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博翔,高应婵
(1.天津开放大学,天津 300355;2.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19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要义。十八大以来,先后多次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研究人才培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其定义、性质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数学的发展往往决定着其他学科乃至社会的进步与衰退,对促进人的智力发育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诸多因素开放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课程的专业教育之间产生了“孤岛效应”,弱化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效用。因此,新时期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到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从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外延至数学知识的传授,从而推动开放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江苏大学陆道坤认为,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科学理念、秉持系统思维,借助周详规划与设计、卓有成效的实践加以推进。[1]高德毅等认为,应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2]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重在建设,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基础,资源挖掘是先决条件,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3]何红娟认为,“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化的理论基础是实现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4]郑奕认为,应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例题和习题以及包括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挖掘,为大学数学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充足的教学素材。[5]
综上,数学课程思政可以概括为以数学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6-8]数学是理、工、经济等学科的基础,数学课程也是开放教育各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所占学分最多、学习时间最长的课程之一,因此,数学课程在开放教育课程思政中不应缺位。
我国的开放教育主要是指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为代表的学校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开放大学的前身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之初,《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第三条就明确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广播电视大学应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但是,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开放大学偏离了立德树人和教学育人的主航道,加之远程教育的办学方式、师生分离的办学特点客观上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导致开放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足够重视思政工作,忽视了立德树人与教学育人的共同要求,弱化了开放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新时期开放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开放教育重新审视立德树人与教学育人的价值目标,调整办学导向,重归立德树人与教学育人的教育本源,引领学习者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的同频共振。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作为一门形式科学,数学自人类发现和定义就被赋予了显性知识所具有的要素,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融合人的主观思维而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数学知识体系客观发展的过程中,知识要素具有的性质特点又引导人类不断产生新的思维观点,拓宽了数学所覆盖的领域和范畴,延展了知识的关联与深度。例如,人们对数字的定义,最先是自然数1,2,3,4,5……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数字相减的时候,自然数不够使用,从而引入负数;而自然数在做除法时,发现除不尽,就引入了分数,上述数字统称为有理数,而数字中有很多数不在有理数的范围,就引入了与有理数对应的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而是否有与实数相反的概念呢?这时就引入了复数。从自然数向负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的显性知识的发展过程引领人类形成了认知、辩证、归纳、演绎、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又源源不断地引导人类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知识蕴含新的育人内涵,从而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育人效能的交织交错,周而复始,迭代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当前开放教育数学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网络还是面授课教学,教师偏重对考试知识点、解题技巧的传授,课堂教学重“术”多轻“道”少,育“才”多育“德”少。此外,基层分校面授课教学比例严重压缩,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退化的风险。因此,数学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有利于教师重新认识和理解思政育人理念,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探寻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构思如何将数学课程的知识、规律、技巧和思政育人的内涵、价值和理念有机融合、无缝衔接,从而系统地促进开放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思政育人能力的共同提升。
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地区的电大、开大出现了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办学、降低教学要求、简化教学过程等问题,造成了开放教育办学质量的降低。特别是,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多是已经走向社会具有工作经历的人群,这类学习者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以至于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偏离。因此,开放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引导学习者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知识的丰盈、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方式的优化转变;有利于深化教学内涵,提升课程质量,促进课程内容的丰富和育人内涵的凸显;有利于完善新时期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促进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建设,从而实现开放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快速发展。
数学作为一门形式科学,课程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受限于课程学时不足和开课周期较短等原因,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对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的传授,忽视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育人内涵,尚未意识到课程思政在知识传递中的重要意义。此外,各基层分校普遍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外聘辅导教师更容易忽视数学课程思政的开展。
一方面,开放教育本、专科所学的数学课程是在高中阶段初等数学基础上所学的知识范围更加广泛、难度更深的课程,需要较为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而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多是离开上一学历教育阶段多年、走向社会的工作者,对初、高中所学知识多数已经遗忘,客观上造成了数学课程学习的困难。例如,微积分这门课需要高中阶段导数的知识,而多数学习者遗忘了高中所学的函数求导方法和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导致了微积分的学习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数学课程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地系统学习,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多是社会在职人员,工、学、家庭矛盾突出,加之主观上往往又缺乏持之以恒、踏实认真的学习精神,容易产生倦怠的情绪,久而久之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当前开放教育数学课程思政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以下简称“国开学习网”),在国开学习网“学习论坛”栏目中的课程思政专栏,师生以发帖互动、围绕主题讨论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活动。这种以互动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仅仅是将思政内容简单嵌入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离散,未成体系,缺乏对数学课程思政环节的有效设计,缺少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引领,尚未探寻到数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着力点。同时,课程责任教师预设的讨论主题多是关于时事新闻的泛泛讨论,缺少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内涵的紧密结合,尚未体现数学课程思政的特点。此外近几个学期课程思政栏目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凸显。
开放教育数学课程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基于国开学习网的网络课程和纸质教材。总体来看,网络视频、文档和纸质的教材普遍缺乏课程思政的内容,缺少数学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缺少实际案例教学、缺少对开放教育与数学史的深入挖掘,缺少能够引领、激发、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思政元素。此外,国开学习网的界面、布局、结构和功能方面略显单一,数学课程缺少学习指南,部分功能栏如课程导学和分部资源区内容雷同、重复,学生无法自主选课,课程信息更新较慢,部分资源栏空置无内容,总体缺乏数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个别课程出现视频资源无法打开的问题,教学资源和载体的建设尚未达到数学课程思政的要求。
除家庭教育外,教师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能力的教师才能将数学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形成合力,传授、传递、传导给学生正确导向的知识、观念和思想。
