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宽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给予厚望,希望他们要肩负历史使命,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而大学生活对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历史是活的教科书。毛泽东主席的学习经历,至今对青年成长成才仍有借鉴意义。
毛泽东1910年离开韶山冲远出求学,读了半年的东山小学,五六个月的湘乡驻省中学,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一师)求学。在一师的学习,毛泽东受正规教育时间最长,那时他20岁有余,青春年少,英气勃发,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历史时期,也成为毛泽东人生的转折点。后来,他在接见一师的老同学周世钊时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国外留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1]总结5年半的求学经历,毛泽东的活动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专心学习、交良师益友、参加学友会组织、体育锻炼、组织新民学会。提高了四个方面的能力,即政治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
刻苦钻研,勤奋认真。清末民初,新式教育乍兴,但还远未普及,能上得起学的学生较少,毛泽东爱读书,他很喜欢哲学、伦理学、国文课,每每“认真为文,成绩很好”,对数学、英语、音乐、绘画则不感兴趣。杨昌济先生的伦理课,他时常得100分,袁仲谦老师的国文课使他“在必要时仍然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王季范老师的数学课,还有绘画课,他的成绩一般,甚至不及格。毛泽东主张自学,制定了一套专属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科目重点放在哲学、史地和文学等社会科学方面,对于其他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中央档案馆现存有毛泽东当年的课堂笔记《讲堂录》,因火灾而幸存下来的仅有47页,一万多字,开篇是手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有36页是听课笔记,足见听课之认真。他的求知欲望强烈,学校规定的自修时间短了,就在宿舍看书,有时秉烛夜读,通宵达旦。他还有好问的习惯,“喜欢和同学们讨论各种学术问题,切磋琢磨,互资裨益。也常列出学习上的疑难和社会改造的问题,向老师请教”。[2]杨开智曾回忆说,1916年暑假,毛泽东一把雨伞、一双草鞋,风尘仆仆,步行120里到板仓杨家,求教于怀中先生,又去40多里访问留日归来的柳午亭先生,问询日本的体育运动。
博古观今,学思践悟。毛泽东在《讲堂录》修身一讲中,由修身想到我国“文弱者多,国用不振”,“坐此而不能与外竞”,兵“非强悍有力者不胜其任,尤非多受教育者不能有功”,如果由“诬赖鲜识之徒充其选,驱之临战,不待交而先溃,历年国受巨创者以此”,进而,想到日本诸种运动之法。学习《伊尹论》,他认为伊尹生在封建专制时代,“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能做到如此,足见“其心大公”,可以效法。伊尹“识力大”“气势雄”,所以能破五六百年的君臣界限,“首倡革命”。他自问什么是“天命”,曰“理也”,“人心即天命”,“能顺乎理,即不违乎人;得其人,斯得天矣”。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毛泽东心里打下了深刻烙印。由人推己,由己达人,后来,毛泽东提倡并践行体育运动,他的革命思想、为人民服务、团结人民群众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横渠四句”,引发“为生民立道”的思考,“帝王”只是“一代帝王”,“圣贤”则是“百代帝王”。变革要在底层做起,“在上者为政教,在下者为风俗。变之自上者,效速而易迁;变之自下者,效迟而可久”,在此,他又标注道“在上者虽有圣君贤相,然人亡而政息,效虽速而易迁”。[3]后来的革命岁月,毛泽东十分注重发动群众,把党的意志转化为人民意志,把封建主义思想连根拔起,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逐步深入人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面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结论,他的这些做法和实践是和这时期的学习分不开的。
了解国情,游学有方。毛泽东历来反对死读书,不仅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本巨大的无字之书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民国初期,全国四亿多人口,90%以上在农村,农民问题始终萦绕在毛泽东心头。据查,毛泽东于1916—1917年间游学3次:1916年暑期,他和蔡和森徒步游历浏阳、湘阴、岳阳,绕洞庭湖半个圈而返,用时一个多月;1917年夏,和萧子升游历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返回长沙;同年冬,一人步行至浏阳文家市铁炉冲,访问陈绍休同学,几天后返长沙。游学的特点一是步行。二是几乎不带路费,或留宿农家、寺庙,或露宿山野;有时乞讨,或送对联、“打秋风”,或友人、农家请饭。三是与人们促膝谈心。毛泽东吐着方言,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人们都愿意和这位“毛先生”谈心,沿途他们了解了“各县农民的风俗习惯,农民的生活状况,地主、佃户如何收租、送租的,贫农的痛苦等”,向农民宣传反封建、反迷信思想,重要的是他在“在普通的农舍里,听到了贫苦农民的呼声”。[3]后来,毛泽东写出了光辉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中国共产党找到农民阶级这个同盟军,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不能说他上学期间的游学不是一个基础、一个前提,这是一个读“无字之书”成功的尝试。
