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烛隐 钩沉出新

2021-08-02 22:54郭梅黄睿钰
关东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一师王平视点

郭梅 黄睿钰

[摘 要]张直心、王平的专著《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研究范围为1906年4月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创办至1923年7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合并这一时限中的浙江一师,主要采用“化繁就简”的文学史叙事方法,史学梳理与诗学审视双管齐下,依据历史进程、社会思潮、文学发展、教育观念等衍变,对浙江一师在新旧思想、新旧文化更替中的历史贡献进行了明晰、系统的论述,通过文本细读,历时性地展示了现代作家在浙江一师时期的文学活动。在将浙江一师放置于文学史、教育史、思想史的脉络中考察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中国现代历史上新思想、新教育、新文学的结盟线索,从而寻觅到文学、教育和思想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浙江一师;现代教育;现代文学

[作者简介]郭梅(1967-),女,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教授;黄睿钰(1999-),女,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杭州 311121)。

“北有京师学堂,南有浙江一师”,在中国教育史上,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其前身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以下简称“浙江一师”)曾站在现代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涌现出经亨颐、鲁迅、许寿裳、李叔同、丰子恺等一大批风云人物。陈望道在其《“五四”时期浙江新文化运动》一文中称:“‘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从全国范围来讲,高等学校以北大最活跃,在中等学校,则要算是湖南第一师范和杭州第一师范了。”这里的“杭州第一师范”即浙江一师。

在以往的文学史著述中,对于浙江一师在新旧思想、新旧文化更替中的历史贡献,并没有明晰、系统的论述,作者张直心、王平别出心裁,在既有史料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探寻,并最终完成了专著《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全书共九章,以浙江一师为论述焦点,旁征博引,全面、深入地重新考量新旧思想、新旧文化交替过程中浙江一师的历史角色定位。作者通过校风、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等辨析浙江一师的精神气质、价值关怀以及审美形态,梳理了浙江一师师生于文学社团组建、刊物编发等文学活动中透露出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对现代师范教育和现代文学之间“互动共生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浙江一师为中心,辐射全国,揭示浙江一师在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学界已将目光投向现代文学和大学教育,相关研究已有所收获,但关于浙江一师人文教育和现代文学的相辅相成之作则寥寥无几,而这也正是本书的创新所在。换言之,该书作者正是从前人不曾明确的立场、观点出发,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教育、现代思想起步阶段的历史研究,使得本书对于现代文学、现代教育、现代思想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部著作。

在《导言》中,作者首先对本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概述:“本书拟以1906年4月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创办至1923年7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合并为基本时限,而将此后三四十年代的相关人事视作论题的逻辑外延,依据历史进程、社会思潮、文学发展、教育观念的衍变,历时性地展示现代作家在浙江一师时期的文学活动。”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桂林: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3-4页。时间的界定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读者阅读时亦有迹可循。在此时间段内,作者广泛收集资料,以期研究、行文能够“全史在胸”。同时,作者也采用“化繁就简”的文学史叙事方法,钩沉出新,在对既有史书中文献资料的去讹存真或填空补阙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始文献,如浙江一师所编的讲义、报刊、文件以及曾在浙江一师任教或求学过的学者们的相关作品、书信、日记等,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对象世界。作者还注重历史细节的陈述,使得本书文字犹如散文般“形散而神不散”,不仅增强了书中相关史实的真实性,更让阅读充满了趣味性。诚如作者所言,注重原始文献、凸显细节“以期将研究对象置于更多元的论辩质诘关系中,发见内中隐而不彰的文化姿态与价值取向。从而不仅从观念上,也从叙事方式上反拨既有历史书写的前提与预设。”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6页。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将“此后三四十年代的相关人事视作论题的逻辑外延”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4页。,与以往史书相比,这一延展时间的提出使得本书在叙事时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人生发展有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社会历史的发展亦然。这三个时间段是相辅相成、互相交融的,并没有明确的划分节点,作者将“此后三四十年代”纳入本书研究范围,正是将各个阶段历史融会贯通的过程。此举虽大大增加了资料收集、系统研究的难度及复杂性,对读者而言却收获了收纳在更广阔时空中的“全史”。作者在书中选取了一些亲历者的回忆文字进行重新审视,避免了特定年代既定价值取向的框限、筛选,这亦是本书之于其他同类型著作的独到之处。