一要着重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确保传道者自身明道和信道,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例如,在网络和面授课课程教学中以周密的教学计划、严谨的教学态度、严格的教学要求、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等有形和无形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引领学习者树立严谨、勤奋、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和思想品格。
二要着力提升数学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一方面,数学教师应系统地掌握所教数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内容,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社会热点或数学史中的案例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将理论知识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引领学生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引导学生从认知——理解——乐学进程发展。这种学生通过自身思考产生的体会、感悟将会长久地影响其学习和日后的社会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数学课程思政团队教学教研活动的方式,促进数学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结构和基本内涵,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内化为数学课程思政的行为,系统地提升数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
三要引导数学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对学习者思维、情感、素养、观念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激发教师开展思政教学的内在动力,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认知和思政能力,让“亲师与信道、乐学与乐教”在开放教育数学课堂上相得益彰。
开放教育的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形式科学的公共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着力于对学生认知、理解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培养,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知识传导、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通过完善教学大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健全课程思政管理制度等方式,系统回答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具体而言,在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中细化培养目标分为能力培养目标和价值引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是指课程学习后学习者应掌握哪些知识、达到何种能力或者技能。例如在学习完spss软件后,学习者应掌握spss软件中数据均值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显著性检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具备基本的数理统计能力。价值引领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精神,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引领学习者形成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价值观念。
此外应明确课程思政总体的目标、要求、结构和内容,针对不同类型课程,探寻大学科体系下相近课程的思政目标和要求。例如将高等数学、微积分、经济数学1、经济数学12等四门课程可以归为同一类别课程,探寻这四门课程共同的课程思政目标、要求和方式方法。同时,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落脚点和发力点,包含诸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专业发展史、数学史、地域文化等丰富广泛的内容,避免生搬硬套,“润物无声”般地开展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时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连绵起伏的山脉可以看做函数的增减图像,通过函数具有单调性引申出学习和生活也存在上升和下降的阶段,劝诫学习者在顶峰时期应谦虚谨慎,在低谷时也不要灰心丧气,不以一时的得失论成败,以此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克服困难和抗拒挫折的意志。
教学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依托。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体现价值导向,因此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围绕传授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育人两个主体,优化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注重网络资源和纸质教材的同步建设,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念的双重传导,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用好网络教学的主渠道。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设计、制作、选用、审核和维护工作,将网络教材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将数学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利用视频、动画、音频、VR等多种形式展现数学知识的定义、定理和概念。同时加强对网络资源的选用和审核工作,如对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全时长的覆盖审核,确保网络资源的合规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定期调整、更新网络资源,将数学课程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实际案例结合,达到专业知识和育人内涵的双重效果。如结合芯片的设计、生产原理讲解函数、积分的知识,由此引入案例,当前由于芯片的短缺造成了我国汽车、计算机、手机等制造业减产,我国的芯片制造业又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排斥与打压,究其原因是我国制造业缺少大量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从而激励学习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学习有所作为。
二要加强对纸质教材的选用和管理。一方面着力更新纸质教材,根据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丰富数学课程思政内容。数学课程知识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不易被理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应增设问题引入的环节,即为什么学习这一章节知识,该章节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问题,从而将理论知识贴近实际生活,达到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要夯实教学载体,优化国开学习网数学课程的结构布局、丰富功能。数学课程的学习是系统工程,针对开放教育学习者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增加高中、初中阶段知识,做好初、高等数学之间的知识衔接;然后应增设对本课程知识点的介绍和学习指南,引导学习者有效学习;同时,优化结构布局,将空置资源栏删除,重复课程资源删除,确保课程资源能够正常使用,减少学习者的无关认知负荷,提升学习积极性;此外,将课程知识和育人元素与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合,利用视频、音频、文档、动画、VR等多种形式体现数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展现数学史中的创新精神、钻研精神。
人类对数学的发现和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进程中数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许多与数学有关的历史事件包含了丰富的育人内涵。因此,应深入挖掘数学史,展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蕴含的创新精神、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在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开放教育与数学就有着不解之缘。1979年2月8日,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主讲。同时,可以扩展介绍华罗庚的爱国事迹,华罗庚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后,放弃国外优越的环境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怀抱。也正是这样一种高尚的品格、爱国的情怀支撑华罗庚在数学领域潜心钻研并取得了伟大成就。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华罗庚的爱国情怀和钻研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陈景润就是其中一位。陈景润早期生活充满波折,但事业的受阻并没有阻挡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继续前进,经过10多年的潜心钻研,他于1966年5月发表了题为《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的论文,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引起世界轰动,他的事迹也激励一代代青年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课程思政是一项新的系统性工程,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开放大学多个部门分工协作,因此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加以创新、完善。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的领导机构统筹协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具体而言,应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党(校)办、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网信办、督导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组成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课程思政工作。
二是完善课程思政团队建设。开放教育系统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开放教育的师资不是某一所省级开大、地市级开大或区县级学习中心自有的教师,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交流、共享的师资。因此,根据学科课程可以组建区域内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发挥数学课程思政团队的合力,实现教学水平和课程思政水平的共同提升。此外,还应将眼界向外,秉着“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思路,广泛聘请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的数学教师和退休教师到开放大学授课,开大学子也能享受到和普通高校学生同样的师资环境。
三是完善随堂听课制度。省级开放大学应组建不同课程类别的课程思政督导组,组员由校领导、院领导和各级同行老师组成,深入开展随堂听课或者网络听课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引领教师丰富课程资源、完善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
四是各级开放大学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教研活动。应配套专项资金,在开放教育系统范围内设置课程思政相关的科研课题,支持课程思政团队的教学、教研、课程思政推进工作,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并在评奖、年终考核时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