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角下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6 15:12林云芝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福州市幼小共同体

林云芝

(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福建 福州 350011)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学习与小学学习之间的过渡环节,它对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助推儿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意义显著。2021 年3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幼儿园和小学要分别做好入学准备教育与入学适应教育,家园校之间的共育机制应该进一步完善。

目前,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关注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活动;第二,针对幼儿园游戏化活动教育成效展开观察、分析与评估,研讨幼儿园相关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大班的幼小衔接课程内容;第三,紧扣相关政策文件,对幼小衔接展开发展愿景的展望与规划;第四,重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第五,直面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发展、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并展开思考。但是,很少有文章从“共同体”的视角来研究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本文结合“共同体”的视角,从“精神共同体”的构建、“合作共同体”的创设、“实践共同体”的生成三个层面,针对幼小衔接联合教研进行实践与思考,展开相关探索,以期为优化幼小衔接的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精神共同体”的构建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提出把21 世纪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愿景。佐藤学倡导的“学习共同体”,“不是地域性、血缘性的共同体,而是意味着由叙事、言词与祈愿的情结构成的富于想象力的共同体”,是学校改革的哲学,由“公共性”“民主性”和“卓越性”三大原理构成。[1]“公共性”意味着学校要给所有人提供共同学习的公共空间,要注重倾听与尊重,旨在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民主性”注重“共同体”中所有人的协同协商,强调平等,承担各自的责任;“卓越性”指向对创造性实践的追求。2021 年7 月,福建省教育厅出台《福建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幼儿园、小学密切沟通、交流,从促进儿童身心持续健康的角度出发,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构建平等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有效推动科学衔接。无论是佐藤学有关“学习共同体”对于共同体成员彼此尊重、聆听、民主、平等、卓越追求等的强调,还是福建省教育厅在幼小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中对于幼儿园、小学“共同的教育目标”以及儿童视角的重视,都要求我们构建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的学习共同体。在探索的初始阶段,可先构建“精神共同体”。

所谓的“精神共同体”,是指幼儿园、小学联合教研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追求,联结成员的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情谊和团结精神”。[2]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建立在对幼小衔接主要内容的清晰把握上,“共同的志趣”应指向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团结精神”应是协力完善幼小衔接所需完成的必要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交准备、学习准备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携手合作的精神。幼儿园与小学要联合教研,协同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工作。首先要明确幼小衔接的共识,在育人目标、育人理念、衔接准备、入学适应等层面,构建基于一致的育人追求的“卓越”“公共”“民主”的“精神共同体”。只有构建了稳固、融洽的“精神共同体”,幼儿园、小学的联合教研才能以内聚的精神理念驱动教育理念与教育叙事的自觉贯通,真正在双向衔接中强化衔接意识,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例如,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与晋安区榕博小学都重视幼儿的美育教育,重视经典诵读,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着眼于幼儿的整体长远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两所学校在联合教研时,注意构建“精神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定期交流,探索幼小衔接的课程开发。2022 年5 月,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鹤林分部在大班开展“童声古韵,诗意书香”系列活动。该活动并非传统层面上的游戏活动,也不是将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地搬到幼儿园的“宿构”,而是在“象形文字之旅”“诗词分享”“飞花令”“诗词表演”等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活动中,渗透对幼小衔接所需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的锻炼、考查与评估。

二、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合作共同体”的创设

佐藤学曾借助建构主义,对“学习”进行阐述。在他看来,“学习”是基于活动的“社会交往”,是对自我与社会同一性的持续建构。“学习的过程是在‘自我’与‘共同体’的张力中不断重构的过程”,[3]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要树立“共同体”的学习观,创设双向衔接、路径清晰、目标明确、活动有效、密切沟通的“合作共同体”。在“合作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已经潜在地构建了“精神共同体”,有共同的教育理念与团结精神,已将“精神”认同推向“合作”层面,展开相互尊重、相互协商、平等互利的对话式交往。

过去往往只强调单向的幼小衔接,更多的是幼儿园、家长的参与。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的必要性,也愈加明确在联合教研中规避单向化、创设“合作共同体”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在联合教研中创设“合作共同体”?

