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华
(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课程是培养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任务不仅体现在思政课和其它专业课程中,同时审美实践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也可以发挥其作用。以结果导向理论为实施思政教育的基础,应将艺术审美实践教育纳入思政教育进程,全面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才能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拓宽思政教育视野,让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为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证明。
“结果导向”又名“产出导向”,出自美国学者斯派狄(Spady)于1981 年首次提出的结果导向教育理论。[1]把“结果导向”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习过程结束后,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学习成绩只作为教学参考。[2]以“结果导向”为建设思政教育体系的理论指导,学校和教师明确学习结果,配合多样化思政理论学习和灵活的个性化的审美实践,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完成自我实现的目标,并反馈结果,以改善原有课程设计和教学,构建思政教育体系新模式:理论联系实践,优化教学效果,形成完整的思政教育闭环,达到思政教育的预期效果。
高校的思政教育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中央以及教育部有关思政教育的指示,推动思政教育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传授专业知识的“教书”工作,同时也要完成思政“育人”的使命。传统思政教育课手段单一,只能通过分数来衡量学习效果,未能完全达到课程目标。而以思政教育结果为导向的审美实践教育,可以为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应试教育凸显被动学习 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中,以高考为教育目,学习成绩为重点,无论学校还是家长,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德、体、音、美、劳等课程的处境虽然在近几年有所改善,但创新精神的培养无从谈起,实践能力就更没有时间培养了。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他们的视野、能力和价值观的追求往往呈现单一倾向,由于缺乏自信而导致创造力差,不善于表达,体现在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社会责任感差,只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和定位往往是模糊的。进入高校后,一部分同学思维固化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由于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倾向,造成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很难分清对错,没有勇气直面问题。如何从“被动学习”转化到“主动选择”,从单一的接受知识到多元的知识摄取,唯成绩分数到综合素养的提高,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思政教育不能重复高考前的单一教育形式,需要探索更多的实践性审美活动来进行教育辅助,以保障思政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3]
(二)网络不良信息的冲击 互联网等新媒体与传统的网络报纸和杂志不同,去“中心化”是其重要特征。新媒体发布信息不再受中心机构的管理,每个信息发布者都是分散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内容的制作、发布,而无需通过发布机构的许可。在网络环境中,一些新媒体出现异化现象,发布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他们以非客观的方式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评论,在发布过程中不需要编辑的审阅和更正,因此,媚俗的金钱崇拜和享乐主义被一些人推崇,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通过微博、公众号和其他网络形式得到宣扬。发布者为了最大化经济效益,满足不同人群的好奇心,以讨好大众的方式来谋取利益。大量不良信息的接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思想道德观念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导致部分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偏离和价值观的倾斜。高校有责任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引导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思政教育手段单一 目前,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一线教师的思政教学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此过程中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忽视了在多元化社会大环境下的当代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等性格特点。在思政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多样化育人方式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思政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思政教育需要克服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论不感兴趣。探索贴近学生生活的审美实践活动,目的不仅仅是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结果导向,检验思政教育成果,指导下一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防止因为教育内容的滞后而导致的思政教学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学生学到的思政理论无法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所以,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教室,也要有一定的实践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验证理论,运用理论支撑实践。因此有必要融入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实施丰富的教育形式与内容,运用多种教育途径,所以建立“结果导向”的思政教育体系是必要的。通过审美实践教育来丰富、调整思政理论内容,保证思政理论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板块和价值内涵能够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满足当代学生多样性的思维。[4]
把结果导向指导下的审美实践教育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讲授的有力补充,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过程,以参与审美实践最终效果调整改进理论教学,形成完美思政教育闭环。因此,以结果导向理论指导下的审美实践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可以促进高校教师的道德心理由“虚”向“实”,学生道德行为由过分依赖型向独立自主型意识不断转变,以此去适应社会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社会关系、道德信仰和传统价值体系带来的冲击。
思政理论教育和审美实践教育两者的着力点不同,但两者的育人目的则是相同的,且教育形式具有互补性。标准化的思政理论课,教育内容和目的是非常直接和规范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为学生灌输思政理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而审美实践教育以隐性的、无意识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动规范、个人能力等方面进行思政教育,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被隐藏起来。[5]这种形式的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以隐性的方式实施的。思政理论教育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主要途径,审美实践教育则是思政教育的有力补充,二者都是基于思政教育的共同基础发挥教育的功能,达到教育效果,实现思政教育的作用,共同组成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
