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针对教学目标的“读思达”研究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为例

2022-11-27 07:57陈洁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本课狐狸词语

陈洁

(莆田市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莆田 35110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未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导致迷失方向的现象,如超标、低标、找不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平衡点等,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具有契合教学目标的“读思达”能力尤为重要,即落实教学目标的“阅读、思考、表达”。“阅读”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思考”是找准教学目标的核心和关键,“表达”是实施教学目标的转化和反映。只有做好对教学目标的“读思达”,才能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平衡点,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为例,从“全面深刻读目标”“理性清晰思目标”“科学合理达目标”三方面,展开核心素养视角下针对教学目标的“读思达”研究。

一、全面深刻“读”目标

(一)课程目标和学段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对课程目标的阐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展开,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纵观总体目标,可以提取一些关键词,如“爱国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等。[1]这些总体目标的实现,并非能在每一节课中都得以落实。但是,语文教师要以这些目标为总的导向,在目标导向指引下,使语文课不迷失方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学情,课标还制定了学段目标。同样可以提取一些关键词,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课外阅读”等。掌握学段目标,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才不会出现“超标”或“低标”的现象。

(二)单元目标和文本解读

《狐假虎威》一课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这一单元编排了四篇充满幻想的课文——《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都以“相处”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课文学习后,还设置一个语文园地,侧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教学时,要建立课文和课文、课文与园地之间的关联,注重全体参与。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学习默读”。《狐假虎威》是一则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寓言故事,讲述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寓言故事内容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从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识记生字,积累语言,明白道理。

(三)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在课标这一大概念下,通过制定本课的认读书写生字、读懂故事理解“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意思、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一故事、积累本课词语等短期目标,让学生在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完成时掌握。短期目标往往是显性目标,是可以告诉学生的。因此,这些知识技能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课堂上往往是看得见的。至于懂得怎样与人相处、质疑与批判精神的养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关心自然和生命等长期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并非一节课教学结束,学生即能马上达成。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在长期的培养训练过程中达成长期目标。长远目标往往是隐性目标,教师心中要明确,课堂中要切实达成,但是不能告诉学生,正所谓“月穿潭底水无痕”。

二、理性清晰“思”目标

无论是课标还是核心素养,都亟待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引导感受语文学习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全面解读课标,教学时若能建立起课文与课文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每一课不是孤立的,每一个知识点也不是孤立的,教学就有了整体性。这样也能解决部编教材“一单元一得”,乃至“一课一得”的理念。

(一)明确教学方向

关注课标,解读文本,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关联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结合本课课后习题,就能确定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还要通过朗读培养语感,通过读懂故事理解成语意思,通过故事内容感受与人相处的奥秘,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因而,教师应围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注重全体参与,让学生在新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习潜能。

(二)明确教学内容

《狐假虎威》这一课有17 个要认识的字,8 个要求会写的字。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生字以外,还需要在与汉字的不断接触中,对字形结构区别辨认,将字音、字形、字义理性地联系起来,形成汉字学习理解能力。在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读懂故事,分角色演一演故事,并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质疑:“狐狸仅仅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吗?”这一教学推进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三)明确教学达成度

在知识的学习及能力的提升上,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并具体表现在评价中。如本课让学生“学习默读”,在学习之前,教师引导学生确定默读的要求是不指读、不出声读、不回读。通过评价,一步一步帮助学生确定小目标。在练习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实现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朗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提高。

纵观课标,领会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横览本课的方向、内容、教学达成度,可以制订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多种方法自主认识“假、威”等1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 个生字,会写“事物、爪子”等6 个词;2.读懂故事并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3.分角色演一演故事,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并积累词语;4.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5.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与批判精神。本课教学重难点是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积累词语。

三、科学合理“达”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及目标的分析与设定,《狐假虎威》一课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模块一:初读课文,读懂故事