梅贻琦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演说中强调:“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浙江一师之所以能成为时代变革中如明星般闪耀的存在,正在于其培养出了众多思想前卫、眼界开阔且学术涵养深厚的“大师”。夏丏尊为浙江一师校歌作词时,第一句便写道:“人人人,代谢靡尽,先后觉新民。”浙江一师的灵魂是“人”,因而,作者对浙江一师历史演变的探寻也正是从其中的“人”及其思想的角度切入的。在《导言》中,作者如是道:“20世纪初叶,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其前身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群星荟萃:鲁迅、许寿裳、李叔同、夏丏尊、沈尹默、沈兼士、沈玄庐、刘大白、陈望道、朱自清、俞平伯、叶圣陶、刘延陵等作家曾在一师执教;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曹聚仁、丰子恺、柔石、魏金枝、张维祺等作家曾在此校求学。”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1页。这句话不仅是史实的基本陈述,更为读者后续的阅读提供了作者的大致思路。在书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见证了新文学初创期新诗崛起与散文中兴的沈玄庐、刘大白、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等“一师人”的创作,还可以看到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俞秀松、叶天底五名师生投身中国共产党的筹建宏业时弃文从政、复又弃政从文的风生水起。上述众人在文中均有所涉及,作者通过展现众人在浙江一师时的人生经历,折射出浙江一师这一“新教育与新文学的绝佳结合部”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1页。在民初现代教育发端、发展阶段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及共生。

作者既然要“深入探索民初现代教育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共生关系”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1页。,单单陈列史实想必是不够的,更何况既有的文学史对于浙江一师这所培养了众多大师,诞生了早期新文学社团“晨光社”“湖畔诗社”和《诗》这一现代文學史上首个诗刊的学校的叙述,大都语焉不详甚至隐而不彰,以浙江一师为视点切入,透过“一师人”的视角看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便显得尤为必要。“一师人”荦荦大端,逐一叙述他们的“一师生涯”未免显得繁琐而枯燥,何况本书注重研究众人思想的演变,通过思想变化透视时代思潮,因而略去对诸大师“一师生涯”的逐一陈述。正所谓“文如其人”“人文相契”,思想通过文章流露。作者研究“一师人”的思想,除了整理、列举其在浙江一师的重要经历,更注重于在其诗歌、小说、散文等展示的思想态度及变化处着墨。作者将文史结合,剖析魏金枝在《校役老刘》中影射出的“一师风潮”的“失败”和“伪善”的“新校长”之僭权,表达对李叔同静穆归一、丰子恺终身人格的颖悟,探寻刘延陵“不由自主地流连于角落、幕后、阴影等谜面”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8页。的新诗……从“教育小说”的校园叙事,到“火气”渐消“清气”滋长,从“诗化青春”的少年意气,到“散文人生”的中年沉潜,“一师人”发出“现代的声音”,理想主义背后是一具具“赤子之魂”,校歌云:“吾侪同学,负斯重任,相勉又相亲”,现代教育、现代文学的重任正是通过怀有赤子之心的师生们前赴后继的实践才得以变梦想为事实。

