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曼,王俊峰
(1.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111;2.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111)
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推进了1+X证书试点工作,促进了产教融合,也为后续持续开展1+X证书工作提供经验,更有利于我院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模式改革,建立“书证融通”、“课证融通”机制,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本文以1+X证书制度为指导,对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
1.1 师资力量的要求 师资力量是实训室建设不可忽视的首要资源,师资队伍的提升和对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洞察,是学习者取得不同等级和种类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必要前提。然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蓝领”教师稀缺,参与《教育部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可食食品快速检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证书的培训工作,从思想上深化1+X证书制度。
普遍存在实训指导教师被列为教辅人员,难以参与实训室项目建设,承担开关门,维护卫生、安全隐患排查、仪器维护与保养、保护固定资产完整等工作,没有很好的职称晋升平台和发展空间,实训教师没有更好的提升操作技能和实训指导作用。还需有能够熟练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实操能力。
1.2 实训室建设的要求1+X证书制度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与此同时对高职院校提出新的要求。为开展1+X证书制度工作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实训室从仪器设备采购、与专业课程衔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训室配套设施不足,实训室单一满足本专业的实训教学课程,致使校内实训室使用率低,开放性不强。因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所需的实训设备,优化实训教学条件,改善实训设备布局。
1.3 课程体系的要求 课程体系上各院校要改变“书证并行”“课证并行”向“书证融通”“课证融通”进行转变。“1”和“X”是互补和包容的关系,“1”可视为基础,“X”可视为加强和扩展。目前的课程体系比较片面,实训课程开发、教材编制修订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1+X证书制度强调原有课程内容、专业课程标准与证书培训内容互相联系。所以,要求课程体系有对应的实践教学项目与职业等级证书的知识内容相对接。达到“书证融通”“课证融通”的目的。推行1+X证书制度下,有利于高职院校实训室功能的发挥。
实训室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为1+X证书制度工作开展起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表现:首先,实训室是实施“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包括线上理论、线上仿真软件以及线下实验实操的全部项目考核的主要载体。“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学生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提供实训场地、仪器设备、设施以及配备优质师资力量、课程等作为职业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的重要支撑。其次,实训室是“1”和“X”之间的纽带,实现有效的衔接和融合。“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补充、强化和拓展。强调“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相比较传统观念,实训室的功能不仅限于服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而是产生新的功能诉求,要适应多种“X”证书培训教学,同时完成1和X的教学工作,让1和X实现有效衔接。
再次,实训室的建设是实施和推广1+X证书制度的重要保障。实训室建设与相应的软硬件条件相匹配,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培训和考核需求,从而获得各种“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硬件条件有场地、设施设备等,软件条件如教学资源、课程、师资等。因此,实训室建设适应变革,保障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
3.1 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深度解析“1+X”证书体系,提升“X”证书与实践教学模块的融合,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落实改善。开展“1+X”证书制度需要依靠教师来发挥主导作用。(1)教师需要深入剖析“1+X”证书制度,将其理念注入到实践教学中,做到“课证融通”为实践教学添增新活力。为深刻把握证书标准,对教师加强培训,通过参加教育部“1+X”项目《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食品合规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充分接触行业,跟踪动态,学习先进,并取得考评员证书,为考核站点的建设奠定了师资基础。(2)教师需要明确“1+X”证书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阐述所需内容及相对应的考核标准。并将其融入实践教学活动,实现“X”职业技能培训与专业教学同步。在“1+X”证书制度的指导下,教师针对理论考核试题库的全部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培训,同时利用新建虚拟仿真教室进行考核软件的预装以及学生仿真软件的实操练习,实现技能鉴定常态化,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取得“X”证书。(3)教师需要不断拓展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例如职业院校开展教师利用假期企业锻炼工作,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在北大荒完达山乳业、好利来、米旗食品、汇源等食品企业一线岗位锻炼,切身实际的掌握了食品理化检测技术、仪器维护与保养、乳品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检验等实操技能。并且部分教师深入到了食品生产线,如在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了火腿肠生产工艺、火腿肠中理化指标检验、亚硝酸盐含量检验、塑料包装肠衣增塑剂含量检验等项目的学习。在利顺信米业有限公司,学习研究了粮食类营养搭配,营养米粥的生产加工工艺,营养强化剂的种类,强化剂的选择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且查阅国标法规范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用量等。经过数次实践锻炼的积累,更有助于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教师队伍。通过食品企业的培训学习及一线岗位的实践锻炼,有效地加强了专业教师对1+X证书制度的深刻体会,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扫清障碍。