1.出示课题,了解故事的主人公。

2.自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关注读音:“嗓”是平舌音,“转、闷”是多音字(在语境中、联系生活认识),“扯、爪、神、猪、受”是翘舌音,“嗓、抗、趟”是后鼻音。

(2)识记字形:①字理识字:威(会意字)、爪(象形字)。②形声字:违、抗、趟、闷、神。③熟字加部首或换一换:猪。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重要任务,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不少的汉字,掌握多种形式识字的方法。本环节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识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此环节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一。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一起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温儒敏教授在《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 个问题》第七部分“部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中谈到,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产生不同的课型,注意把握节奏,学生才不腻味。本课是寓言故事,这类故事大多内容浅显,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应该能大致明白故事的内容。此环节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二之读懂故事。

模块二:再读课文,明白道理

1.默读课文思考:狐狸碰上了什么麻烦?狐狸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2.相学而导

(1)交流狐狸碰上的麻烦,了解故事的起因。

(2)通过问题“狐狸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理清故事的经过(抓住狐狸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角色人物)。

3.故事最终的结果怎样呢?(结合最后一句“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关注题目“狐假虎威”这一成语,并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4.引导质疑:狐狸仅仅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吗?(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故事中的狐狸,一借老天爷的威风吓着老虎,二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

设计意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之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虽然学段不同,但核心指向趋同。为此,语文教师在备课与上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与落实。《狐假虎威》是一篇老课文,教师的思维习惯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并没有再进一步思考借的另一个层面。此环节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二之理解寓意。

5.结合生活,谈谈对“狐假虎威”的理解。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大多内容浅显,但是寓意深刻,寓言所包含的道理,学生并不能立刻明白。所以,本环节重在借助故事的着力点,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狐狸的狡猾(机灵)和老虎的愚昧,顺势揭示寓言的道理,同时结合生活谈谈“狐假虎威”。这既降低理解的难度,又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互相促进。[3]这是显性目标的达成,也是短期目标的达成。

6.关于“狐假虎威”,你是否也认为狐狸是“狡猾”的?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应教育学生,面对凶恶的歹徒时,要随机应变,学会保护自己,特殊环境的“狐假虎威”是一种智慧)

设计意图:理性思维已经列入核心素养的内容之列,培养学生“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尚荣认为,核心素养是智慧的合金,智慧是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具有综合性。[4]此环节重点完成教学目标四、五。

模块三:角色扮演,积累词语

1.出示课后练习2 的词语,请学生分类。

(1)指名读。(课件出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2)通过动作演示,表达对词语的理解。(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这些词语。(4)这些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

2.请学生角色扮演:老虎、狐狸、部分动物。

(1)表演的学生要注意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关注如词语所提示的动作神态语言。(2)观看的学生要注意表演者是否把角色扮演得生动形象?是否能够把练习2 中的词语表演出来?

3.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4.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

5.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吴忠豪教授认为,抓好“语言经验积累”这一基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此环节,教师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词语勾连起来,把静态的词语勾连到动态的生活动作中,用生活体验来立体静态的语言,不仅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还最大程度积累学生语言表达的经验。

模块四:分类指导,正确书写

1.左窄右宽:物、眼、神、活、猪。2.上下结构:食、爷。3.独体字:爪。

温馨提示(本单元训练要求):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书写经验,如果逐字逐笔指导,势必引起学生的厌倦,费时低效。为此,依据汉字结构规律归类指导,能够省时高效。先让学生自主观察交流,教师再有重点地强调和指导,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此环节是对教学目标一的落实。

模块五: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自读寓言故事《叶公好龙》。

2.像《狐假虎威》寓言故事一样,用上语言、动作、神态,改写叶公如何吹嘘及叶公与真龙的对话,再和同学一起把故事演一演。

设计意图: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积累词语是本课教学中重要的语文要素,如何积累语言,是本课教学主要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当然,仅仅知道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实践和运用。为此,在拓宽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在演一演的过程中积累词语。此环节是对教学目标三的落实。

猜你喜欢
本课狐狸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一枚词语一门静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