藏的创新创业因子,无论是从课程设计还是从授课内容上都限制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课知识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因大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的技能和知识背景,导致教师对学生在所学专业方面的创业指导非常有限,没有形成与专业课程融合度比较高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造成学生或学生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因受专业限制而无法利用专业课程资源去指导创业实践,从而出现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创业项目成活率比较低等现象。

(二)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创业需求存在差距

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安排不合理,大学一年级学习创新创业理论通识,大学二年级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而到了大学三年级之后,学校不再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在学生最需要创业指导的时候,没有学校的支持和专业教师的指导,导致在创业实施阶段未能获得较好的知识应用转化,直接造成意欲创业的学生因在毕业季缺少创业指导或创业项目不成熟而转为被动就业。

(三)课程设计滞后于时代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来自于专职辅导员队伍或者是经济管理类的教师群体,他们在不同程度上讲授的内容侧重于创业理论,缺乏创新理论,而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它注重教学与市场、行业的深度融合,解决当下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习惯性的教学思路是关注于过去,分析过去比较长远的案例,未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着眼于当下的问题,造成课程设计时代感不强,引发不了学生的共鸣,难以满足网络时代的学习形式和学生诉求。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探索

(一)将创新理论贯穿整个专业课程教育过程

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它不属于边缘性学科,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学生的各门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将创新理论贯穿整个专业课程教育过程,在讲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时候融入创新理论,从而为创新创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创新理论的融入给专业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们要在精通讲授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对创新理论有深刻的认知,对创新方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教师可以尝试从整体上优化课程内容,根据当下市场需求和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索在教学设计上将创新理论融入专业课堂的手段,而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则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创建体现专业特点的创业团队,学生们在熟悉的专业背景下,更容易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创业梦想。

在创新理论贯穿整个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为了尽可能缩短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的创业需求之间的差距,高职院校可以尝试阶梯式的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大学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理论通识教育;大学二年级安排与专业融合度高的创业项目体验,适时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大学三年级指导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并根据情况推荐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或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使创业项目落地。

(二)将“互联网+”教学模式融入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选择被动就业,选择主动创业的学生很少,毕业后真正践行创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存在就业意识强与创业意识薄弱的现状,具体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上,即重视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轻视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创业课堂行为表现消极,创业意愿被动。笔者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曾经进行过一次随堂调查,调查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就业)打算,结果只有6.57%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进行创业,85%以上的学生选择就业,剩下有专升本或待业的打算。

“互联网+”为媒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近几年新兴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将“互联网+”教学模式融入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授课教师可以使用“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线上直播课堂或视频学习,线下翻转课堂学习,课后通过网络持续互动,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变化,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给学习模式带来的巨大改变,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把“专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实践”有效融合,跳出传统学习的固有模式和传统就业的观念,从而将“创业型就业”和“创新型发展”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效融合。

“互联网+”为媒介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存在感。传统课堂的固有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联网+”为媒介新型课堂的课程设计可以实现学生全过程参与,课程前期设置应用建构主义教育方法,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利用翻转课堂等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实践可以尝试新的教学实践方法,比如自我探索、团队协作、商业画布、行动学习等操作性强的新型教学实践方法,设置代入性强的教学环境,营造模拟创业情境,使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并融入创业团队,主动了解社会发展与经济需求、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创造性地运用创业项目解决现实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顿悟,重塑学习者的主体存在感,激发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再认识、再体验、再塑造,提升自我效能感。

将“互联网+”教学模式融入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中,具体的展现形式可以设计为使用网络直播课堂、网络慕课、网络微课等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笔者曾经使用过腾讯课堂进行网络直播授课,授课时,只需面对摄像镜头,把课前准备好的PPT课件或视频资料随着讲授的进度有序地播放,为学生构建一对一的授课氛围。运用互联网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把最新的创业形式与政策、社会行业发展、创业热点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并穿插翔实、生动的教学案例,这种图文并茂、画面美观、语言清晰的优质直播课堂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学习黏度和课后有效学习时间,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三)将动态评价方式纳入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更多的是需要实践的锻炼。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积极主动性不强但动手实践能力很强,高职院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都在积极尝试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改革方向锁定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基于此,我们在课程评价体系设计时纳入动态评价方式,可以很好地填补学校积极推进与学生被动参与之间的落差,目前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在各大高职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纵观大赛后的实际效果,普遍存在“项目多、成果少,形式多、内涵少,尝试易、落实难,投入多、成效少”的共性困局。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教育环节中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缺少有效的衔接。从教师角度来看,“第一课堂”偏重创新创业的理论教学,“第二课堂”侧重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实践。从学生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课堂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参与度低。而“互联网+在线课程”平台的使用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对接。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平台在教学任务进行过程中,设置了众多的互动环节,这些环节的任务延续时间长、及时反馈性强、成果转化率高,学生随时可以用智慧客户端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与此同时,智慧平台可以对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进行收集,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动态评价提供了依据,形成“互动教学→即时反馈→动态评价”的循环评价体系。

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考核体系,将动态评价方式纳入课程评价体系。笔者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时,采用了动态的“平时表现+综合能力+互动表现”的评价考核体系。“平时表现”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出勤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综合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在创业小组中的表现,如在创业小组中担任的职务、设计创业计划书的参与程度等,“互动表现”主要考察在创业计划书制作、展示和路演PPT展示中的互动表现,各环节的评价考核均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笔者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理论知识之后,立即在班级组建N个6-8人的创业小组,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设计均以小组为对象,从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到路演PPT制作与展示,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如,路演PPT展示中,模拟创新创业大赛的模式,成立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专家组”和“虚拟投资人”,现场观看创业小组PPT展示之后,对路演展示者(创业小组学生)提出与项目相关的问题,根据展示者的回答和现场反应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根据评价得出项目最终分数,这种既动态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考核了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等综合素养,做到了传授知识与提高素养的有效统一,提升了创新创业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水平,为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双重推动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学科,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广大学生的认可,高职院校必须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标准和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进优秀的双创指导教师等人才资源,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建设科学规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使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真正地发挥作用,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