书中还提道:“本书注重文本细读,注重对历史主体——无论是文学史、教育史、抑或思想史之主体内在复杂性的穿透性审视。”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8页。书中所列举的文章,作者不仅将背景交代清楚,更从文章和浙江一师之联系的独特角度条分缕析。任择一篇阅读,读者都可以跟随作者穿透历史的层层迷雾,回归到当时当地的情境中进行考量,看到历史主体如乱麻般交织、复杂的内在被梳理成了相对清晰、完整的思想脉络。《狂人日记》《孤独者》《笑的历史》《狗的褒章》《若迦夜歌·爱者底哭泣》……作者对文本研究的文字如同一篇篇独立的书评,其中有些鲜明的观点令读者耳目一新。作者还总结了作家们各自的气质、文风,如:鲁迅强调的“首在立人”,叶圣陶的童话世界,刘延陵的谦卑躬耕,潘漠华于晨光里的“罪之花”,冯雪峰的“赤子之魂”,魏金枝的偏执与激愤,柔石处于后青春期的羸弱与忧郁,俞平伯人生中的“撇”与“执”……可见作者在本书的创作准备阶段,曾翻阅众多文本,书中所择皆精华。换言之,作者对浙江一师文人的大量文本进行了细读,并总结出他们在浙江一师理念的滋养下渗透在文字里的人生观和性格特征,体现了作为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对于文字和隐匿在文字中的情感的敏感性。通过文本细读,作者发现浙江一师文人创作“见证了新文学初创期新诗的崛起与散文的中兴”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7页。。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第1页。本书作者在研究浙江一师文人创作时亦总结了他眼中的现代文学、现代教育发展初期的新文学演变规律,即新诗崛起、散文中兴,作者认为,这是当时时代的创作规律,不妨称之为中国现代史上发生发展出的“一代之文学”。更耐人寻味的是,作者看到了当时文学创作的时代气质和“五四”前后沉潜衍变的精神气质之间的呼应,“其文体亦大致呈现了一个从诗到散文的集体性取舍趋势”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7页。。这一崭新观点的提出,凸显了浙江一师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活跃的中等学校和浙江省内新文化、新思想中心地位的“自我认同”,可见作者以浙江一师作为视点切入具有开创性意义。作者将1923年朱自清发表的长诗《毁灭》比作一座“界碑”,以此作为当时浙江一师文人“不约而同作别诗化青春、步入散文人生的宣言”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7页。,并更进一步总结出散文对于浙江一师文人而言衍生出的生存姿态,即不急不徐、淡如清风、“前进而不激进”。这是浙江一师文人群体共同的精神气质,亦是浙江一师文人借以表达自身对“日常、宽广的人文经验”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8页。的关注。与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引王夫之所谓“戾气”来概括明末社会的时代氛围如出一脉,对于浙江一师文人书写的风格演变,作者也用“气”之消长来形容,用“火气”一词指称“民国初期、尤其是‘五四以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士人中充斥的某种激进情绪”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330页。,借朱光潜《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中所称的“清气”表达“一种渐进主义、或谓‘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精神气质的升华”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334页。,从“火气”旺盛的诗到“清气”渐长的散文,浙江一师的文人书写开始追求个人和社会之间、个人和自然之间的“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力求于幽冥深邃处见新意”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8页。,如在柔石偏重写意的《二月》中,关于浙江一师“写实”的文字易被读者忽略,而作者则着重指出:“小说中,特意交代萧涧秋与其应聘的中学校的校长陶慕侃系‘同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同学,还透露文嫂的丈夫……李先生,也是一师的学生。是一师赋予了他们‘忠心于教育事业的远大志向,烙下了曾经‘美育的深刻印记。”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299页。作者在文学的虚构性和真实性之间不断考量,于虚构中寻觅内在真实,“史学梳理与诗学审视双管齐下”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8页。,通过一篇篇“一师人”的文章,追忆那个现代性自由生长的年代,将浙江一师文人的“思想、创作、生命情境、精神印记置于特定知识场域中予以专论,探幽烛隐”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8页。,表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教育的别样风韵,更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生机勃勃、诗情洋溢的浙江一师。

