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芳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将教育理念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并推动人才培养研究深入发展。铁路职业院校针对人才培养展开评价,能够加强对人才培养整体效果的认识与了解,保证人才培养在实施时的整体质量[1]。
1) 产学研结合模式。运用此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企业和学校之间形成合作关系,重视学生素质提升、操作能力增强,借此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2]。可以将企业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资源充分融合在一起,在学校中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中主要提升技能,加强实践,进而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工作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高效培养,保证铁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
2) 双证书模式。运用此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需获得毕业文凭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3) 订单式模式。运用此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主要是建立在订单基础上,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需一同制定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计划,并签订用人合同订单,针对技术、知识、教学等方面展开合作,学校与用人企业共同进行教学,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到企业中工作。
1)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相关评价体系能够发挥结果引领以及结果导向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控制体系与监督体系,是铁路职业院校制定各项措施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基于最终获得的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保证院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但是当前评价体系构建中仍然存在问题。在进行人才培养评价的过程中,会将政府评估作为主要标准,政府对于质量评价具有绝对影响力,社会机构、校外人员、用人企业在评价中占有权重比较小,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吸引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其中。
2) 评价标准较为混乱。针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时,在多数情况下会将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对于学生潜能培育有所忽视。在教育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多数比较关注理论知识讲授,学生整体学习较为被动,在此情况下,其学习主动性与自主学习意识会受到影响。
3) 评价方式有待拓展。在办学过程中,多数院校比较重视自身就业率,然而就业率和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并不等同,虽然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因此进行评价时需注重多元性。
4) 评价内容比较片面。在双向选择实施就业的背景下,针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与能力评价的重要性越发明显,然而很多学校的培养重点并不是技术知识、职业道德等,过于重视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知识,以致整个评价内容比较片面,难以将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充分体现出来。
5) 评价指标不够量化。在教学处于初始阶段时,未能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师资水平等实施量化评价,以致难以实现协调配合。在教学中,未能对教师教学质量、教研能力、育人能力以及学生实际学习质量运用形成方式进行评价,最终导致教师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改进。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未能对教学质量、课程、教学管理、专业等进行终结性评价。
6) 缺少过程性评价。对于铁路职业院校来讲,人才培养属于动态性过程,针对学生培养进行评价时也需将动态性体现出来,针对评价进行完善和调整,进而更好地适应内部因素变化以及社会因素变化,转变原本单纯运用考试进行评价的方式,使评价能够与人才需求相适应。
7) 缺少特色标准。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铁路职业院校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就需重视特色性建设,形成本校特色性教学战略,而不是单纯将自身办学类型、办学性质以及社会服务体现出来。但是当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缺少办学评价标准,导致评价体系难以将完善性充分体现出来。
对于铁路职业院校来讲,主要是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借此适应社会实际发展需要[3]。在此过程中,需制定与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提升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以保证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等。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积极建立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4]。在进行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铁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相关标准中的内容作为主要依据,将输入、过程和输出作为主要路线,保证设计工作在实施时的系统性。也可以借鉴教育部门制定的人才培养相关评价方案以及指标体系作为指导,确定进行人才培养评价的具体内容、评价标准以及指标等级等。在确定方案时,需由专家审核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为使评价方案体现出可行性,可以针对其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工具展开试用,进而对评价方案以及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比较大。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5 个方面。
1) 确定体系构成。就培养条件来讲,主要为办学资格;就培养过程来讲,主要包括培养标准、专业定位、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素质培养、关键能力、教学保障和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就培养结果来讲,主要包括学生素质与今后就业,其中学生素质包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证书获取率等。
2) 掌握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型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5]。当今,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就是科技创新力,如能点燃中国的人才创新、技术创新和教育创新,定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6]。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总结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和宝贵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铁路职业院校来讲,需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身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实际发展需要,并且将学生能力提升、知识强化作为人才培养工作在实施时的主要路线,进而满足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培养中,需将应用性充分体现出来。
3) 科学系统设置教学比重。实践在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实践教学所占课时会比理论教学更多,理论教学需为实践教学实施提供指导。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推动实现一体化教学,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整体关注程度。
4) 加强运用信息技术。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运用QQ、微信等对评价进行反馈,将学生实习、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毕业跟踪结合在一起,建立相关实时沟通平台,了解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保证人才培养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整体效果,推动实现评价日常化。
5) 推动完善三方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重视评价主体在范围上的拓展,重视企业、行业、用人单位、媒体等做出的评价,体现出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性,促进铁路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首先,可以建立全程评价机制,其中包括顶岗实习、实训、毕业生跟踪等,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动手能力、思想表现、工作业绩等展开调查,促进各项指标量化,及时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体现出来。其次,了解家长反馈,结合家长反映出的子女实际就业情况、收入情况等,保证人才培养整体质量[7-8]。
1) 运用百分制方式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与学生在校期间课程完成情况结合,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必修课程、实践环节、选修课程,还需将课外素质活动包含其中。必修课程、实践环节、选修课程分数共为60 分,课外素质活动为40 分,课外素质活动在24 分以上方能毕业。课外素质活动主要包括体育类、社会实践类、科技活动类等。在此过程中,需将评价贯穿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整个过程中,将实践应用的实现作为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进而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技术应用的整体掌握,使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
2) 积极开展质量评价。在评价课外素质活动分数时,需包含学术竞赛和创业竞赛、学术和科研论文、实践活动、文化竞赛、体育竞赛、非学术文章等方面。其中学术竞赛和创业竞赛10 分,学术和科研论文6 分,实践活动4 分,文化竞赛4 分,体育竞赛10 分,非学术文章6 分。对于课外素质活动获得的分数来讲,采用每获奖一次便得分一次的方式,学生的课外素质活动分数达到24 分方能评价合格,这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 运行管理机制。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针对创新人才培养评价进行综合性考虑并在自身权力范围内制定规则。在此过程中,学分活动需获得教务处认可与审批,由教务处进行监督,在获得审批之后才能执行。在向教务处进行申报的过程中,经常组织开展的活动可以在学分系统中固定下来。每年4 月递交申请材料,并且在活动结束之后也需提供材料,在信息核实无误的情况下,方能对其进行公示,然后将内容录入到管理系统中。同时在活动运行过程中,需获得设施、物质方面的充分保障,社团参与组织、竞赛以充分获得人才支持。在管理工作开展时,需秉承规范化、标准化、公开化原则,使铁路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在铁路职业院校中,针对人才培养构建评价体系,既能够使人才培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更加专业化,保证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又能够为院校完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提供参考,保证人才培养能够和社会实际需要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