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效果分析

2022-11-26 07:58郭素平杜丽玲李庚营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7期
关键词:晶状体晶体焦点

王 浩,郭素平,杜丽玲,李庚营

(葫芦岛何氏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辽宁 葫芦岛 125003)

白内障(cataract)属于一种视觉障碍性疾病,晶状体是眼球中的一个重要部位,通常呈透明性状,若晶状体呈混浊状态,会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这种疾病被称作白内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有数据报道[1],我国盲人大约有一半都是白内障疾病所致。还有数据显示[2],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发生白内障的几率在75%左右;而超过80岁的老年人,其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90%。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不显著,会出现程度较轻的视物模糊;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晶状体会逐渐变得混浊,也会加重视物模糊的程度,还可能出现近视、复斜视、眩光等症状;若情况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失明,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3]。目前,临床上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仅依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手术需要将混浊的晶状体切除,再植入人工晶体。常规的单焦点人工晶体,因具有经济实惠的优势,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人工晶体。虽然此晶体能够让患者获得较好的远视力,但是由于很多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其机体调节能力减弱,在手术后,其近视力水平还是较差,在生活中仍然需要戴眼镜。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临床上衍生出多焦点人工晶体。传统的多焦点人工晶体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好的近视力与远视力,但是此晶体会重新分配光能,致使中视力的敏感度降低,在眩光、夜视等情况下,还是会产生视物模糊的状态。因此,为解决这一缺陷,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探究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确诊为白内障;②晶状体核硬度根据Emerry分级,均属于Ⅱ~Ⅳ级。排除标准:①合并干眼症、青光眼、眼底病等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者;③合并糖尿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女13例(13眼),男17例(17眼);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10±4.27)岁。研究组女16例(16眼),男14例(14眼);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05±3.89)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术前检查以及手术方法均一致,对照组采用HOYA单焦点人工晶体,研究组采用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

1.2.1 术前检查 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实施检查,检查项目包含眼压、视力、计数角膜内皮细胞、眼底验光、对眼部进行B超照射等。再由眼科专科检验医师给予患者IOL Master测量,运用STK-T公式对人工晶体度数进行计算,手术后预留屈光度数值为0.00-±0.25 D。

1.2.2 手术方法 手术由同一位医师进行,先运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87,规格:0.5 ml∶2.0 mg(0.4%)]对表面实施麻醉,在其陡峭轴位置开展透明角膜切开,切口直径为2.2~2.8 mm,再做一个辅助切口,直径在1 mm左右,行连续环形撕囊,大小在5 mm左右。水分离、分层,采用超声乳化将其吸除,再运用I/A将残余的晶状体皮质充分吸除,进行囊膜抛光,再将相应的人工晶体植入于患者的囊袋内即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情况、视觉质量、视功能指数以及生存质量。①视觉质量:运用OPD-ScanⅢ测量术[4]评价高阶像差与低阶像差。低阶像差包括散光、离焦等,占总像差的90%;而高阶像差包括三叶草差、彗差以及球差等,占总像差的10%;②视功能及生存质量:分别于术后2、6个月运用生存质量量表与视功能14项指数(VF-14)评价,VF-14量表包括及周边视觉、主观视觉、立体视觉、视觉适应4项,合计13个问题,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视功能越好;生存质量量表包括社交、自理、活动、心理4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视力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后矫正远视力情况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与中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视力比较( )

2.2 两组视觉质量比较 研究组视觉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视觉质量比较( ,μm)

2.3 两组视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存质量以及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视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 ,分)

3 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疾病会让患者的视觉质量下降。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患者对白内障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注重提高视力水平,而现在更注重提高视觉质量。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普及,能够让很多患者的视力得到有效提升。但是有很多患者表示,手术后的视觉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对白内障患者运用的是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此类晶状体无法自动调节,不能同时提高远视力与近视力,手术后患者仍然需佩戴眼镜,为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5]。白内障术后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引起了广大眼科医生和患者的重视。本次研究中特地对白内障患者运用了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以达到脱离眼镜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后矫正远视力情况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与中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为白内障患者植入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近视力以及中视力。分析原因为,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有2个作用,一个是看到中近距离,另一个是看到远距离,远景或近景能够经过人工晶体,将焦点部位聚集在视网膜,人工晶体是处于眼球光学中的一个节点,是一种同轴多焦设计,过度边缘区的光学干扰较小,能够让患者自由切换看远景或近景[6]。同时,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力,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临床上人工晶状体的种类较多,根据产品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屈光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等[7]。屈光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又可以分为衍射型、折射型以及折射-衍射型。常规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无法提供全程视力,而且也会产生不良光学现象,致使患者的视觉质量严重下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为白内障患者提供全程视力,但是也会发生视觉干扰的情况。与常规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设计理念不同,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是一种非对称的区域折射[8]。人工晶状体分为两个扇形折射区域,分别为上方扇形和下方扇形,下方扇形负责近视力,而上方扇形负责远视力,扇形中间存在过渡区,让近视力与远视力过渡平稳,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近视力和远视力,还能够减少不良光学的发生率。与其它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MF 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优势较多,比如对比敏感度较高、光损失率较低等,其损失率仅在7%左右[9,10]。在脱离眼镜后,能够降低发生眩光、光晕、雾视等情况,而且很快能够适应暗黑环境,具有较高的视觉敏感度。对于人的眼部像差,可以将其分为高阶像差和低阶像差两种,高阶像差的内容有三叶草差、球差、慧差、二阶球差等,不能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视力;而低阶像差的内容有远视、近视、散光,则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视力[10-12]。其中球差和慧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视觉质量,高阶像差能够让物体在视网膜中,变得模糊,从而影响其视觉质量[13-15]。所以很多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后视力可以逐渐恢复,但是其看到视物呈模糊状态,晚上视力会下降等,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为高阶像差所致。

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时,需注意这几点:①需挑选符合手术情况的患者;②眼科医生需具备成熟的超声乳化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成功率;③手术过程中,需对人工晶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免人工晶体的反光点与过渡区相重合;④前后囊要认真抛光,以免发生后发性白内障,从而使患者的视觉质量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MF30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应用于白内障患者,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近视力以及中视力,还能增加脱镜率,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功能以及生活品质。

猜你喜欢
晶状体晶体焦点
焦点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
焦点
儿童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术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连续观察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