确立了文学史视野,进行文化研究、文学史研究便有了明确的目标。本书在探讨浙江一师历史上发生的几大具有节点性的重大事件——如“木瓜之役”“挽经运动”“一师风潮”“湖畔诗社成立”“《诗》创刊”等——之余,还从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视角出发,阐释了作为知识场域的浙江一师在生命情境上蕴含的文学和文化蕴藉。其中,作者对浙江一师的首任校长经亨颐的教育思想着墨最多,着重还原、凸显了经亨颐人格教育的理想以及其引导浙江一师在艺术、生存层面激扬的“审美主义”精神向度。五四运动以后,浙江一师成为浙江省内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中心,校长经亨颐紧随时代潮流,提出了与时俱进、人格教育、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经亨颐的办学思想受到当时广大教育界人士的推崇,然而,当时江苏教育会的教育思想却坚持传统,显得相对保守,与经亨颐的理念产生巨大分歧。1920年2月,浙江省当局强行撤换一师校长经亨颐,激怒了众多师生,随之爆发了“挽经运动”。1920年3月,一师学潮激化。作者致力于在思想及观点的范畴“开出新境”。以往史家通常局限于对“一师风潮”和“五四”精神共通性的开掘,从社会革命价值的角度出发审视“一师风潮”,却忽略了浙江一师在风潮后期的文学革命更加有声有色,应该同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显然,作者的目光并未局限于被史家单独拎出的割裂的“一师风潮”时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而是将二者共同放置于中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将二者结合来看,透过表面看到“一师风潮”学生运动背后北大蒋梦麟、蔡元培的身影。诚如作者所言:“在勉力将深陷于学生运动漩涡之中的一师之舟划归学术港湾的姜伯韩、朱自清等一线教师背后,隐约可见北大蒋梦麟、乃至蔡元培悉心遥控着船舵。”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194-195页。作者对“一师风潮”的价值进行了重估,将“一师风潮”重新定义为新旧文化、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界标,“前后一师在新文化运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恰构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互文性关系,社会革命与文学革命互有侧重,彼此补正,又交相辩驳”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198页。。

同时,作者不仅纵向研究浙江一师的历史演变,还注重与同时代的北大、北京女高师等站立于现代教育风口浪尖的学校作横向对比,使本书不仅具备了“史”书所应有的时间深度,更拥有了立足于浙江一师而不拘于此的空间广度。作者将研究对象放置于“文学史、教育史、思想史的脉络中予以考察”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5页。,摸索中国现代历史上“新思想、新教育、新文学的结盟线索”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5页。,寻觅文学、教育和思想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文学和教育的启迪,新思想应运而生,在新思想的指导下,文学和教育向着现代化方向转变。文学思想、社会思潮、教育体制之间相互磨合、相互指引,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三十二年”。浙江一师的文学教育作为新文学浪潮中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一脉,其意义之重大和影响之深远需要今人重新考量。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作者摈弃传统史书的刻板叙述,将史实以讲故事的方法呈现在读者眼前,诗化的语言集趣味性、专业性于一体,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史料丰富、脉络清晰。专业读者可从中看到浙江一师在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教育发轫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另辟蹊径,从前人不曾留意的角度重新审视那个年代的人和事;非专业的读者则可以通过作者生动的叙述认识、走近那段风云变幻、大师频出的历史,并以此了解中国现代史上与浙江一师相关的文人群体,今后在阅读他们的文字时将不再无所适从、毫无触动。从这个角度看,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新文化传播年代的研究专著,更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导向书、启蒙书,它开启的将是普通读者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教育、中国文学深入探索的兴趣开关。

当然,本书毕竟是一本學术专著,作者虽尽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然而作为现代文学方向多年的专业研究者,书中许多学术性的专有名词对作者而言已成常识,但对于大众读者而言,这些专有名词或成为其阅读的拦路虎。作者若能于脚注、尾注中稍加解释,或许本书的普及效果会更佳。

总之,该著做到了“文史兼容,考论并举”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7页。,别出心裁地以浙江一师为研究视点,悉心触探、发掘“一师人”从事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中展现的时代潮流,在各种交错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梳理背后的内在逻辑。于学术层面而言,本书是中国现代教育及现代文学研究的补缺之作;于个人层面而言,提供了本书整体思路的作者张直心供职于与浙江一师素有历史渊源的杭州师范大学,本书渗透了其精神层面的追求,亦是广大“一师后人”的精神引领。作者的期盼亦是吾辈“一师后人”的祈愿,“寄愿与一师先贤的遇合,访学问道,渐次达臻‘呼吸相通的境界。”

张直心、王平:《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互动共生:以浙江一师为视点》,第41页。

猜你喜欢
一师王平视点
微视点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阴差阳错
耍脸
环境视点
我的自然笔记(二)
更正
咱去机场接个人
咱去机场接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