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梦,闫 岚,孟晓晨,张振伟
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中医院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患侧肩、腕或手的水肿、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逐渐发展为患侧上肢肌肉关节挛缩甚至畸形。临床可分为3期[1]:Ⅰ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胀;Ⅱ期:疼痛、肿胀减轻或消失,皮肤、肌肉明显萎缩;Ⅲ期:肌肉萎缩加重,甚至挛缩畸形。古代医家对本病亦有记载,如《金匮要略》载:“夫风之为病……或肩不遂,此为痹”[2];《针灸甲乙经》[3]中也进行了描述:“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能伸,手五指掣不可屈伸。”[3]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属中医“风瘫”“痹证”“偏枯”范畴。《灵枢·热病》篇曰:“偏枯,身偏不用而痛……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4]《类证治裁》指出:“凡痹证者,必先有营卫先虚……风寒湿等邪气趁虚而入……故发为气血凝涩……闭阻脉络,发为痹证。”[5]皆指出本病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外邪侵袭,本虚标实。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常用药物为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带来了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副作用。手术、神经节阻滞等技术危险性较高,患者较难接受。通过对近年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医外治法如针刺、灸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现对近几年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1 毫针针刺刘会敏[6]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针刺百会、神庭、印堂、曲池、外关、合谷、极泉、尺泽、阿是穴并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与单一良肢位摆放、运动疗法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上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痛疼视觉模拟评分,针刺组优于单纯康复组。梁慧等[7]以现代康复学为基础,结合巨刺法治疗本病。选取健侧后溪、腕骨、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髎及肩髃等穴位。结果表明,在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等方面,巨刺康复组优于单纯康复组。可见,针刺作为一项独立的治疗方法,可结合不同的补泻方法、刺法,根据疾病不同的症状、体征配伍不同的腧穴,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火针火针法是将金属针具烧红,快速刺入病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治疗疾病可发挥温经络、活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化瘀止痛的目的。现代研究[8]显示,火针能调节人体感痛系统,具有止痛的效果;火针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水肿消退。
周飞雄等[9]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肩井、肩贞、后溪、鱼际等穴施以火针,并配合康复训练,另一组予以主被动训练等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对比疗效后发现火针组疗效较好。张君等[10]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向心缠绕手指、冰水浸泡法等康复治疗,其中一组在此条件下予以极泉下、内关、肩髃、曲池、外关、阳溪、八邪等腧穴火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水肿、疼痛等客观指标,分析发现火针组止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效果更好。可见,火针在本病发展的多个时期均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1.3 电针电针法是通过刺入人体腧穴的毫针为媒介,将不同程度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产生良性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与毫针针刺的疾病谱大致相同,但与毫针针刺相比,电针能产生持续的刺激,效果更明显。
周向红[11]采用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选取患侧肩部四穴配合手阳明经手三里、下廉,波形选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20次后,30例患者均明显好转。余明亮等[12]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时采用电针疗法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取肩手局部穴位,应用疏波或断续波,治疗14次后,患者好转率达90%。
1.4 放血疗法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典型表现为肩手部疼痛、肿痛、活动受限甚至挛缩畸形,上肢皮温升高,一派瘀、热之相。放血疗法[13]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适用于治疗该疾病。现代研究[14]表明,刺络放血疗法能明显促进神经反射,增强局部血液的循环与流速,减少脑损伤,促进恢复。放血疗法可以将痹阻的气血排出,促进血液的新生与循环。
钟伟华等[15]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以十二井穴为主,以三棱针为工具,点刺放血,每穴以5~10滴血为宜,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4次,通过对比现代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水肿程度评分,发现放血组明显优于康复组。拔罐疗法多与放血疗法合用,以其强大的负压作用去除患侧深部的邪热瘀毒。杨忠锋等[16]对患部阿是穴施以刺血,并运用拔罐疗法促进恶血排出,每次选取2~3个穴位,放血量控制在5~10 mL,治疗4周后,患者临床有效率达90.5%。
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时,中药热敷与灸法都是应用较多且疗效显著的两种方法。中药热敷可使中药成分经皮肤直达患部,使药物吸收加快,提高患肢血流灌注率。而灸法热度更高,不仅能直达皮下,且对深部肌肉等组织的渗透力更强,可加速渗出液的吸收。与此同时,灸法能调节人体体质,减少瘀血、痰浊等病理因素的囤积,降低复发率。魏巍[17]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时,以红花、地龙、羌活、当归尾、生姜汁制成中药药饼进行隔药饼灸,取患侧手三阳经上肢部分腧穴及阿是穴,每穴施灸20 min,疗程结束后,治愈及好转患者占全部患者的84.6%。姜殷[18]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统一选取百会、手三里、肩贞等穴位,一组在病变部位探查热敏点,以热敏点为中心进行艾灸,持续艾灸,直到热敏点消失方可停止艾灸,另一组单纯应用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4次。结果显示:两组疼痛指标出现不同,灸疗组疼痛度明低于针刺组。周哲屹等[19]将不同体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使用特定药枝进行实按灸,每个穴位施灸3~5 min,至皮肤稍起红晕即止,对比单一康复训练组得出特定药枝灸法有很好的改善体质的作用,有一定的远期治疗作用,可降低复发率。