第一,要强化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意识。幼儿园要自觉贯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尽力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把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户外活动场所以及包括图书、玩具等在内的活动材料。小学要通过优化班级教室、户外活动区域环境,细化课程内容,革新教师教育方式等,进一步深化幼儿入学适应的衔接意识,缓解幼儿入学焦虑情绪,营造规范的教育环境。

第二,要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共同的教育目标与相呼应的教育计划,实现多层面的衔接。“幼小衔接出了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小衔接的单向性在作祟,没有引起小学方面的高度重视。”[4]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也是有效的调整。单向的幼小衔接只是停留在幼儿园教育的视角,相关的教育行为无法保障幼儿身心发展的持续性,无法推动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互动交流。这与“双减”前小学教育生态环境及其侧重知识教学有关,也与幼小联合教研共同体机制的匮乏有关。国外一些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幼小教师要定期见面交流、沟通,要在彼此之间提供资源服务,可尝试跨校交流等。“在瑞吉欧幼儿园,幼儿园教师要与一年级的教师见面,为他们提供一些秋季入学学生的有用信息;一年级的教师也要为幼儿园教师服务,提供资源帮助。”[5]此外,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在加强交流的同时,要形成共同的教育目标与教育路径,以实现多层面的衔接与融合。

第三,要明确联合教研的核心议题,增强教研的针对性。针对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心这一学情特点,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时,可设置“小学校园探秘之旅”的议题,安排相关的衔接活动计划,如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小学的想象,为幼儿提供有关小学校园生活、环境的图片与视频材料,邀请小学教师为大班幼儿讲解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校园等。

三、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实践共同体”的生成

“共同体”是作为社会学的概念进入学科领域的,其基本含义是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学习共同体”也应基于协作关系,凝聚教育共识。群体成员在共同目标引导下展开互动合作,在“公共”的空间中彼此尊重、聆听,在“民主”的平等关系中自觉承担责任,在“卓越”的方向中追求更优化的效果。在构建“精神共同体”、创设“合作共同体”的基础上,围绕教育行为指向的特定“叙事”“言词”“祈愿的情结”,建构“实践共同体”。所谓“实践共同体”,是指共同体成员在协作交流中,面对教育发展中的现实与问题,凝聚实践策略,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联合教研应致力于落实“实践共同体”的生成。

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应在实践交流中关注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探寻教育突破点。目前针对幼小衔接,有不少家长侧重幼儿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超前学习而不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还有的家长过于焦虑却束手无策。据此,幼儿园与小学都应借助专家讲座、家长会、家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家园协同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并达成育人共识,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儿童对于小学学习环境的适应,强调对新环境的顺从,注重培养习惯与相应的学习力,却“忽视了使环境成为支持儿童连续性发展的有利条件”。[6]因此,应展开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重视幼儿在学段衔接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感受,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可以有效支持幼儿在动手能力、专注能力、聆听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规则意识等方面持续发展的环境。

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应在校园环境创设方面追求衔接,从而从直观的“最近发展区域”层面,从儿童视角的维度,引导幼儿完成不同学段的衔接。例如,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区,该幼儿园构建开放的游戏环境,开发户外游戏区域,并将其整合为富有自然野趣、能够把幼儿从狭小室内解放出来的物质空间,引导幼儿在“爬山坡”“过木桥”“骑行栈道”“菜园写生”等模拟情境中,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幼儿园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学会观察与记录,读懂每一个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学习和发展。再如,福州市晋安区榕博小学在一年级户外活动区增设以科技阅读和绘本阅读为主的阅读角,创设童印区,在操场地面还设计格子和沙包圆盘。这些区域与福州市榕博幼儿园一致,在校园环境上追求幼小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还应针对目前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不足,致力于推动教育方式的衔接。幼儿园大班要适当延长课堂时间,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与规则意识。小学一年级要侧重引导儿童在活动体验中学会思考与表达。例如,福州市榕博幼儿园与福州市晋安区榕博小学协同创建幼小衔接共育机制。两校不仅加强在儿童教育理念、方式等方面进行理论研讨,还通过主题教研、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共同评课等形式,推进幼小衔接的实践深化。2022 年1 月6 日,福州市晋安区榕博小学与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联合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展示幼小科学衔接阶段成果。其中,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李杰老师与榕博小学陈孟佳老师以“面积守恒”为主题,开展同题异构,从课例的实践角度,展示教育方式的深入衔接路径。

总之,以往的幼小衔接,单向化衔接痕迹明显,共同体视角不够突出,“衔接”的持续性较为有限。“共同体”视角下的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追求的是“精神共同体”的构建、“合作共同体”的创设、“实践共同体”的生成,强调幼小衔接在“共同体”中对于“精神”“合作”“实践”的逻辑关联的遵循,倡导在共同的学习空间里,实现多层面的衔接与融合,进一步强化衔接意识。同时,对于共同体成员在“自我”与“共同体”的张力互构中需承担的不断被重塑的角色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以便幼儿园与小学的联合教研在共育机制中趋于系统,走向真实,发挥实效。

猜你喜欢
福州市幼小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爱的共同体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Saving the life of a wolf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福州市妇联深化“姐妹乡伴”助力脱贫攻坚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奇妙的梨子提琴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