思政理论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人精神风貌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对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审美实践教育的目的是营造出具有教育性的情景,促进思政内容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在非意识状态下对学生产生影响,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格,增强责任感,成为人生目标明确、审美正确、道德高尚的人,并在不断实现道德自觉和追求精神完美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无论是思政理论教育,还是审美实践教育,不在于灌输理论,而在于启发学生认识世界的价值和意义,完善个体人格的发展。
以结果导向所构建出的思政教育体系的目的,从传统中寻找转变,在固化中探求突破,向外拓展,促进思政理论教育与审美实践教育相统一。审美实践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目的在于探索传统教育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工程,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结果为导向,互为补充,相互指导,建立完整化、多元化、开放且全面的思政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
调整和改进思政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使思政教育入心入脑,可以运用影视作品、校园网络和校园文化节等艺术形式进行审美实践教育。高校要充分挖掘艺术作品创作背景与过程,影视作品的内容,校园活动的形式,通过思政教育结果导向,在教育过程中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一)利用多种艺术形式提高大学生的觉悟 为突破传统教育教学中缺乏实践过程对理论的反思与总结,应设置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增加立体的、多维度的互动过程,以增强思政学习的趣味性体验。思政教育要利用音乐、舞蹈、美术等形式进行实践性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美术强调隐性审美教育,音乐体现人文关怀,舞蹈进行精神构建。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思政教育内涵和强烈的思政育人力量,对历史、传统、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学生通过参与审美实践,弥补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在艺术审美互动中,艺术作品隐性影响审美,并不断构建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体系,促进思想进步、提高道德认知,并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校要利用艺术手段探索更多的思政教育方法,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同时学校应提供保障,搭建平台,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红色歌曲展播,历史舞台剧表演,主题性美术创意设计等活动,以实践体验去丰富对课堂思政的理论学习,并在自我实践参与过程中对思政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艺术实践教育的作用对于高校的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6]
(二)利用影视文化领悟思政内涵 当代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重视校园影视作品展播能够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承载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题明确的思政影视资源可以与高校的思政教育相吻合。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内涵的影视作品,不仅通过声音、光影的综合应用带来视听享受,吸引学生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影片的情节提供了可以崇拜的榜样,以及对未来理想追求的参照,被人物与情节感动的同时通过观影所感悟的思政印象也很深刻,内化过程不断影响学生的思想活动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向榜样看齐。影视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主题明确的影视作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发展。[8]同时,教师在观影后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以主旋律艺术作品的观影感受为主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讨论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案例分析,完成思政教育任务。此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对思政内容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分析,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与教育感受,而且教育效果更为有效。
(三)利用互联网转变态度 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受到网络快速发展的影响,他们勇于积极思考和挑战新事物,在不同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思想的冲突中不断进行快速融合。信息多元化的互联互通,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课堂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通过网络能更高效便捷地获取更多方面的知识,这对高校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校园互联网作为高校审美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利用网络参与热情高,传播范围广的特性,实现网络思政实时推送,双向互动。[9]利用互联网平台,师生平等沟通交流,投放精准化的思政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把网络审美元素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之中,增加思政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内容立体饱满,形式丰富多样,拉近与学生距离感的同时,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可达到思政教育的预期效果。发挥网络吸引年轻人的特点,通过网络信息引导他们去了解思政内容。要把互联网当作一种新的教育思维理念,丰富思政教育方法,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为了避免被网络中不良信息所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伪存真,要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所以,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思想就要紧跟时代潮流,教育内容要开放包容,教育载体要形式多样,传播方式要互联互通。高校要建设具有适应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政教育的体系。
(四)利用校园文化推动全方位思政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要整合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打破固定思政教育的思维习惯。通过寓教于乐的各种校园活动形式,以各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9]校园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活动内容要与时代紧密结合,活动形式要新颖丰富。
校园活动可以引起参与者道德价值的认同感,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加强道德的自我教育,思想的自我激励和行为的自我约束,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进一步促进校园艺术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挖掘学生喜爱的艺术活动内容,结合区域特点将传统和流行相结合,专业与生活相转化,理想与现实相对应,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定期推出校园艺术文化活动,通过艺术实践和艺术文化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结果导向的全方位育人。
一流人才的培养与意识形态和价值引导是分不开的。审美实践教育通过情怀和情感,以积极的精神气质来引导学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最具魅力的部分。确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审美实践教育的结果导向作用,实现思政理论与审美实践的相互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社会,着眼生活,展望未来,才能使思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