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瘀”阻滞三焦论治胃癌∗

2022-11-27 12:00齐文颖刘少玉
西部中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焦三焦津液

姜 琳,董 青,齐文颖,刘少玉,王 静,贾 玫△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不适,进展期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胃脘部不适、恶心呕吐、黑便、消瘦等。中医文献中胃癌的描述散见于“胃脘痛”“噎膈”“胃痞”“积聚”“反胃”等章节。笔者基于“瘀之为病谓之瘀”,提出正气亏虚,三瘀阻滞三焦,癌毒内生,交阻于胃,积聚乃成是的观点,并从扶正抗癌、疏通三焦论治胃癌,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1 正气亏虚、伏邪内藏是基本病因

正气是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1]机体内的气、血、精、津、液、脏、腑等物质发挥正常功能,即“当其位”,便是正气,具有适应环境、抵御邪气、自我修复及调节平衡的作用,是人体抑制癌症的物质基础。韩尽斌[2]基于吴又可的“杂气论”,提出与癌毒产生相关的邪气应是人体内部的一种杂气,是恶性肿瘤发生的物质基础。正气与杂气失衡,即原癌基因被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过程,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胃运化、受纳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气血津液为正气所用,正气充足可以制约杂气,则脏腑功能正常,阴阳平衡。若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正气不足,杂气脱离了正气的控制,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变逆为伏邪。伏邪是一种潜在的致病因素,藏伏于体内,侍时而发,侍时而作。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伏邪则可发展为癌毒,留着于胃,形成胃积。

2 三瘀郁滞三焦,癌毒内生是核心病机

《中藏经》谓三焦“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三焦通畅则表里、上下、内外皆通达。《黄帝内经》指出:“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三焦是气道、水道、血道,是气、血、津、液生化之所,统领五脏六腑。

2.1 瘀之为病谓之瘀气郁是胃癌发生的关键因素。《杂病源流犀烛》云:“凡人清纯元气,与血流行,循环无端,若冲击横行于脏腑间,而为痛、痞满、为积聚等病者,气失其平也。”[3]很好地阐述了“百病生于气”这一理论。人体气血阴阳调和,必须依靠脏腑气机平衡。以三焦为载体的气的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动之本[4]。肺气失于宣降、肝气失于疏泄、脾胃之气失于升降,均能导致三焦气机失常[5]。气滞为郁,三焦不通,不通则病,酿生癌毒,壅滞于胃,形成积聚。故“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

百病多由痰作祟,痰瘀是胃癌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朱丹溪云:“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6]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津液正常输布是以三焦为通道,在肺、脾、肾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任一脏器功能失调,皆可聚津为痰。痰为阴邪,其性黏腻,蕴蒸不化,痰随气升降而弥漫三焦,导致三焦水道不畅,水液运行障碍,积聚中焦,胃癌乃生。痰具有流动性,易与风、火合为风痰、痰火,风之善行,火之妄动,均能加速痰的流窜,运行于三焦通道,内附着五脏六腑,外浸淫肌肤腠理,形成胃癌转移灶。

血瘀是胃癌的重要病机。血于脉中运行不息依赖于脾胃的生化、心气的推动、肝的储藏、肾精的转化,是多脏以三焦为通道协同合作的结果。脏腑功能失调,血液运行不畅,血停为瘀,瘀血阻滞气机,则三焦升降出入失常,三焦郁滞而血道不通,血液不归其部,瘀血附着于胃,即成癥瘕。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存在的高凝状态,与血瘀证关系密切,脉络瘀滞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7-9]。

2.2 三焦气化失常,癌毒内生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始终也。张锡纯提出“人生之气化以三焦部位为纲”,三焦气化作统领脏腑之间的气血津液的运行。三焦气化正常,脏腑各司其职,气、血、津、液各行其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三瘀阻滞三焦,气化失常,气血津液不能正常代谢,形成气郁、痰淤、血瘀等病理产物,进一步阻滞三焦。三焦通百脉,三瘀阻滞三焦会导致气血阴阳失衡,形成合适肿瘤细胞生存的内环境,免疫微环境也发生改变形成癌毒[10-11]。癌毒作为一种内源性致病因子,极易耗损气血津液,具有隐匿、猛烈、顽固、流窜、损正的特点[12]。癌毒胶着三瘀既可阻滞三焦通道,妨碍气血津液的运行,加重“三瘀”症状,又可随气血借三焦通道,流窜于脏腑经络。

