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亚伟,孟 辰,胡明会,孙 亚,夏小雯,郭英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火在中医学理论中经常出现,有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之分。《素问》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1]22。少火属生理之火,辅助强壮人体正气,而壮火则消耗人体正气,使机体衰弱。后世又延伸出“气有余便是火”“五志过极皆可为火”“相火内生”等理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大都基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学术思想,都离不开《内经》的宗旨,这些理论不仅促进了众多医家对火邪病机的学术争鸣,也使得中医学领域中,火的含义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病机十九条是《内经》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其中的每一条病机,均是通过主要证候表现,来审证求因,探求病机。病机十九条中,火邪独占五条,汇集了火热致病的常见症状,体现了火热致病的多发性。其病证表现出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对于火热致病的论述,为后世相关机制的认识与阐发奠定了理论基石。
1.1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热与火本属同气,而有轻重之分。轻者为热,重者为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热甚则化火化毒,故常火热并称。《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1]85。火为阳之极,火盛则身热。心藏神,主血脉,属火。火热扰心,心火旺盛,内陷心包,风热上扰,痰迷心窍,则见神识昏蒙。瞀就是昏冒,头晕眼黑,头脑不清醒。“又因心藏神,肝主筋,火热熏灼,则心不藏神,肝不主筋。火灼阴血,筋脉失养,则见瘛疭,肢体抽搐,角弓反张。”本句所言,是热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神志不清,筋脉拘挛抽搐之证,是由热邪化火,热盛动风,风火兼化引起,多为外感温热疫病之邪。治疗时以大青叶、龙胆草等苦寒清泄药物为主,佐以僵蚕、天麻、全蝎等清心开窍之品以凉肝熄风。方用“凉开三宝”或牛黄清心丸、黄连解毒汤之类,亦可用羚角钩藤汤酌加苦寒清泄之品加减治疗。古有“风温挟湿案”,患者“初起体热,咳嗽胸闷,身痛头疼,便泻口渴,不甚引饮。早期投以凉解疏化等剂未愈,病月余,神倦瞀瘛,口燥咽干,大便不行,溲赤而涩,月汛二期不至,奄奄待毙。脉微欲绝,舌绛苔少。”[2]医者断为真阴已亏,故脉微神倦。肝脉上巅,肝热,故头疼不减。此为热病后期,真阴已亏,虚火上炎,火炽于上则瞀;阴液亏虚,则大便不行、天癸逾期。当以大补肝肾之阴的药物,壮水以制火;并平肝潜阳,润肠通便,敛阴生津,调养胃阴,方得痊愈[3]。今人以羚羊钩藤汤加减治小儿痉挛症属心肝火热症者[4],盖此类也。
1.2 诸筋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此句病机为火热内盛,阳郁不达,入营劫液,耗血动血。“禁”即口噤也,牙齿紧闭,难以张开,“鼓慄”即鼓颔、战栗,上下齿不停地叩击,不能自控也。多为火邪所致,火热郁闭,阳盛格阴,则外现口噤、鼓颔、战栗等类似寒症之状,如丧神守即谵语、恍惚不安,实为真热假寒证,火扰心神也[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热极生寒”“重阳必阴”[1]22-23。临床中,温热病热极化火,往往向反面转化,出现寒水之象,表现出恶寒战栗;里热愈盛,则恶寒战栗愈严重,继而神志蒙胧,甚至昏迷。张仲景认为,恶寒是太阳表证,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又曰:“其人本虚,是以作战。”[6]可见恶寒战栗亦有因寒因虚因表者,应据脉证,详加辨认。治疗时,须针对火热炽盛的病机,用清热泄火或攻下泄火之法,以葱白淡豆豉汤、银召散等施治[7]。
1.3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曰炎上,热性急迫,火盛会迫使气机上逆,从而出现呕吐、呃逆、喘急、呕血等证。临床上见到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首先应从火的病机考虑。在治疗时,应以泄火降冲之法治之。胃火热盛,可致胃气上逆,而发生呕吐呃逆,治宜泄火降胃,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泄胃火,大黄降胃逆。肺火热盛,可致肺气上逆,而发生呼吸喘急,治宜泄火降肺,方用麻杏石甘汤以宣肺清热平喘。胃为燥土,肺为燥金,肺胃火盛气逆所致之喘急、呕逆,往往易化燥伤阴,引起肺胃阴虚津亏,因此,泄火降逆的同时,须考虑酌加甘寒滋润之品,如沙参、麦门冬等以滋养肺胃之阴。
1.4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此句意为神识狂乱、行为越礼、手足躁扰诸证,大都为火邪所致。躁,指躁扰不宁;狂,指语言及行为错乱;越,言行怪异,失其常度。心主神,属火[8]。火性属阳,主动。火盛则扰乱心神,神志错乱,而见狂言骂詈,殴人毁物,行为失常;火盛于四肢,则烦躁不宁,甚则可见逾垣上屋。神志异常在临床上,多由火盛痰郁引起。刘河间云:“热盛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盛于内,则神志躁动。”因火热所致的躁狂病证,有两种病因引起。一种见于外感热病:热极化火,扰及神明,可见神志烦躁不宁、狂妄失常、谵语等症。如伤寒、温病的阳明腑证,或热陷心包,皆表现为神志烦躁、谵妄、异常兴奋等症。治疗之法,属阳明腑证者,宜用三承气汤之类苦寒折降,通便泄火;属热陷心包者,宜用牛黄、至宝、紫雪等方清心开窍、折降心火。另一种见于五志之火:这与外感热证引起的不同,属于无热的躁狂之证。包括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等在内,系内伤七情、情志失调引起。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气郁痰火,病变在心肝二脏。《景岳全书·狂证门》谓:“狂病多因于火……当以治火为先。”吴鞠通也在医案中记载,其治疗狂证多用黄连、山栀、芦荟等直折苦降法[9-10]。
1.5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即皮肤肿胀疡溃、疼痛酸楚及惊骇不宁等证,大都为火邪所致。胕,通腐,意为胕肿,即皮肉肿胀溃烂、腐肿。《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说:“痈疽原是火毒生。”[11]火热壅滞皮肉血脉,则会导致血瘀肉腐,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1]12主要表现为患处红肿溃烂、疼痛或酸楚。火热内迫脏腑,扰及神明,就会出现惊骇不宁。《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火行其政……疮疡胕肿”[1]346之言。此属火邪导致血热肉腐的外科痈肿病。也就是病机所指的“胕肿”病。以清火凉血解毒为主,方用白虎加桂枝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治疗[12-14]。
