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25 11:28:08杜婷杨佳明陈熵王宇宁
南北桥 2022年15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双减心理健康

杜婷 杨佳明 陈熵 王宇宁

[ 作者简介 ]

杜婷,女,四川绵阳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

杨佳明,女,江苏无锡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

陈熵,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

王宇宁,男,河北唐山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

[ 项目名称 ]

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基于多阶随机抽样方案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为深入探讨“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就“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优化路径。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比较健康级别的人数集聚预示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双减”之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影响因素的价值内核发生了微观层面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校、家庭、个体等维度出发实现与“双减”的创新对接,更好地服务青少年的发展。

[ 关键词 ]

“双减”;心理健康;青少年;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5.045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双减”正式落地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是国家和政府要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之下,中小学教育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革,以牺牲学生时间为代价的传统的教学思维需得到扭转。“双减”之下也必然会使之前由过量作业及补习班所占用的时间被重新释放。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这既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机遇,也是一个复杂新颖的教育问题,如何在“双减”的背景下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1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题的现状

我国对于青少年的范围划定为儿童与成年之间,年龄为十一二至十七八岁。其所处的学段从小学末段到大学的前段。这其中十一到十四岁称为少年期,这一时期与“双减”工作的重点纾解学段有着高度的重叠。这也就意味着青少年群体将成为“双减”工作开展影响较大的一个群体。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正经历着身体和心理的急速变化期,情感上的敏感和多变、认知上的局限和偏颇、自我评价上的迷恋与否定、生理特征上的突变与隐匿如暴风雨一样袭来,使得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陷入压抑、焦躁及不安的情绪当中,进而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双减”工作开始之后,无论是学校和教师,还是学生和家长都未能在这样的一场政策匡正中回过神来,尤其是学生。“双减”将他们从已经习惯的高压式生活当中释放出来,必然会对其心理层面造成一定的冲击。为更好地研究“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此次研究中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了心理问卷调查,以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制作的过程当中,将认知能力、情绪、意志品质及心态作为反映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的重要内容。问卷发布后,历经一个月的时间共收回问卷11732份。数据分析发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十一至十四岁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心理健康的均值为16.7,处在“较为健康”的等级,且处于比较健康、不健康两个等级的比重相对较少。80 %以上的调查对象处在比较健康及以下,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乐观。

因“双减”政策的施行时间相对较短,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在结果分析上与前期研究未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随着政策实施时间的不断拉长,其作用也会被进一步放大,对青少年微观层面的影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问卷结构、调查结果以及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生活环境,筛选出“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四大影响因素为学校氛围、学习能力、家庭教育、意志品质。此次影响因素的分析当中,将重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双减”已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度的分析,以提升研究的实效和价值。

2 “双减”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2.1 学校环境

“双减”政策执行之前,学生的在校成绩成为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指标。分数高则自信满满,分数低则自信缺失的问题相对严重。学习的高压之下,使得学生无暇顾及其他能力的发展,也很不认同其他能够给自己带来的闪亮时刻。而这一类似丛林的单一性法则导致很多中等学生及中等以下的学生出现了心理层面的问题。学校教育当中虽然倡导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对某市四所全日制初中的走访当中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常态化、科学性层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集中反映了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认知的偏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孱弱,这也就导致上述心理问题发生之后很难得到纾困,进一步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双减”背景之下,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将更为多元,标尺的丰富有望使得多层面人才不断涌现。

2.2 学习能力

目前,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过分强调努力所带来的收获,将学生学习上的进步缓慢、成绩不高茫然地归功于学生不努力。这种意识的强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摧残,导致学生自我认知的否定等问题越发突出。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距,除智力因素之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倘若学生对学习中的压力不能进行排解,势必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值得关注的是,在学习生活中,一部分学生不能处理好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过分地放大了与同伴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在心理因素的不断加持下使这样的关系变得紧张而压抑,这也是当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大内因。“双减”之下,一方面,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将更加丰富,向学习要效率、向课堂要效率成为一种必然。另一方面,学生间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增多,同伴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会得到更多的调和机会。