心系国事,思考人生。毛泽东从不死读书、读死书,时刻关注着天下大事,国情时局变化,思考人生和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阅读报纸,认为“报纸是活的历史”,在萧三眼里“毛泽东是一个最忠实的读报者”,同学们称他为“时事通”。有时一张报纸,他可以看好几个小时。同学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就给大家讲世界和中国的新闻,斐迪南大公如何被刺杀,奥匈帝国如何出兵,德俄英法如何参战,日本如何趁火打劫,美国如何发战争财等,分析得头头是道,逻辑清晰,了如指掌。一师的阅览室订阅了上海、北京以及湖南当地的有名的报纸,毛泽东每天必读,一看就是几小时。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在《民国日报》《大公报》做了报道,毛泽东“从字里行间看出了这场革命是世界上的一件大事,以非常兴奋的心情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3]他看的杂志有《公言》《甲寅》《新青年》等,其中最热心的是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李大钊是其主要撰稿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新青年》杂志扛起了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提倡新思想,反对封建腐朽的旧思想,猛烈地抨击封建礼教,主张建立民主制度,成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期刊,毛泽东还从中读到了李大钊写的《青春》一文。这些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文字深深鼓舞了他,激励了他,改变了他,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他的偶像,至此,他从思想上彻底抛弃了康有为、梁启超,觉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思想较之康、梁的思想进步得多,这种思想代表了时代的声音,而康、梁的思想则成了时代的阻力。”[3]正是在陈、李的影响下,毛泽东逐渐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爱读书、善思考、尚笃行的习惯伴随毛泽东一生,《礼记·中庸》中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都做到了。这些优秀品质,毛泽东在一师学习期间都表现出来了,中华5000年的悠久文化滋养了他的身心,造就了高瞻远瞩的视野,使他完成了由一名学生到一名共产主义者、革命者的彻底蜕变。
一师深深影响了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形成。在这里,毛泽东结交了许多积极向上、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如杨昌济、袁仲谦、王季范、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等,毛泽东和他们多有信件来往,请教国家、民族、教育、人生等方面的问题。1915年,毛泽东因带头驱逐校长张干一事受到校方责难,萌生退学之意。方维夏认为,毛泽东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选择退学方式不可取。时任校长孔昭绶则主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大力进行适应新文化运动潮流的教育模式改革,开展了许多“以培养学生自治自动活动能力为目的的组织和活动”,受到毛泽东等学生的欢迎,以这种方式挽留了毛泽东这个“栋梁之才”。一师是毛泽东革命生涯开始的演练场,他从这些组织和活动起步,逐渐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杨昌济曾说,自己遇到了两位治国之才,一位是毛泽东,一位是蔡和森。萧三认为杨昌济先生对毛泽东和许多同学影响很大,他所讲授的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课,不装腔作势,虽不善辞令,但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尊敬,都爱听,都很佩服他的道德学问,在杨先生周围形成了一个爱学习、爱国、求真的群体。[3]在生活上,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影响也颇深。杨昌济主张新生活,科学的和民主的生活方式,反对腐朽的堕落的封建生活方式,废止朝食、行深呼吸、主张静坐、行冷水浴,毛泽东也学他,大清早不吃早餐,山上打坐,洗冷水澡,湘江游泳,吸衡岳云气,品爱晚亭朝露,赏岳麓夕照、湘江归帆,更是在太阳下面、大风里、大雨中,美其名曰“日浴、风浴、雨浴”。这些生活方式,让毛泽东有了健康的体魄,能够顺利完成万里长征,踏瘴疠,爬雪山,过草地,不间断地行军打仗。
毛泽东在一师结交了一群关心国事、关心民情、志存高远、愿意为民族振兴献身的青年才俊,有蔡和森、周世钊、张昆弟、陈章甫、罗学赞、萧三、萧子升、罗章龙、向警予、何叔衡等,这些人成为毛泽东最初的政治班底。毛泽东交友是有原则的。1915年他在长沙各校张贴《征友启事》,署名“二十八画生”,征集志同道合的朋友。1936年冬,他接受斯诺采访时说,“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4]他们不议论身边琐事,不谈情说爱,不谈女人和私人问题,“甚至连日常生活的普通事情也拒绝谈论”。[4]他进一步讲到,有一次去一个青年家里,当着他的面谈买肉的事并吩咐人去买肉,“生气了,以后再也不同那个家伙见面了”。“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4]1916年7月,他在给萧子升的信中,纵论时局,提出日俄条约签订后两国将互相尊重他们在满洲的权利,“思之思之,日人试我国劲敌!敢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3]当时年仅23岁的毛泽东就已经预言到20年内中日必有一战,足可见他对时局的分析透彻、思维缜密,心忧国事和民族大业,警醒世人。他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要读奇书、交奇友、著奇文、创奇迹、做奇人,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赞誉他是德国的将军毛奇。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向警予等逐渐汇聚成我党重要的政治精英群体,日后成为重要领导人和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领袖。