中药熏洗治疗是利用中草药煎煮后液体或蒸汽的药力及热力作用于皮肤,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直接进入肌肉、组织,发挥药效,减少了胃肠道的吸收损耗,提高了药物利用率。药物经皮肤直接吸收,较少经肝脏代谢,减轻了肝肾的负担。与此同时,中药熏洗能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减少炎性物质的生产与渗出液,恢复组织正常功能,促进疾病恢复;且患者对该法接受度较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中药外用药物多为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药物,根据其使用频次发现:红花居首,伸筋草其次,桂枝再次[20]。黄雯等[21]应用红花、川芎、桂枝等活血通络药物及白酒炮制为中药药酒,在肩手部水肿、疼痛部位进行涂擦,治疗3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刘文丽等[22]以白芥子、菟丝子、苏子、吴茱萸、补骨脂等药微波加热后熨于患者肩手疼痛、肿胀部位,无效率仅为2.17%。
穴位贴敷疗法[13]是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理瀹骈文》中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23]穴位贴敷多选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与本病“本虚标实,外邪痹阻经络”的病机相吻合,因此安全有效。相比于中药内服,穴位贴敷所需药量较少,还具有毒副作用少、简单便捷、经济实用的特点。
杜文华等[24]治疗中风后肩手肿痛、水肿时,选取冰片、红花、穿山龙、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等药物研末,以酒调匀,和以蜂蜜做成药饼,贴敷于患肢阿是穴,贴敷4~6 h,对比单纯主被动训练组,疗效显著。陈小波等[25]对比西药与天灸两种疗法对脑卒中后并发肩手水肿、疼痛的疗效时,口服西药为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并配合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天灸选取肩手部穴位进行中药贴敷,灸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反应为度,治疗周期为10天,结果显示:天灸组消肿、止痛更快、更明显。由此可见,无论是针刺腧穴还是通过药物刺激腧穴,均可以取得激发经络气血的效果,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均有较好的遏制作用。
穴位埋线疗法将传统针刺疗法进行延伸和扩展,包含了针刺效应、线体吸收持续刺激等多种疗法作用,具有创伤性小、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等优点[26]。《灵枢·终始》篇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4]这为穴位埋线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研究发现[27]:穴位埋线可调节体内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减轻神经毒性;同时可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黎超明等[28]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0例,穴位选择患侧手三阳经肩手局部穴位,其中肩前、肩髃、肩后均行捻转补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法,与40例常规康复训练患者对比后得出结论:穴位埋线组优于康复训练组。赵彬等[29]对30例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埋线,30例患者进行电针治疗,30例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埋线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林妙君等[30]对传统埋线进行改良,用参附注射液药液浸泡过的羊肠线进行埋线,并在该线上加用参附制剂,增加了益气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总有效率95.0%。
推拿,是运用各种手法在人体肌表做某些特定的肢体运动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法。《素问·血气形志》中曰:“……经络不通……治之以按摩醪药。”[31]
刘晓辉[32]以㨰法、按揉、摇法、捻法、弹拨为主要手法按摩肩部、手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以达到促进气血运行、消肿止痛的目的,且对比治疗前后,手部肿胀评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甲襞微循环积分均有明显改善。黎杰[33]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患侧肩、腕、手部施以点法、掌揉法、滚法、按揉等治疗方法,在阿是穴、肩髃、肩贞、肩井、缺盆、天宗、曲池等穴施以针刺,并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另一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比相关功能性指标得出按摩组更有效。苏锦勋等[34]将按摩与器械相结合,应用特定药棒沿手内、外侧经络顺势进行循经推按并配合药物治疗,30例患者仅3例未见好转。
拔罐法,古称“角法”,西汉《五十二病方》中便已有一定的记述。拔罐具有很好的活血、排毒作用,常与刺络放血法联用,提高排毒的功效。且通过拔罐的负压作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进而调节大脑皮层的电位变化,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发生改变,促进大脑病损组织的恢复。
程学莲等[35]治疗中风后肩手肿胀、疼痛时,肩贞、肩髃、肩髎用中号罐,天宗用大号罐,对比常规对症康复治疗发现,拔罐疗法效果更佳。董立杰等[36]取颈、肩部肌肉起止点及肌腹等部位进行易罐疗法治疗,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疗效可靠。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提倡“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31]。多种方法的结合能对疾病发挥更好的疗效。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外邪留于肌表,当以祛邪为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Ⅱ、Ⅲ期,外邪入里,进一步耗损气血,当标本兼治。中医外治法中,毫针针刺、穴位埋线对Ⅰ、Ⅱ、Ⅲ期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均可以通过调整针刺的选穴、操作方法,在病位上有所侧重。刺血、拔罐常配合使用,以达到祛邪的作用。灸法、中药热敷、中药贴敷均兼具药物的药理作用[37-38],可根据不同证型进行加减,灸法治疗正气亏虚的虚证效果更好。推拿无论对经络或者局部均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明显,且方便快捷,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但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部分报道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没有具体的标准化的疗效标准,不同实验方法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多数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缺乏可信度,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的对照研究。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