3.2 实训室基础设施的建设1+X证书制度中,积极探索食品实训室建设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食品类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需要在原有实训室设备基础上重新布局,以满足1+X证书制度的要求。例如“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证书,对训练设备提出了综合要求。培训项目包括运动营养目标指标测试实践、运动营养餐配餐实践、运动训练实践、运动营养综合评价。需要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对应的实训项目主要有营养配餐线上实操、营养配餐实操、运动项目训练、体质测量、握力计的使用、血压的测定、血糖的测定、皮脂厚度的测定、运动营养综合评估等。目前我院食品营养与配餐实训室教学设备,还停留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层面,还未达到证书标准的要求。而“1+X粮农食品安全”针对从事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从实操技能、上机操作、数据处理、撰写报告等方面完成相关操作规程。同时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购置所需仪器设备、实验耗品等,例如家用医用多功能听诊器、智能配餐厨房、Keep智能计数跳绳、壶铃运动健身器材、飞力士弹力健身棒臂力律动器材运动训练棒、拳击靶反应靶练拳器(带拳套)、运动拉力带弹力绳、拳击靶反应靶练拳器(带拳套)等。除此之外还有“1+X粮农食品安全”实训项目所需购置的仪器设备,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象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水浴锅、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确保实训条件能满足1+X证书培训、教学和考点考核的要求。
对模拟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对实训设备配套的完整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要对实训室建设做出相应改变。例如购买仿真软件包括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营养教学管理系统软件、3D气相色谱仪仿真软件、3D气质联用仪仿真软件、3D液相色谱仪仿真软件、3D原子吸收火焰法仿真软件、3D原子吸收石墨炉法仿真软件、3D原子吸收火焰法仿真软件等。保证资金的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又满足1+X证书制度在线培训和在线考核的需求。
3.3 课程体系的建设“书证融通”是将1+X证书需要考核的内容融入到学历教育中去,按照1+X证书制度要求分解成个个技能点,对应需具备的职业素养,与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匹配。“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1”学历证书在课堂上融为一体。通过强化和补充课程内容、置换课程内容等方式进行完整整合,形成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来同时满足“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1”学历证书的要求。“课证融通”是高职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行动场”,构建以行动领域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引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达成职业能力目标,缩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距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1 合理科学利用实训室资源 目前,面对大部分职业院校实训资源短缺和仪器设备浪费并存的情况,实验资源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实训室承接本专业基础实训课程、专业实训课程、校企合作项目等实践课程。推进1+X证书制度同时,实训室不但承担着实训教学活动,还要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以符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内容。
4.2 实训教学中推行8S管理 高职食品类专业是一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训室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重要,实行1+X证书制度下实训室管理模式,建立实训室管理的考核制度,在食品专业的实训教学中,通过推行8S管理,使实训室管理更加有章可循。8S管理体现了食品专业实训管理如安全教育、卫生、纪律等各项要求,有利于实训指导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实训室卫生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大大降低了仪器、设备、工具损坏率,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8S实训室管理理念渗入使到多门课程中,如《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膳设计》《大学生营养餐销售》《食品感官评定》《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等。这样既可规范实训教学现场的管理,培养学生符合现代食品行业规范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
4.3 以新标准建设管理实训室 高职院校将1+X证书制度有效延伸至教学实践环节,通过专业设置、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重构,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技能操作及职业素养的要求,建立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从而完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
4.4 保证实训室的共享与开放 为开展1+X证书制度顺利进行,按照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在教育部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时应加强与完善。尤其在智能化实训室建设上,思考如何融合现代信息要素,提高设备的信息化水平,使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结合实训教学、实训室设备管理、1+X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使实训指导教师在原有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实训信息发布等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在实现1+X证书目标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实现实训室的共享和开放。
在现代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我院实训室都是按课程设置的,导致实训室规模过小,功能单一,不能满足1+X证书的需要。所以要扩建升级实训室,打造“1+X”实训条件,1+X证书制度给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实训室建设、课程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充分满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需求,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建成具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具备生产性实训特点,集校内实践教学、社会化培训、教学竞赛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条件。
我院将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不断探索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继续推进“1”与“X”的有机融合,深化“三教”改革,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把“1+X”证书制度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强化学生就业本领的重要抓手,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