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有干部”培养中诠释红旗渠精神

2022-11-27 17:33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共产党人

安 邦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新郑 451150)

“四有干部”(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和勉励,也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成长的内在要求,学习好、实践好“心中四有”,能够让全体党员干部受益终生,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修建伟大工程的红旗渠精神,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已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力行“心中四有”,积极推进自身建设,需要有红旗渠这面精神之旗的指引。

一、“心中有党”:红旗渠精神彰显了党员干部心向组织的归属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1]。修建红旗渠,林县3万多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不辞劳苦、舍己为公,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可以说,正是因为林县共产党人的组织领导、以身率人,才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造就了这千秋功业。

践行“心中有党”,首先要明白何为党员。《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长期奋斗中,共产党人能够工作上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生活中一直秉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作风,以及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处事理念,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重大关头头脑清醒、心有大局等,这些精神和品行是构成共产党员不同于其他党派的显著标志。对于共产党员来讲,从入党那一刻起就已经接受并实践着这些思想和品质。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已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其中一些一时难以破解的棘手矛盾和问题,正在拷问着每一个党组织和党员。在红旗渠修渠工地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冲锋在前,流汗流血甚至献出了生命,可以说,林县十年红旗渠修建过程就是共产党员践行“心中有党”的过程。在整个修渠工程中,林县的党员杨贵、李贵、马有金、吴祖太、任羊成等同志始终战斗在工程第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怕牺牲、大公无私、舍己为民、持之以恒,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是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也深刻诠释了“何为党员?”“党员应干啥?”的灵魂拷问。尤其是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和县长李贵,作为共产党员干部代表,他们带头深入一线,与群众同吃住、同劳动,同甘共苦,用无私无畏的品格为人民群众树立了光辉的党员形象。

其次,要真正心归组织。党员作为一面旗帜,要发挥党员的作用和影响,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要有党组织,组织就是党员最温暖的家。为此,每一个共产党员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中,要服从组织、依靠组织、相信组织,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能看得出来、站得出来、豁得出来;面对各种机遇和任务时,能把握得住、肩抗得住、坚持得住。然而,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逐渐深入,一些党员“心中无党”的表现也逐渐暴露,经受不住各种各样的考验与形形色色的诱惑,在工作、生活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迷失自我、身陷囹圄。但是,纵观林县10年的修渠历程,共产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及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修渠中他们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真正使“心中有党”落到了实处。无论是红旗渠修建之初组织人员千方百计找水,还是修建过程中带领人民群众千辛万苦引水,抑或是修建好后千秋万代用水,尽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形不同、任务不同,但林县党组织的职能没变,林县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没改、使命没忘。也正是如此,绵延数十公里、持续近十年的红旗渠工地上才处处飘扬着党的旗帜,才涌现出一个个、甚至一群群可歌可泣的修渠英雄。也正是有林县党组织的带领,才使得整个红旗渠工地,根本分辨不出谁是党员谁是干部,所有人同吃住、同劳动,同辛苦、共患难,充分发挥了优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保证了红旗渠工程的顺利完成。

二、“心中有民”:红旗渠精神诠释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情怀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2]伟大的红旗渠工程,可谓是林县人民靠着坚强的意志硬是在太行山上用双手挖出来的,它既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又是林县各级党员、干部“心中有民”的时代典范和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林县共产党人紧紧依靠群众,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期盼的伟大壮举,也给后人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留下了宝贵的政治财富。

做到“心中有民”,首先要积极争取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密切联系群众,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争取群众,首先要深入思考何为群众?通俗来讲,群众就是平民百姓,一无党籍,二无职务。其次,要了解群众所盼的是什么?古人云:“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全部事业的唯一的最高宗旨,它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价值取向。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到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解群众在盼什么。通过调查,林县共产党人认识到:当时的林县,天上的水不够用,地下的水不够吃,别处的水找不到,水已成为林县人民最大的期盼和奢想。为此,林县共产党人心怀群众所想,心忧群众所盼,积极拓宽视野去找水、求水,才有了后来“引漳入林”的壮举。当时以杨贵为书记的林县党组织执政为民,通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终实现群策群力,重整河山。另外,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施工群众的苦干精神和无限创造力,为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问题,施工群众设计出了“桥下走洪水,桥中流渠水,桥上通汽车”的方案。可以说,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极大热情、没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如果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就不可能有林县创业“三部曲”,更不会有在此基础上的“美太行”。

其次,要探究何为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3]它所蕴含的群众观点和工作方法造就了党的独特品质。实践一再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力量之源。当前,无论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还是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必须继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对此,每一位共产党人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坚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修渠十年,无畏牺牲、无畏奉献,这一切都是对我们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刻回答,切切实实践行了群众路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可以说,正是有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引,林县各级党员干部才有了修渠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的想法以及与群众同吃住、同劳作的行为。同时,也正是林县各级党组织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领导一心为人民,赢得万众一条心”,才创造出了人间奇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越向纵深发展,党员干部自身的责任和担子就应越自觉和坚定,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需要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三、“心中有责”: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4]修建红旗渠起始,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缺吃少穿、水贵如油可谓是当时林县人民正常的生活写照。比如,当时修建红旗渠的粮食,就是林县县委冒着很大风险,趁着1958年丰收而不谎报产量才积攒下来的4000多万斤储备粮,但这正是以杨贵为带头人的林县共产党人“心中有责”的生动写照。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反对腐败和克服“四风”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有人感叹“官不聊生”,究其实质就是庸政、懒政、怠政的典型表现。当前,共产党员肩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民族梦想,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迫切需要每一个党员干部全面准确把握红旗渠精神的精髓,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初心不忘、使命记牢,能干事、敢担当。

