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融合探究

2022-11-27 15:40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学科

崔 瑜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一、新文科“新”在哪里?

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我国新文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新文科建设宣言》 (以下简称《宣言》)从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对全国各大高校而言,要推进新文科建设,首先要深入理解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内涵,明确新文科建设的方向和目的,更要明确新文科建设之“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交叉融合之“新”

2017年10月,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要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2],打造“新技术+文科”,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资源,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换言之,跨学科性是新文科建设的首要特点,与传统文科相比,新文科视域下的学科融合已经成为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关键手段。这要求我们聚焦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敢于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将新技术、新思维融入新文科的建设中。

(二)教学方式之“新”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文科建设面向的群体是以“00”后为主体的学生,面对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他们伴随互联网语境成长而养成的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3]。

(三)价值重塑之“新”

新文科建设对国家的重大意义在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核心体现在重拾人文社会学科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新文科需要培养具备新时代人文精神和价值引领的人才;同时,要体现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照和对国家大义、世界格局的深入思考。换言之,新文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目的。新文科建设的着力点需转向对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尤其要注重揭示理性背后的价值引领及人文精神,为其他学科乃至为社会、为国家发展提供思想引领与价值选择。

(四)教育理念之“新”

文科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园地,新文科建设要重新审视人文学科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状况和教育理念。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强调在专业知识教育中使学生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建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现代的价值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以现代的审美范式积极探寻生活的意趣[4]。新文科教育,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敏锐力、分析问题的思辨力、论证问题的感知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决断力。

二、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文学科中的传统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能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以及文化、宣传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开始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近年来,各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推动下,着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以笔者所在的地方院校安康学院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型转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到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再到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安康,面向西部地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扎实的中文学科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具备外语、信息技术应用基本能力,具有能说、会写、善教的实践能力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自我发展的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从事语文学科教学、教研、班级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新文科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对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是一次发展的新契机,学科融合势在必行,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接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各地方院校纷纷着力建设精品课程,并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以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陕西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已建成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等省级精品课程,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学科融合的必然要求无疑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首先,学科融合拓宽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视野,使其建设和发展不再囿于传统的单一模式,而是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方式提升文科专业的建设内涵;其次,适度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辅以现代化手段进行地方文化调查研究,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另一方面,也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后,学科融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建设线上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打造“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对课程建设来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建设在线精品课程等方式大力提升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新文科建设都是跟随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要求。学科融合重视教育的产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能力素养,适应当今社会对文科生提出的新需求。首先,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知识结构带来了冲击,培养既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现代信息技术和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基本学科知识的“大文科”人才已成为当务之需;其次,学科融合带来的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突破传统课堂由于知识的固化而导致的学生思维惰性,彰显当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最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结合地方特色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服务,而新文科建设要求专业建设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进行融合,促进传统文科的知识升级,二者都是在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升级提出的新要求,特别强调知识的创新与综合化,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复合型。

(三)给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坚定文化自信

在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文科专业的建设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AI、AR、VR等技术的广泛使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就巧妙地将科技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成功出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也应该搭乘学科融合的顺风车,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改革,重新焕发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新魅力,通过现代化的形式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和美感,坚定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局限,实现其在知识学习、能力塑造、人文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功能,发挥其在人才培育和价值引领上的作用,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三、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融合的路径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文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重变革下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要把握好这一发展时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学科融合的可行路径。

(一)加快思维转型,巧用技术赋能

作为中文学科中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便于课堂知识的集中讲授,但由于学生较难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思维惰性,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而不善于主动思考。新文科建设提出要进行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特别是要着力打造“线下+线上”混合式等全新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文科教育质量。

在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要加快思维转型、巧用技术赋能,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此赋予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教师可以在课堂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利用网上的精品课程(如中国大学mooc)、微课等在线教学平台,完善课堂教学资源,打造“线下+线上”混合教学平台,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同时积极利用课堂派、雨课堂等课堂互动软件,从课前预习、课中小测、课后讨论等环节入手,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彰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互动平台上学生的学习数据实时跟进其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对课堂教学重难点进行及时调整。

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理论体系较庞杂,若不转变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就显得枯燥乏味且艰深晦涩,课堂氛围难免沉闷。因此教师要积极跟随时代变化,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传统知识和文化的不朽魅力,如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上,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的进度精心挑选《如果国宝会说话》 《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要积极使用以“呈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为主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一的知识讲授者角色,主动向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转换,充分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重点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其在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吸收。

(二)深化交叉融合,完善知识结构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具体可细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其中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社会科学包括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由此可见,文科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包容性。