金代医家刘完素在病机十九条基础上,对火热之邪与风、湿、燥、寒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形成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他强调六气之中,火热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而风、湿、燥、寒皆可化热生火。刘完素研读《素问》,欲从五运六气中论证百病,故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及“五志过极皆为热”两个著名论点。首先,风助火势,《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曰:“火本不燔,遇风冽乃焰”“风木生热,以热为本,风为标,言风者,即风热也。”[15]这表明火本来不燔灼,若遇风之盛,而促成其火焰升腾。其次,积湿生热。《宣明论方·水湿门》说:“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液也。凡病湿者,多自热生。”[16]湿邪郁闭,阳气不得宣通,亦可郁积而化生火热。第三,燥能生火。如《宣明论方·燥门》提出:“金燥虽属秋阴,而其性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火热也。”[17]燥是秋季的主气,其性质虽属于阴,与寒湿不同,然而燥邪易伤津耗液,致津液损伤,因而易见类似于火热之征象。四是寒郁生热。《宣明论方·诸寒》说:“冷热相并而阳气怫郁,不得宣散,怫热内作,而成热症者。”“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寒毒藏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为怫结,故伤寒者,反病为热。”[18]认为感受寒邪,而致阳气怫郁,失于宣散,其郁结于内,亦可形成火热之症。刘氏在解释六气化火时,常用《素问》“亢则害,承乃制”[1]266六字。他着眼于事物的变化,每用“反兼胜己之化”来解释“六气火化”与“五志致热”的形成规律。后引用《易》经之理以明世人,《易》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又言:离火为戈兵。故火上有水制之,则为既济;水在火下,不能制火,为未济也。是故知水善火恶也。”[19]言“水善火恶”者,即指水善养物,而火多致灾矣[20]。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治疗多用辛苦寒凉之药,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他提出六气辨证理论,建立以六气门为纲的证候分类模式,开创了临床六气门分类法应用的先例,并对火热论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火,人以常动,内外皆扰”[21],并指出怫热郁结为热证的主要病机。“且如一切怫热郁结者,不必止以辛甘热药能开发也,如石膏、滑石、甘草、葱、豉之类寒药,皆能开发郁结,以其本热,故得寒则散也……是故善用之者须加寒药……凡治上下中外一切怫热郁结者,法当仿此……慎不可悉如发表,但以辛甘热药而已。”[22-23]他的这一学术思想影响深远。
“阴火”一词由金代医家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首次提出,其后于《脾胃论》中又有多次阐述。李东垣继承《内经》中“内伤”的理论渊源,创立了“内伤病证”的学术思想,后世有“外感效仲景,内伤法东垣”的说法,称他为“补土派”。其“阴火”理论来源于《内经》“阴虚生内热”之说,《素问·调经论》曰:“其生于阴者,得之于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24《]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提及:“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25]指出脾胃气衰是阴火产生的根源,东垣谆谆告诫说:“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26]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清阳,泻火热,这是东垣治疗内伤热中病的基本法则[27],代表方剂为补脾胃泻阴火之升阳汤、补中益气汤[28],后世沿用至今。
“相火”一词源于《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1]250《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1]265《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上少阳相火,中太羽水运,下厥阴木。”[1]324可见《内经》相火本义是针对运气而言。至宋代,始用相火解释人体生理,此后再议相火则皆指人体相火[29]。朱震亨认为“相火”证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相火妄动。《格致余论》指出:“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护;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阳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30]相火藏于肝肾,禀命行令,以潜藏守位为要。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则潜藏于肝肾之中。若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则阳气外浮而生内热。朱震亨指出:“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31]所谓“五性”指的是心神、肺魄、肝魂、脾意、肾志,五性就是人的情志;所谓“厥阳”就是指阳气的厥逆。朱震亨创滋阴降火大法,滋阴与泻火并用,补阴可以制火,泻火可以保阴,大补阴丸为代表方[32]。《丹溪心法·补损》门中罗列25方,在滋阴降火同时,保护胃气而不伤正,更显朱丹溪遣方用药独到之处。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食饮无节,加上气候等因素,容易产生火热之证。临床上火热病证极为常见,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火热有外感与内生之别,前者系感受外界六淫、戾气之邪而成,属外感热病之类,后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情志过度变化、气血津液亏虚或代谢运行障碍等诸多因素造成。内火病机不外人体阴阳气血虚衰、内部平衡失调以及瘀、郁、五志化生火热几个方面,病涉多个脏腑。然上述病机并非孤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机可同时存在。内伤火热证虚实均见,气火失调、阴虚火旺、阳虚火浮等均以虚证为多,而瘀郁化火、五志化火则以实证多见,或虚实夹杂。另外,诸病机之间亦可相互转化,如气郁化火日久伤阴而成阴虚火旺,五志化火可转变成瘀郁化火等,临证之时,均宜仔细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