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元
(湖南省涟源市湄江镇动物防疫站,湖南 涟源 417109)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发生于哺乳期仔猪的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呈世界流行,常暴发于管理水平低、饲养环境差、消毒不严格的猪场,饲养密度越大该病发生率越高,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发病率更高,每年都会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常见细菌,空气、土壤、养殖场地面、动物体表、粪便、河流、湖泊、污水沟以及变质的食品中都能很容易分离到,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体外易培养[2]。大肠杆菌对培养条件要求非常低,普通肉汤培养基和普通营养琼脂表面都能良好生长,在4℃~38℃均能生长,低温下生长速度减缓,但不会出现死亡,最佳培养温度为35℃~38℃。酸碱度方面,该菌在pH 6.8~7.4均能生长,高于8.0或低于6.0时生长会被抑制,甚至会被杀灭,该特征可为临床选择消毒液提供参考。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18~24 h可生长出粉红色菌落,实验室常用该特征对本菌进行初步鉴别。该菌根据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K)和表面抗原(H)的不同可划分为数百种血清型,但绝大多数血清型不具有致病性,或因靶动物不同而致病力差异性较大。对于人来讲,大肠杆菌是食品中毒的最常见微生物之一。对于动物来讲,饲料、饮水等的卫生管控也需要将大肠杆菌检出量作为判定是否合格的标准。
仔猪黄痢多发于出生后3 d以内的仔猪,典型表现为机体严重脱水,粪便呈黄色稀粥样,具有高度致死性,尤其是养殖环境差,母猪地面饲养,产后乳房未消毒,乳房有炎症,同时初乳食入不足的仔猪群发病率非常高。感染猪肠道黏膜快速脱落,死亡率在90%以上。引发黄痢型的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包括O8、O9、O45、O60、O101、O115、O138、O140、O147、O149、O157等,这些菌株大部分都能分泌粘附性较强的抗原,能长期黏着在肠壁表面对上皮黏膜造成损害。带菌的母猪是仔猪感染的主要来源,乳房部位未清洁消毒时可通过吮乳的过程感染。已经发病的仔猪其排泄物含有大量病原菌,其他猪接触后就会感染发病。消化道是本病的最主要感染途径,通常呈现出整窝发病。大肠杆菌进入消化道后,食入的母乳可为其繁殖提供营养,加上体温适宜,病原菌快速繁殖,增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肠毒素,刺激肠黏膜隐窝部位的上皮细胞大量分泌肠液,同时抑制绒毛上皮细胞的吸收作用而导致腹泻的发生。由于腹泻发生剧烈,短时间内机体会脱水,出现酸碱平衡紊乱,最终引发虚脱而死亡。
病猪死亡后剖检,可见尸体消瘦,营养不良,皮肤褶皱,肛门张开,尾根处有粪便残留粘附。胃部臌气,内容物酸臭,胃壁潮红或出血,表面覆盖大量黏液。肠道膨胀,十二指肠内容物为未消化完全的凝乳块,肠壁因脱落而变薄,黏膜和浆膜充血、肿胀,后段肠腔有血液、黏液和气泡。空肠病变和十二指肠类似,但稍轻。大肠内部充满稀薄的内容物。心脏、肝脏和肾脏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变性,表面散在凝固性坏死灶。脾脏淤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表面紧张,切面多汁。脑部充血,表面散在小的出血点。
仔猪白痢型主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有些黄痢耐过的病例也能发生白痢。白痢发病较黄痢缓,但也属于急性病范畴,粪便呈现灰白色,腥臭,浆糊状,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多数猪可自行耐过,但耐过后生长发育速度减缓。引发白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和黄痢大致一致,只是感染的日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发病特征。未及时吃初乳的仔猪在半月龄之后易发,母乳不足、乳质质量差或脂类物质过高都会造成仔猪白痢高发。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如母猪频繁更换饲料,仔猪间经常打斗,饲喂不规律,气候突变,猪舍地面过湿,饲养密度过大等,这些条件可导致胃肠道消化障碍,并进一步引发肠道菌群的失衡,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快速繁殖。白痢型大肠杆菌在繁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肠毒素能引发分泌性腹泻;另一方面在炎性刺激下,液体从肠壁向肠腔倒流,加上肠蠕动增强,食糜中的脂肪被向后推移,与内容物中的碱性离子,如钙、镁、钠、钾等相结合,成为灰白色的脂肪酸皂化物而使粪便成为灰白色。