就教学内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深化学科融合一方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科本身的特点。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其学科交叉属性就非常明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文学本身,还经常涉及文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学、文学传播学等领域。如教师在讲授盛唐诗歌时,除解读文本本身的意蕴和魅力之外,还应联系大唐盛世在当时的国际地位、外来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时代,盛唐诗歌如何得以传唱留存等方面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也呼应了新文科建设倡导以交叉融合、继承创新、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教学理念。

中国古代的学者孔子、老子、墨子等人,知识领域相当广泛,涉及教育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逻辑学、哲学、军事学、辩证法,以及物理学、光学等自然学科;西方国家的三大先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也都是具有广博知识的大学问家,他们的知识领域涉及逻辑学、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这些中外历史上学问的集大成者都证明知识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致力于深化学科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开拓学科视野,打破学科边界,不再拘泥于传统而闭塞的知识理论空间。目前,我国部分一流大学开设的博雅教育课程就值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借鉴,人文教育和知识建构绝非一时之功,其效果也并非一蹴而就,但其对人的精神塑造功能是不容小觑的。

(三)转变教学理念,体现产出导向

《宣言》指出,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5]。而早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曾对“产出导向”做过详细解读。所谓“产出导向”,是指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6]。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明确办学定位、修订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模式等方面突出产出导向,并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索及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近年来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开设的热门课程“创意写作”,便是借助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等新科技,异军突起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一方面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优势,注重对文学底蕴和文学艺术的积累,以及对文学与时代、历史、影视等方面的多元把握,学生文学创作的基本功和实践能力都能展现较高水准;另一方面,以“00”后为主体的学生群体能够敏锐地将新潮流、新技术等文化创新灵活地应用于创意写作中,其作品主动向网络文学、微信公众号、文学直播等方向进军,运用技术媒介的优势打破了传统文学作品创作和阅读间的时间差,甚至将文学创作、发表、接受阅读变成了即时性的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和文学的想象空间,对接了社会发展需求,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另外,“产出导向”也成为当下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理念,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都面临师范专业认证的严峻考验,因此,人才培养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学科视野,而要积极了解行业导向和社会需求,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以开放的思维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在专业建设中要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改进课程教学大纲,大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对过程考核的重视程度,灵活使用微课录制、教学模拟、诗歌剧本创作等形式进行考核,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产出导向”。

(四)对接行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文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都直接决定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与行业需求对接,要紧盯行业变化、培养复合人才。

首先,要根据行业需求增设相关课程或调整课程结构。当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口径较宽,教师、公务员、文秘、策划、传媒等工作均呈现出对该专业的需求,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师资情况,开设相关课程,如计算机类通识课程,文化创意类、文学写作类、新闻传播类特色课程,申论、行测等公务员考试类课程等,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相关岗位的适配性,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此外,地方高校还可设置与地方文化直接相关的特色课程。如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地处陕西南部地区,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习俗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学专业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现开设有陕南方言、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地域针对性较强的选修课程,既加深学生对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的了解,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课程实践方面,地方高校也可利用现有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有特色的实践基地,开展系统的地方民间文学、方言、语文教学现状等调查研究,同时辅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及研究手段,使调查研究更科学、规范。如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省级科研平台——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为师生在陕南文化、陕南方言等方面的调研提供了诸多便利。

其次,要根据行业需求强化“双师型”课程建设和教师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和行业联系非常紧密,如主干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论”,直接对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和教授、副教授职称,这些教师理论知识富足,但大多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实践经历,无法胜任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建设“双师型”课程势在必行。以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为例,“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双师型”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其中,专业课教师负责讲授理论知识板块,实践板块则包括邀请当地中学语文教学名师进课堂、开展语文学科教学专题讲座、开设“中学语文卓越师资班”、组织学生进中学课堂观摩见习等环节,丰富多彩的形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切实让学生接触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前沿,为将来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储备经验。另外,在人才引进方面,各地方高校应该打破固有人才引进局限,积极引进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素养和丰富教学实践的业界人员,同时,也鼓励高校教师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专业交流和技能培训等行业锻炼,构建起校内校外“双师型”师资队伍。

最后,要加强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善于抓住当地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与当地优秀的中、小学开展合作,为学生创设校外见习和实习的平台。如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和安康市汉滨初中、汉滨高中、安康中学等学校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基地,这些学校每年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见习和实习机会,让学生一边跟随名师听课一边自己走上讲台,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深入了解当下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环境,并且在长达一学期的实习锻炼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技能,为毕业后真正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打好基础。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推动教育在未来高速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7]。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开设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专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把握住新文科建设的机遇,主动践行新文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努力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超学科”来啦
孙文科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