积极参加一师学友会。1915年秋,毛泽东开始担任一师学友会的文牍,相当于现在大学学生会的秘书角色,主要是公文、信札的起草、收发和管理。1917年10月,担任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是学友会实际负责人。高菊村在《青年毛泽东》一书中说,“毛泽东在一师学友会工作期间,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出色的组织才能,为促进一师同学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工作”。[5]以一师校志记载为例,1918年2月,毛泽东向学友会主要干部会议提交的各部活动计划、校运动会、办刊、夜校和经费等问题,众议许久均获通过。[5]据1918年5月的学友会记事录记载,毛泽东在交接会上作了发言,他总结了一年的会务,提出两项建议:“一则本会经费之扩充也,一则易加设交际一部也”,目的是“专为联络毕业生,图教育之改良及普及而设”,其理由是有四,一是从学友会现状看没有专职联络毕业生的部门,毕业生有爱校之心无联络的部门;二是从中西学校比较看有联络团结毕业生之必要;三是有学校组织校友会的成功典例,如第一联合中学;四是咨询了同学,认为有设立交际部的必要。他还提出了交际部细则,共7条。[3]为把一师体育运动开展起来,毛泽东思考了很多办法,主要有:一是针对学生雨天、晚上没有活动场地,开展了乒乓球运动,免费提供球网和网架,每班一副,地点设在学友会的事务室、礼堂、会客室、洋楼等处。乒乓球运动在一师快速发展起来,“乒乓之声一时聒耳”。二是他自己创造了“六段运动操”“这种运动能够活动全身各个器官,既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又不需要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同学们纷纷效法进行。”[6]1951年秋,毛泽东在接见湖南教育界人士时提出,办学校要重视青年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能锻炼身体的人不配谈革命;我们不需要贾宝玉、林黛玉式的青年,而是需要身体和意志两方面都坚强的青年。[6]举办工人夜校。一师的工人夜学本来由学校教员举办,毛泽东接手学友会会务时已经由盛及衰,他满腔热情积极投入其中,又使其兴旺起来,这段经历记载在当时的《夜学日志》《一师校志》里了。毛泽东提议学友会主办工人夜学,有“四条理由:一是我国现状社会之中坚,实为大多数失学之国民;二是欧美社会普及教育很有成效,我国国民虽然境遇不同,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三是可作为师范三、四年级学生实习的场所;四是可借以打破社会与学校鸿沟分明、相隔相疑的局面。”[3]这个倡议获得学友会全体负责人一致通过后,他们立刻写了招生广告,张贴在显要处,起初应者寥寥,随之,毛泽东组织大家分析原因,改变方法,很快报名者达到120多人。在教学中,毛泽东讲授历史课,自编讲义,利用业余时间找工人谈心,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采用活泼的、工人听得懂的白话文教学,深受工人们欢迎。由此可见,大学期间毛泽东对工人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认为他们是“社会的中坚”了,这些认识,为以后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运动,为党找到农民阶级这个同盟军打下了思想基础。
创立新民学会。1915年发出征友启事之后,毛泽东身边逐渐汇聚起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和朋友,并且与他们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他们探讨问题的聚焦点是“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至1916年,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生活”,从这里,体现出一种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毛泽东逐渐认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比较严密的组织”。[3]1917年4月新民学会在岳麓山脚下的蔡和森家成立,通过了毛泽东和邹鼎丞起草的学会章程,选举毛泽东为干事。从章程看,新民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有五项纪律: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任务是会员每年负一次以上通函,报告己身及所在地状况与研究心得,以资互益。据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从不自我标榜,但由于它的乾乾不息的前进运动,在实际上,成为我国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成立的影响最大的革命社团之一。它的主要发起人是毛泽东和蔡和森。”[3]新民学会会员除了思想上互鉴互学,还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反袁世凯复辟、抵制日货、驱逐军阀张敬尧等社会运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很多我党杰出的领导人,如蔡和森、毛泽东、张昆弟、李维汉、何叔衡等等。1921年夏,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新民学会就自行解散了。
从毛泽东五年半的学习历程看,他的政治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锻炼,为以后的人生发展、融入社会大环境和参加社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