白痢病死率低,临死前表现采食下降,精神萎靡,频繁排便,同时机体消瘦,肛门、尾部有灰白色的稀粪粘附,胃内有凝乳块,幽门处黏膜充血。小肠黏膜充血,肠壁淋巴组织肿胀,突出于肠壁,肠腔内有灰白色的浆糊状内容物,里面混合有气体,味道腥臭。显微观察能见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高度肿胀,固有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红肿。病程拖延时间久的猪胃肠道因长期未进食而空虚,黏膜表现卡他性炎症,肠壁薄而透明。心脏、肝脏和肾脏发生变性坏死。
水肿型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不高,病死率却在80%以上,属于急性肠毒血症。发病早期体温不升高,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有些猪在安静时突然出现惊厥。和黄痢、白痢不同,水肿型的病变除了肠道外,还分布在全身其他组织,随血液进行扩散,产生的大肠杆菌毒素导致全身多处组织发生水肿。本病的血清型以O138、O139和O141为主,具有显著的溶血特征,产生的毒素毒力强,是一种有抗原性的水肿病因子,又称大肠杆菌神经毒素,从肠道吸收后引起小血管病变而导致水肿。水肿型大肠杆菌传染力低于黄白痢,在猪群中呈现出散发特点,同窝仔猪中以生长较为肥壮、发育速度快的仔猪先发病,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环境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促进作用。
病猪剖检时可见尸体肥胖,营养良好,皮肤和黏膜苍白,眼睑和面部水肿最为明显,胃内有食物存在,味道酸臭,胃黏膜增厚可达2~3 cm,潮红,贲门发生胶冻样水肿,严重时黏膜与基层发生隔离,内有淡黄色液体。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水肿,为胶冻样,肠系膜淋巴结也水肿,尤其是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切面外翻,边缘充血。肝脏质地变脆,稍碰即碎,胆囊变形,里面充满胆汁。脑干部水肿,并出现局灶性软化。心肌纤维变性、坏死,间质性水肿。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与脂肪变性。肺泡壁充血、腔内有浆液或血液。
预防该病可通过接种疫苗,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应激对仔猪的影响,科学使用药物,加强对母猪的管理以及做好猪场全方位消毒来预防。
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较好的方法,但由于大肠杆菌的临床血清型较多,很多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故临床免疫时一定要选择血清型相同的疫苗。目前该苗基本都是灭活的死苗,免疫后能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不会发生细胞免疫,适用于从未发生过本病的猪场。接种时以免疫母猪为主,产前30 d和15 d左右分别接种1次,机体产生抗体后,这些抗体能通过脐带和母乳进入仔猪体内,从而保护仔猪免受感染。由于黄痢最早在出生后的数小时就可能发病,故有该病发病史的猪场一定要让仔猪出生后吃足初乳,抗体进入体内后能吸收入血,即使仔猪不慎感染,这些抗体也能第一时间将其中和,从而防止该病发生。
环境卫生差的猪场往往表现场内脏、乱、差,垃圾、尘土以及与养殖无关的杂物较多,这些杂物很容易成为大肠杆菌附着的载体而扩散。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就是要清除这些病原菌依附的载体,将疾病发生率降至最低。与养殖无关的用具不要搁置在生产区,母猪舍地面做到1次/d打扫,圈内粪便应每天清理,做到饮水区、采食区和排粪区相分离。清理出的垃圾可运输至专门的集中处理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则尽量采用干清粪的方式清理,便于运输和堆肥发酵。如果为水冲式清理粪便,则可将排粪沟直接通入沼气池用于生产沼气,或者将粪水集中收集后用固液分离机进行分离,粪渣生物发酵用于生产有机肥,粪水则可用于农业生产。
对该病有促进作用的应激条件很多,但以天气造成的应激影响最大,冬季长期的低温环境刺激会导致仔猪免疫力下降,而很多大肠杆菌病原则是以条件致病性的形式存在,免疫力的下降使得本病高发。夏季长期高温、高湿的环境利于大肠杆菌的增殖,一旦环境中存在病原性菌体,短时间内会快速繁殖而达到可扩散水平,在消毒不及时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群发。适当采取措施应对气温变化能显著降低发病率,缺乏产床的猪场一定要及时用产床饲养妊娠母猪,产床地板材质导热性差,同时有仔猪活动区和专门的采暖灯,能减少仔猪体热散失。如果经济条件限制未使用产床,则要铺干垫料,防止地面过凉对机体造成影响,也能促进仔猪活动。夏季应加强消毒,及时清理粪便,保持舍内通风干燥,必要时地面撒生石灰吸潮,尽最大努力减少环境中病原菌数量。
