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海燕
(安徽省安庆市太平寺小学 安徽安庆 246000)
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需要结合写作教学实际情况,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加写作的趣味性,顺利完成写作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开展时,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使得写作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就当前情况来说,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受到教学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希望可以快速取得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堂内教学上,出现让学生刷题,单调重复性分析与讲解等情况,力求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学生阅读时出现问题,老师本应该扮演解答者的角色。但受到大环境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的效果。
同时,部分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现有教师缺少额外的学习,也不会主动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备课质量有限。加上一些教师自身能力不足,指导学生阅读时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也无法掌握学生心理特点与个性需求,没有实施个性化教学,存在不负责任的情况。尤其是对学生写作教学活动指导时,存在无从下手或指导方式落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
小学生没有意识到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部分小学生阅读基础薄弱,加上语文写作教学学习缺少极强的连贯性,一旦一些知识点跟不上、听不懂,逐渐丧失掉写作教学学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已经放弃语文学科,避之不及,也就谈不上学习语文写作教学的兴趣。学生与教师只关注语文成绩,而成绩则会影响到学生上课情绪。
相当一部分小学生没有养成写作教学的习惯,觉得学习是在学校内进行的活动,回家后不愿意接触书本,也就谈不上实施写作教学了。学生缺少写作教学的意识,不愿意在家中阅读,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实施效果,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很多年,社会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小学升学压力有所缓解,学生空闲时间有所增加。但应试教育本质未得到改变,相当一部分学校或家长仍旧以考试成绩判断孩子好坏,而学生成绩则关系到教师职称、薪酬等。素质教育环境下,部分家长觉得孩子更能玩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断减少,传统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实际能力,反而造成课外补习班的风气愈发浓厚,直接造成学生压力增加。此外,素质教育本质上离不开资金支持,资金直接与资源丰富存在联系。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使得部分家长教育观念无法转变,与现实之间脱节,影响到写作教学的实施效果。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对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各个教学领域都基本配备了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将原本生硬、乏味的事物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呈现,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构建一个富含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萌发写作欲望。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学生写作兴趣的良好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时候,考虑到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未曾真正领略过大海的风姿,也没有去过海洋馆,因此教师将多媒体设备利用起来,为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海底图片、视频,并且让学生认真观看:“想必同学们都十分好奇海底的‘真容’,现在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将图片、视频进行呈现)!”此时,海底的动物、植物以及矿产等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可以发现的是,他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兴趣十分浓厚,视线纷纷落在了大屏幕上。于是,教师把握时机,顺势引导:“同学们,看完奇妙的海底世界后,你们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吗?”教师鼓励学生直抒己见、畅所欲言,大胆阐述个人的见解。
语文教师围绕教学大纲,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准确抓住中心句、主题句,明确文章的结构,逐步掌握语文阅读技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夯实学生基本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语文学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借助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阅读时学生会遇到各类问题。具体教学时需要侧重创设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找寻语段之间的联系,深刻分析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夯实其阅读基本功,实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要想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以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就需要语文教师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有目的的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例如,语文教材上有《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后,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猴王出世”的视频,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后带领学生深度学习文本,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一些西游记中的趣味片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学生片面理解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随后,教师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片段,充分激发起阅读兴趣,增加知识积累数量,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再如,学习完《北京的春节》后,教师可以讲授一些其他的风俗文化,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接着要求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始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水平。
(1)丰富教学形式,发挥思维导图作用
在如此良好的环境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会得到良好的发挥,更加主动、积极地融入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对写作的兴趣。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实际上,故事的创编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基点,组织学生创编、演绎故事,这样自然能够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落实到位。
例如:在教学《狐狸分奶酪》这一课的时候,当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故事,试着演绎狐狸分奶酪后发生的故事。可以发现的是,学生兴致极高,积极地交流、互动,就个人的想法进行阐述、分享,将个人的知识、经验进行整理、分析,融入故事改编之中。不一会儿,各个小组就完成了故事的改编,原本无序、杂乱的事件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可以发现的是,学生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写作思路,对于写作业不再抵触、厌倦,而是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乐趣,喜欢上了写作。
(2)利用思维导图充实作文内容
学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大多会以“我的母亲”为话题展开写作。而对于人物描写离不开外貌、神态、肢体动作以及语言等内容的描述,且每一项都有其对应的写作手法。例如,在对人物神态和动作展开描写时通常会借助细节描写:“妈妈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慌不忙,从来不大声责备我。”如此描写使人物形象和性格更加饱满,立体。而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通常会借助一些比喻句,使其描述更加传神、形象:“妈妈生气时眼睛就会瞪得像核桃一样大。”学生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时,就可以在这些特定部位标出自己需要用到的修辞手法及感想,甚至可以将自己平时收集到的一些具有关联性的优美词句标注其中,如此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会更加流利、顺畅。另外,在日常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字词、段落等进行总结和收集。这样他们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时,会有更多的想法和亮点填设其中,使自己的文章无论是结构、内容还是修辞等都更为完善和吸引人。
(3)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维导图的效果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并且难度不大,但是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这就难免有不少的学生会对它产生抵触心理。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让他们真正地接受写作,就必须要深层次地挖掘他们的兴趣,使得学生将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代入到写作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将写作难度大大降低,还能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热情。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的时候,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后,教师就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聆听以及思考,切实体会大自然的美好馈赠,并且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如:“同学们,我们身处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事物,听到了许多动听的声音,大家可以将这些事物、声音写下来吗?”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产生运用文字进行记录、表达的欲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获得了一些写作素材,写作兴趣也得到了良好的激发和培养,并且将个人的真实体验、感受融入写作之中,将以往的无从下手向自主写作转变,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4)结合课堂阅读教学,培养文章修改技巧
要想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需要语文教师加强指导,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方式,拓展阅读范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好阅读指导,奠定高效课外阅读的基础。
读思结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对小学生来说,读思结合充分体现出自身阅读的积极性,这也是阅读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本内容。语文文本中含有大量词句,如果简单理解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时往往存在难度,但如果可以将其放置到相应语境中,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就可以轻易理解相应内容。
与自身情感经历结合。对小学生来说,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情感难度较大。但如果可以将其自身经历结合起来,融入自身情感理解作者情感,就可以实现情感共鸣,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
做好阅读标记。阅读时,要做到“手到心到”。阅读时做好标记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读书时标记重点内容,将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可以加深理解。同时,动手过程中也需要思考,只有用心阅读,才能保证批注的有效性。
在大部分学生认知中,作文学习就是自己按要求写完一篇文章,然后老师修改并给出改良意见。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认知,这些学生并没未意识到修改作文也是作文教学的一种主要内容,并且是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在写作练习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通过自身前后对比,树立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一般而言,教师所看到的作文或是学生从未修改或者是已经修改过的,但由于过程的省略教师并不知情,这就会对修改作文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打击。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加强对修改过程的关注,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对比修改前后作文质量,通过前后差别,进而重视对作文的自主修改。比如,在完成“长大后我要成为”的话题写作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写得好的学生,还要关注那些重视修改的学生,通过学生作文中修改标记的使用以及对比前后质量,找出其中的进步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养成良好的自主修改习惯。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合理应用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图片等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融入思维导图、自主修改等教学技巧,实现培养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任务。同时,语文教师要做好写作素材筛选,切实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打造语文写作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