2.3 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当中第三大影响因素。当前,对这一方面的教育未能够成体系化、学科化展开,而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究其效果,不甚理想。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呈现出自然生长的状态,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层面也未能就这一问题做出较好的探索,这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在面对心理困惑及难题时状况频发。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会采用逃避、哭泣等消极应对方式,而鲜能通过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来实现自我突破。就此我们能够看到,在初中生中,能够实现自我提升的少,但因某次考试不利而一蹶不振的却不在少数。此次问卷调查也较好地反映了这一问题。如在“就算是我不喜欢功课,我也会尽全力去做”“会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尽力去做”的选项当中,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的不足两成。“双减”背景之下,关于学生品质教育的问题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更多的植入时间、空间以及培养的活动、平台的干预下将得到较好的扭转。

2.4 家庭教育

在新近的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了“心商”这一概念,心商可以有效地提升青少年对于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部分教育专家认为,“10后”的青少年在心商层面有着显著短板。一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未能对这一问题进行重视,关注点的错位导致学校和家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心理成长。二是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十分残酷的蜕变过程,学业的压力使其在蜕变过程中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力被湮灭,很多时候对自己正常心理需求也到了一种极为变态的地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远离也使得他们将心事锁在心头而不与外人交流。“双减”背景之下,时间冗余下的放任生长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它将会给青少年埋下更大的祸根。教师和学生家长需积极地就这一问题展开优化。

3 “双减”背景下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3.1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地意识到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必然性以及“双减”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机遇,要积极地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上档升级,通过内部挖潜、外援支撑等方式,驱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发展,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这对于扭转青少年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科教师加强创新教育与方法指导,用更高效的课程、更有效的学法来驱动学生学业能力的提升,以此来缓解因时间缩减给学生及学生家长所带来的焦虑。

3.2 多元评价学生素养

“双减”之下,学校一方面要就政策推行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内容展开积极的探索,以更为立体、丰富的资源供给来引导学生从成绩的视野当中解脱出来,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在着手于建立丰富的教育体系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评价体系的开发和运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因评价标尺的丰富而获得展示优秀自我的机会。心理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加强与学科教育融合,深化交流、合作等理念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竞争、利用竞争,在良性的氛围中实现学业成绩、综合素养以及社会能力上的共同进步。

3.3 重视意志品质培养

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的传导下,青少年群体成为社会中的高压群体之一。就这一问题,在通过外部环境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干预的同时,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内部建设同样必不可少。而这其中,意志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是由意识品质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学生自身的意识品质决定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往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在逆境当中勃发和成长。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探索意志品质培养的路径,以丰富的活动、多元的实践来加以驱动。

3.4 深化家庭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因社会的高节奏、高压力,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这样的问题在一线城市或农村地区较为明显。一些家长因工作繁重而分身乏术,一些家长是懵懂未知而责任缺失,这就导致青少年教育成为教师的单打独斗,这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十分不利,这也是“双减”之下需要重视的问题。“双减”实现了对于形式的匡正,却也掀开了管理的真空,若家校未能实现有效的接力,将会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出现。因此,在“双减”下要通过丰富且具有实效的方式让青少年家长参与进来,进一步地夯实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成才培养体系。面对当前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青少年家长共育教育思想的灌输,让更多的家长明确自身责任,躬身实践,让更多的青少年获得完整的教育。

4 结束语

超量的课业负担使学生难以承受,高额的补习费用使家长难以承担,这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双减”是从国家教育的未来出发而进行的一次匡正。减掉的必然是负担,而不是质量。在这一探索进程当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又一次成为热点。此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双减”背景下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总体良好,处在比较健康的一个级别,但总体80 %以上的比较健康人員仍意味着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学校环境、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学习能力四大影响因素的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多元评价学生素养、重视意志品质培养以及深化家庭教育改革等策略来践行,有效减少青少年成长中的不良影响因素,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永雄,杨敏梨. 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成长环境优化策略研究[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30-34.

[2]毛平,王露露,谭茗惠等. 童年不良经历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6(11):1298-1305.

[3]岳彩镇,杨志雯,费秀芬等. 重庆市某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3):15-21.

[4]何妍,俞国良. 生态系统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机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3):4-6.

[5]卢琼珊.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及阐述[J]. 现代职业教育,2018(12):43.

[6]席玮,马立平.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群体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33(4):116-123.

[7]赵雅宁,孙宗琪,郭霞. 青少年自我分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J].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2):186-189.

[8]胡雯洁. 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双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 06:33:58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冰雪运动(2016年5期)2016-04-16 05: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