做到“心中有责”,首先要有“定叫山河换新装”的“犟劲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4]作为共产党员,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复杂矛盾,要有一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犟劲儿”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不回避、面对问题不推诿、面对挑战不懈怠,甘做满腔热情、意气风发、善解难题的“解牛庖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林县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水利工程修修停停,一直没有间断,但是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仍旧没有解决老百姓吃水和农田的灌溉问题。但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有一股拼命“犟劲儿”,十年如一日,找水、借水、引水,硬是把红旗渠镶嵌在了太行之巅。修建红旗渠,是林县县委决策与群众利益需求凝结而成的坚强意志,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动摇和阻挡。以县委书记杨贵为例,为争取尽可能多的政策和资金物资支持,确保红旗渠工程能够顺利推进,他多次冒着政治风险实事求是地向中央反映情况,哪怕受到委屈、遭受攻击也不屈服。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每位共产党人都要以闻鸡起舞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坚持“事必明责、章必严循、行必责实”的工作章法,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地为百姓谋福祉,切实做到实干、苦干、“傻干”,心中明责、肩能负重。

其次,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激情”。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指出,“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5]。当年,以杨贵同志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能够不畏艰险、敢于负责、无私奉献,能够以闻鸡起舞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为民谋利,就是因为他们满怀激情、壮怀激烈地攻坚克难,履职担责。修建红旗渠的岁月虽然艰苦,但很少听到群众的不满和抱怨,他们流露更多的是对党员队伍的信任和支持以及对修渠事业的满腔激情和十足干劲。修建红旗渠时,修渠技术顾问吴太祖是少有的科班出身的技术人才,但优越的教育背景并没有影响他全心全意地激情付出。为了不耽误红旗渠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他将自己的婚期一拖再拖,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奔波,实地勘测、精心设计,最终因遭遇洞顶塌方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前,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征程中,只要我们共产党人“心中有责”,知责思为、知任图进,发挥先锋作用,做好领路人,自我革命不手软、自我净化不拖拉,满怀激情,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层带着一层干,人人有责不甩手,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无往而不为。

四、“心中有戒”:红旗渠精神展现了党员干部理性用权的法治观念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在逆境和困难时期,做到“心中有戒”不是很难,但在顺境和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戒”很不容易。十年修渠过程,花费何止千万,但每笔经费支出都事出有因,整个工程下来竟然没有发生一例请客送礼、贪污腐化、偷工减料、拖拉施工等违法违纪行为。这些事实深刻揭示了红旗渠工程,不仅是共产党人依法用权、秉公用权的廉洁工程,更是廉洁用权的生动教材和鲜活标本。如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四有干部”,就是共产党人在顺境中的自我革新和净化,更加需要红旗渠这面精神之旗的指引。

做到“心中有戒”,首先要依法用权。这里说的“法”是广义上的“法”,它泛指一切党纪国法,乃至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纵观世界各国的建党实践,可知严格的政治规矩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是保证一个政党组织稳固的必要前提。规矩严格、纪律严明的政党不仅能够赢得民心,而且是其长久发展的内生动力之源,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要清楚知道权由人民所授,要为民所用,坚持原则依法用权,时刻把党的“清规戒律”放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用法治约束人情,用规矩制定关系,用理性代替私欲、用自觉抵制诱惑,最终实现明白做人、干净做事。红旗渠修建工程持续十余年,总投资达7000多万元,但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贪污受贿、权力私用等情况。“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以杨贵同志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始终保证涉及修渠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事项都建立在法律的框架内,最终留下了丰碑工程。

其次,要秉公用权。秉公用权,就是要“公”字当头,不能公权私用。共产党人作为中国的领导阶层,用权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而不是谋求私利和特权。伟大的红旗渠工程可以说就是一个良心工程,处处显露着共产党人权由民授、秉公用权。如今的红旗渠,滚滚流淌的已不仅仅是干净的渠水,更是林县共产党人纯洁的精神之液。当时,以杨贵同志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不搞特殊,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风餐露宿、风雨无阻。为解决林县人民群众缺水这一切身之痛,他们爬高山、涉峡谷找水,科学调研、仔细论证引水,充分发动群众,终于把这天大的“公事”办成。红旗渠工程虽然已峻工几十年,但红旗渠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人不图功名利禄的公仆情怀却没丢。弘扬红旗渠精神的目的之一,就要把“秉公用权”落到实处。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要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姿态,用权为民而不为己,为公而不为私。

滚滚流淌的红旗渠由梦而起、而为、而成,与它相关的每一个故事都蕴涵着同一种精神。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开创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互促共进新局,需要深刻践行“四有干部”,只要有了这种精神的指引,不管是啃硬骨头,还是趟冰河、涉险滩,都是可以克服的!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初心如磐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的“难”
把红旗渠精神这杆旗扛起来传承好
拍摄电视剧《红旗渠》就是要让当代人不忘初心
《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