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菊
(厦门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3)
课堂教学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对学生构成必要的“任务挑战”,让他们既感觉有所“麻烦”,又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增强学习动机。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色彩鲜艳、可塑性强的超轻粘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材料之一,但是真正动手制作时,学生随意性较强,常常依葫芦“做”瓢,呈现的作品都比较简单粗糙,缺乏创意美感。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小学人教版《美术》教材副主编胡知凡教授提出:将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来看待,通过美术课程学习,使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1]把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笔者在超轻粘土校本课教学中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意表现能力。
课标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教学理念,要求提升美术学科的层次,从纯粹的知识技能学习提升到具有人文性质的学习,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笔者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调查,发现问题关键是学生在之前学习中对泥塑的了解、关注只停留在简单的制作组合层面,缺乏泥塑点、线、面等造型元素的审美素养与审美判断,动手时不如用画笔娴熟和富有创意。在新的教学视角实践中,教学过程关注美术学科与生活、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科素养培育,厚植学科审美素养,能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与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2]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接受、欣赏外来文化的同时,深入理解与认知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雕塑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雕塑史上独树一帜;“以形写神”、重“写意”的审美特征,形成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魅力;史前陶塑、夏商周三代的青铜雕塑、秦汉陶俑等都是千古传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成果。教师应遵循学、用、创一体的理念,以趣引路,从赏析美术史中找到契合点,从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入手,围绕教材的古代雕塑主题,充分挖掘、整合本地雕塑文化资源。一是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如学习江苏无锡《大阿福》的寓意:头发如意结上戴着牡丹,寓意富贵;欣赏《击鼓说唱俑》诙谐、幽默、憨态可掬的艺术形象等。二是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雕塑拍成视频与图像,运用APP 资源推送学习,如生活中的集美鳌园壁画浮雕、环岛路马拉松运动健将群雕等,引导学生感受变幻无穷的技法美与文化美,发现整块雕刻法与组合塑造法的特色美感,感受中华雕塑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雕塑作品的造型美感。
课标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倡导在广泛文化情境中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美术素养。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视频采集、短片制作等多媒体学习资源创设情境,启迪联想生活见闻,推进学生深度感受、深度参与探究活动,培养敏锐的新视角,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穿插名家的创作过程,寻找感人故事,触动学生模仿大师,感受多元的美术技法,在制作过程中追求精致美和丰富的变化。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最受儿童欢迎和崇拜的人物,是他们快乐童年的印记。教学中,笔者从天津“泥人张”代表作泥塑《孙悟空》赏评引入,组织学生观察、梳理、记录作品运用了哪些美术创作元素,技法组合有什么特点,造型与色彩有哪些美感?学生在讨论感悟中,归纳出孙悟空的围脖是直线上重叠装饰波浪线;衣服上是四方连续纹样,运用点线面形成中心对称排列;系腰围巾采用灵活多变的荷花瓣、橄榄形,错落有致地装饰;整体由团、压、揉、按、捏等综合运用制作而成。结合人文介绍,如咸丰年间,“泥人张”最常去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和北关饭馆天庆馆,他既观察戏台上的各种角色,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特征,触动学生耐心仔细观察的情感。通过小组观察完成学习单,感受超轻粘土的技法与韵味美感。
在以往的泥塑教学中,学生喜欢模仿教师范作、图片资料,作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纯真质朴、富有艺术美感的表达,成为新时代美术教学追求的方向?教师应借助地域优势,立足乡土文化,挖掘其中的美术元素与人文内涵,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闽南文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深刻的,其表现形式是多姿多彩的。[3]教学中,举办过年视频交流会,在图片识读赏析中感受餐饮文化与发现美术元素,从餐饮文化的色香味俱全到装盘与构图的关系,菜肴搭配中的色彩学与异彩纷呈的点线面的关联,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感悟美”之窗。看着学生指尖上厚重有质感的火锅,一盘盘栩栩如生的金针菇、涮羊肉、翠绿欲滴的绿叶菜,在娴熟的指头上,朱红与白色混搭制作的羊肉卷,白色揉和柠檬黄制作的一根根大小匀称排列有序的金针菇……在端午节文化的探寻中,从图片识读中,探究粽子外形的不同包法不同造型,食材里的美术元素与表现方法,生活中见到哪些与粽子相关的情景?《粽情粽义》《粽叶飘香》《厦门烧肉粽》等一组组场景塑造,无不体现出不同家庭、不同地域的文化气息。学生在民俗活动中举一反三、创意创新,寻找生活本源的饮食文化,作品自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创作是美术学习最高阶段。之前学生制作的作品缺乏美感,主要原因是造型缺乏创意、有形无神。如何引领学生在所思所想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将生活情感升华为泥塑作品,构思设计有趣的人物及故事。在制作中细揉巧捏,通过团、揉、搓、捏、压,创意表达作品的精神内涵,趣美相生。
如学生作品《打麻将》小巧玲珑,每个人物、每件物品都是会说话的小泥塑。作品把麻将和头的方与圆等造型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圆如玻璃珠,方块则棱角分明、平滑照人。主体是四位老人围着方桌打麻将,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长相与独特的发型服饰,栩栩如生。一位老爷爷全白的头发梳理妥当,上扬的纯白眉毛,芝麻大小的眼睛有高光、有眼白,显得精神抖擞,把新时代美好生活刻画在眉宇之间。方方正正的绿色麻将桌旁,巧妙地塑造了另一位老爷爷坐在矮凳上,怀里抱着活泼可爱的小孙子在观战,小孙子手上的拨浪鼓红黄相间,在湖蓝色衣服的衬托下更显得精美。一粒粒麻将各自代表“不同的角色”,一组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在学生指尖表达得惟妙惟肖,是乡土文化生活气息与学生团结协作的智慧结晶。再如,《厦门小吃一条街》制作独具匠心,由一碗小巧玲珑沙茶面入手:匀称的长面条,生鲜般晶莹剔透的斑节虾,其色彩为朱红渐变,还有娇嫩欲滴的绿色菜叶,其叶脉精致细腻。既体现了餐饮文化的形与色美感,又不失超轻粘土技法特点,令人忍不住细细研究其技法与制作。生活文化带来新的教学视角,更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