综上所述,三瘀阻滞三焦,致癌毒与三瘀搏结,日久交阻于胃,形成胃癌。胃居中焦,通降出入失常,易出现胃脘部疼痛不适、嗳气吞酸、纳食不佳、恶心呕吐诸症;中焦枢机不利,脾失升清,上焦心肺失养则胸闷心悸、心烦失眠、倦怠乏力;胃失和降,下焦腑气不通则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或便溏。

3 扶正抗癌、疏通三焦为基本治则

3.1 扶正抗癌,平衡阴阳癌瘤聚于体内,耗伤人体气血精微,人体正气愈虚。治疗时应祛毒与扶正并举,以平为期。周仲瑛[13]认为癌毒是肿瘤的关键病机,“祛毒即是扶正”“邪不祛,正必伤”,可配伍抗癌解毒之品以修复正气。孙桂芝等[14-15]运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蜈蚣、全蝎、藤梨根等抗癌解毒,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药理研究[16-18]表明,山慈菇、夏枯草、蒲公英具有抗肿瘤作用。抗癌解毒之品多药性寒凉或峻猛有毒,运用时应时时顾护胃气,以保护正气。胃气的盛衰是阴阳平衡、邪正消长的体现。临床上可选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等保胃气,佐以沙参、麦冬、天花粉、白芍、葛根等存津液,旨在调整机体状态,恢复阴阳平衡,扶助正气以增加抗癌能力,使癌毒渐衰,正气得复,气血津液正常输布,三焦通畅,阴阳调和。

3.2 疏解三瘀,通利三焦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中焦易壅易滞,邪气不除则正气难复。疏通三瘀而通利三焦,重在调理中焦脾胃,遵循“治中焦如衡”的基本原则,临证用“通、化、调”之法,升降相因、寒热同调、刚柔相济、气血并调,使之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从而使三焦通畅。三焦通畅则气化功能正常,邪气得祛,正气渐复。

3.2.1 通畅气机 人体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平衡,方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焦脾胃是三焦气机升降的枢纽,故调畅中焦是通畅气机的重要环节。旋覆代赭汤作为气机升降的代表方,方中苦寒药物趋于泻下,以降胃气,辛温药物善于发散,以升脾气,升降相宜,通畅全身气机。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攻补兼施、寒热平调,诸药配伍可调畅中焦失调之气机,与“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相吻合,气机复则病去矣。由于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临床上还可选用柴胡剂,既能恢复气机上下升降之职,又能和解气机之表里出入,既能疏肝木、达腠理透邪于外,又能益脾土、培中焦扶正于内。姜良铎[19]认为柴胡、黄芩、姜半夏、桂枝能通畅三焦气机,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袁红霞[20]认为小柴胡汤、四逆散理气健脾、透达郁阳,可达复脾胃升降、畅三焦气机之目的。

3.2.2 温阳化痰“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脾阳不足,水液运化失常,化为痰浊。痰属阴邪,得辛温则能行、能散,故温阳之法是化痰行津的重要手段。既能治痰之本,又可治痰饮之标,起到邪散痰祛之功。此外,辛温灵动之药善开结破凝,顺气化痰而散结。临床可选实脾散、理中汤、五苓散、二陈汤等化裁,既可温化痰浊,使积得消,浊阴离散,清阳升发,水津四布,三焦得通。胃癌晚期,或因本身寒毒内蕴,或因癌毒克伐阳气,或因各种手术、放化疗等使元阳之气耗伐,故阳气虚衰,津液不能正常代谢,水液内停,可表现为癌性腹水。在治疗时可借助甘温之药温化利水,扶正回阳。现代药理研究[21]表明温阳利水法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肝脏及胃肠道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量,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

3.2.3 调和气血 瘀血壅滞,有时候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法,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脾胃运化失司,则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临床常补益脾气以助血液运行,使三焦通畅。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脾胃为本,益气与活血相结合,匡扶正气以祛邪抗癌,临床上常用的药对有黄芪-莪术、黄芪-苏木、西洋参-三七等。迟惠昌等[22]等认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改善肿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和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研究[23-24]显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抑制肿瘤免疫耐受形成,且益气活血药的作用优于活血药。郁仁存[25]将扶正培本与活血化瘀两大法则有机结合,创立了固本祛瘀汤和固本抑瘤系列方,应用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

4 小结

胃癌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三瘀阻滞三焦,三焦气化失常,癌毒内生,“三瘀”、癌毒胶结于胃而成。三焦郁滞,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营卫不和,阴阳失衡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治疗上以疏解三瘀,通利三焦为主,扶正抗癌,平衡阴阳为要。

猜你喜欢
中焦三焦津液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气血津液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