对于经常发生该病的猪场,建议仔猪出生后第一时间吃够初乳外,每头猪根据体重灌服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或其他抗菌类药物。抗生素以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氨苄西林、利高霉素、庆大霉素等为主,根据体重大小只需要灌服治疗量的1/2即可。其他抗菌类的药物有大肠杆菌类噬菌体、抗菌类植物精油(如肉桂醛、香芹酚、百里香酚、牛至油等)、中药口服液等。养殖环境差、管理水平低的猪场可直接用抗生素预防,如果管理水平尚可,病猪呈散发出现的猪场则采用非抗生素类的抗菌药物,因抗生素属于化学药物,尽管抗菌效果优,但必定有毒副作用,对于刚出生的仔猪尽量少用。白痢和水肿型发病时间大部分在15 d之后,此时可通过教槽料或饮水方式口服药物预防。基层有些猪场将大蒜、生姜捣碎后用白酒浸泡,比例约为1:1:5,将浸泡的液体按猪3 mL/头的剂量灌服也能起到较好预防效果。
该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间,此期仔猪对母猪依赖性较强,加强母猪的管理可间接起到管理仔猪的作用。母猪产后首先要做好抗感染工作,防止发生子宫内膜、乳房及产道炎症,可肌注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同时在阴道深部塞入抗生素栓,母猪健康才能产下高质量的母乳哺育仔猪。有些初产母猪的母性较差,建议进行单独饲养,减小环境光照、噪音等刺激,同时多饲喂适口性好的青绿饲料,以促进哺育仔猪。刚出生的前3天仔猪活动少,建议多巡场,派专人看护,防止母猪卧地时将仔猪压死。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虽然通过消毒的方式不能完全彻底清除环境的病原体,但全方位的消毒能使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数量保持在最低水平,从而降低仔猪感染率。消毒时应以舍内环境为主,先将母猪舍地面、墙根、产床、饲喂器具等进行清理打扫,然后通过雾化消毒方式带猪消毒,消毒剂可选择抗菌谱广,对人和动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0.1%苯扎溴铵溶液、0.2%过硫酸氢钾溶液或稀碘溶液等,仔猪活动的产床区域可重点喷洒。母乳下腹部较脏时也应针对性使用0.1%的温高锰酸钾水清洗消毒,防止通过吮吸过程感染仔猪。母猪舍闲置的器具、用品等可在通风地方晾晒,以起到必要的杀菌作用。
黄痢型病猪治疗难度较大,由于发病急、病程短,必须及时用药才能降低病死率[3]。发现有粪便发黄的病猪,第一时间灌服氟苯尼考溶液或恩诺沙星溶液,同时将病猪倒提,腹腔注入温的生理盐水和补液盐,防止机体脱水。将病猪单独饲养在30℃~35℃的恒温环境中,减少寒冷刺激,提升免疫机能。黄痢型病例在治疗时不要追求100%康复,只要显著降低死亡率,后期通过肠道用药调理就能较好康复。
白痢型病猪较易治疗,通过灌服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或在教槽料中拌入抑菌止泻的药物就能起到较好效果。由于白痢病发病较缓,死亡率低,而灌服给药应激大,因此,拌料给药为首选。如果猪日龄过小未接触过饲料,则可通过将药物混合奶粉后撒在料槽中让其慢慢舔舐。用药期间还应做好圈舍的地面卫生清理,所有粪便污染区域及时用火碱溶液消毒,杜绝其他猪接触感染。
水肿型病猪病原多集中在血液和器官组织中,首选注射给药的方法治疗,药物可选择青链霉素、利高霉素、头孢喹肟、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等,为了降低注射应激,建议将有缓释功效的剂型作为首选,因缓释制剂注射后药物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更长,效果更优。如油性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在注射后药效可维持72h以上,注射1次起效3 d,显著降低了给药次数和抓猪频率,省时省力。
仔猪大肠杆菌病在大部分猪场都是机会性疾病,即发病猪都是猪场存在的病原引发的。而猪场存在的病原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前批次的猪群出栏后未彻底消毒而残留下的;另一个是引种不慎,引入了隐性带菌母猪,母猪排出的粪便污染环境后造成养殖环境中广泛存在。对于新建猪场,一定要把控好引种关,引入母猪前做好种猪场的调研,引入后建议连续用抗生素对机体进行净化,之后再正常使用。对于经常发生该病的老旧猪场,建议每批次猪出栏后空舍时间延长至30 d,期间至少进行2次甲醛熏蒸消毒,彻底将卫生打扫,饲喂器具暴晒,经空间采样检测无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时再重新引入新批次猪群,将疾病发生率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