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社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给新一代青年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树立了永资借鉴的榜样。
据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467%,也就是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达到了15467人,平均接受高等教育年限为6.91年。由此可见,无论是对青年个人还是国家来说,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和国家育人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当下,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祖国需要青年,祖国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就大学生而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毛泽东身上可以得到很多启示,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要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解决我们成长成才为了谁的问题。毛泽东正是看到人民的苦、工人的苦,看到晚清政府、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才逐渐树立起要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个崇高理想的。他本身从封闭落后的韶山冲走出来,再到农民、工人中调查研究探寻中国人民积贫积弱的原因,和同学们讨论中国、世界、宇宙和人性,得到的结论就是追求人民生活向上,进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崇高的价值观就树立起来了。学生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就是基础,如果一个人对人民没有深沉的爱,对其他方面的爱就是空谈。当前,从国内看,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国际看,形势风谲云诡,世界疫情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相互交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在这种形势面前,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跟党走,与党和国家同向而行;要把握大势,敢于担责,自觉地投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大战略之中,“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7]
二要砥砺品行。就是要解决我们应具有什么样品格的问题。青年人要懂得善恶美丑,要明辨是非曲直,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7]毛泽东一生喜爱阅读,无论是自修还是上课或是锻炼身体、参加学友会,他都很认真。大学期间很崇拜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后是孙中山,受《新青年》、陈独秀影响,接受并树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理想,他在学习中甄别,在选择中成长。当前中国产生了很多英雄人物,如人民英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云南华坪高中校长张桂梅,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还有华为公司任正非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在学习榜样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一种道德习惯,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打牢道德根基,让人生路走得更直、更远。
三要勇于担当。就是要解决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担当就要有所牺牲。众所周知,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是担当,是大担当,但这种担当精神从大学中就已经体现出来。大学期间毛泽东开办工人夜学,提升工人素质;在同学中推广“六段运动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反袁复辟;与蔡和森带领新民学会会员不辞辛苦四处筹款,帮助湖南学生赴法留学,这些活动也是担当,体现的无一不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民族责任,一种寻求救国救民的担当。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民族振兴就是青年的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有许多雄关漫道,险滩暗礁,艰难险阻,“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青年人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7]担当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在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中体现奋斗精神,把辛勤的汗水挥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