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激励机制研究

2022-11-25 21:17曹艳华郭淑雯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2年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公益

曹艳华,郭淑雯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1 研究背景

当今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公益”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模式,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的“微公益”发展势头迅猛,其以低门槛、低成本、易开展、高参与度等特性赢得了广大社会民众尤其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青睐。“微公益”立足于微小事件,旨在最终达成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目标,以“合微小之力带动巨大改变”为价值的“微公益”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巨大推力。

“微公益”与大学生志愿服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首先,“互帮互助,助人自助”的志愿者精神和“积小善成大德”的“微公益”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高度契合;其次,“微公益”丰富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最后,“微公益”所依托的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并不陌生,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互联网的深度使用者无疑是最具潜力的“微公益”参与群体。当前,我国高校传统志愿服务仍然处于转型时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由此看来,将“微公益”的强大活力注入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是大势所趋,具有极其可观的发展前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2.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微公益”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公益”的概念、特点及现状三方面。

1)“微公益”的概念。2004年,余志海创立“多背一公斤”公益网站,他是国内最早提出“微公益”概念的人之一。吴棉国等[1]认为一系列亟待实现的社会目标(扶贫济困等) 促进了“微公益”的产生,一定意义上“微公益”就是一种社会服务。陈显捷等[2]认为大学生参与的“微公益”活动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和方式,只要有爱心,何时何地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这些都属于“微公益”活动。白雪苗[3]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微公益”进行了解读:“微公益”是由普通社会大众发起的借助于微博这一社交媒体平台解决日常社会问题的一种公益活动,其“微”既可以理解为微博平台,又可以理解为微小。在本研究中,笔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微公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微小的公益活动,即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说时刻维护公共卫生环境;二是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公益活动。

2)“微公益”的特点。“微公益”具有传播及时、互动性强、透明度高、影响力大的特点。杨钊[4]认为“微公益”相比于传统公益具有以下独特性:公众参与度更高;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拥有较良好的事后反馈机制,互动性更强。田丹丹等[5]认为国内的“微公益”是一种征集志愿者的志愿活动,其借助微博平台发布相关的公益信息,具有草根性、即时性、透明性3 个特点。

3)“微公益”的现状。2012年,《民间组织蓝皮书: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1—2012)》 曾指出我国“微公益”发展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规范性的问题和公开募捐资格的问题。杨婧[6]认为我国“微公益”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一方面政府这一支持者在“微公益”组织运行过程中角色定位缺失,法律法规对“微公益”组织的发展也起不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公众对于网络世界抱有较高的警戒心,因此对“微公益”的参与度较低,这都无疑对“微公益”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曾庆香[7]认为“微公益”扭转了过去少数人才能做公益的局面,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公共政策的改变,促进了社会进步,但目前“微公益”的专业性和制度性还有待提高。

2.2 国外研究现状

“微公益”最先起源于美国,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国外“微公益”事业的发展较之于国内已然比较成熟且保持快速稳步发展状态,国外也称之为“社交媒体捐赠”或“社会化媒体筹款”,2007 年美国的约翰·布林创办公益慈善网站FREE RICE时最先提出“微公益”这个概念。从大的属性上分类,国外“微公益”属于民间公益的一种,国外研究者对“微公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公益”组织。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发展,国外“微公益”组织已经有了一套特有的运行体系和管理制度。

3 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山东省烟台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调查问卷主要通过线上发放,累计发放问卷210 份,回收210 份,有效问卷210 份,有效率为100%。

通过对问卷调查报告进行数据分析,针对以下问题可以得出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的一些相关结论。

对于“您参加过以下哪些志愿服务活动”这一问题,77.99%的学生选择“捐款或捐赠物资”,59.33%的学生选择“清洁活动”,43.54%的学生选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对于“您通常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获取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信息”这一问题,81.34%的学生选择“公益社团”,68.42%的学生选择“网络平台推广宣传”,其余方式占比不大。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频次并不是很高,对于“进入大学以来,您参与过几次志愿服务活动”这一问题,44.98%的学生选择“1~3 次”,27.27%的学生选择“4~6 次”,仅有11.00%的学生参与过10 次以上。

通过对大量已有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处于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志愿服务内容传统,缺乏创新。当前,物质生活的发达使得高校大学生有富余的财力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然而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老套单一,缺乏挑战性和创新性,与大学生的新时代社会需求不匹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大多仍然是捐款或捐赠物资、参与清洁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福利院看望孤儿等。

2) 志愿服务信息来源过于狭窄,不够广泛。基于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大多集中于学校公益社团和相关网络公益平台,借助于互联网的相关公益途径和方式较少。

3) 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不强。近年来,大学生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度和积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大部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只是偶然行为,或者说相比于持续时间长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志愿者更倾向于参与一次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4) 专业结合不紧,相关性不强。志愿服务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之一。许多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都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即“所学无所用”,大部分高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或“微公益”活动更偏向于大众化,在专业特色化提升问题上少有探索,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得不到发挥。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应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学以致用。例如,组织计算机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电脑义诊活动,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

5) 缺乏保障因素,认同度不高。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保障因素主要有法律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而这些恰巧是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所缺少的。法律保障方面,维护青年志愿者权益的相关法规政策还不健全,仍处于探索阶段;制度保障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制定的一些指导本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办法和意见都比较简单笼统;资源保障方面,主要是资金、信息、师资等方面的缺乏。保障因素的缺乏使得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

4 相关激励机制的探索

4.1 推动“微公益”理念在高校中的传播

以“微公益”助推“微志愿”旨在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这里的“微”可以指“微服务”“微愿景”“微平台”“微机构”,其核心理念就是随时随地都能参与志愿服务,人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将“微志愿”理念注入到高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打破部分学生对传统志愿服务的错误认知,使其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再局限于时间、地点和方式,不再局限于轰轰烈烈的公益行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大力宣传“微公益”理念,使其内化到高校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中,让“随手做志愿”成为举手之劳的日常习惯,让“志愿者”3 个字变得不再那么高高在上。

4.2 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多元化发展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中合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需求为导向,利用智能软件、基础数据库和线上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服务圈的各自优势满足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各高校可借助“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创立校园“微志愿”模块,充分利用现有的志愿服务资源和相关实践平台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管理,同时学校在资金、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发挥其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创建高效的“微志愿”平台。

4.3 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传统志愿服务所强调的无私奉献和不求回报显然与当代志愿服务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大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无法获得相应回报的现象比比皆是,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虽然校方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有所记录,但在激励机制上仍有所欠缺。久而久之,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获得感愈来愈弱,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度也随之消减。

高校可以根据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表现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激励。首先,对志愿者们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花费给予报销,解决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其次,高校可以实行服务时长置换学分计划,以此鼓励更多大学生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中。除此之外,各高校也要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鼓励。

4.4 搭建专门的“微公益”平台

各大高校无疑是高校“微公益”平台的搭建主体,高校要紧跟时代潮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高效且多样的“微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在高校中有效进行。微博、微信作为当今国内使用率较高的两大社交媒体平台,在“微公益”活动的高效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借助此类微平台传播“微公益”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而呼吁更多大学生参与到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中,参与到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建设中。

在建立实践平台的同时,学校也要注重事后反馈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创立专门的论坛、贴吧和微信公众号,让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疑问,相互交流,由教师、专家及时解答,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专业化。资源共享平台可以采取校校联合、高校与社会组织联合、高校与公益机构联合、高校与政府联合等方式多主体协同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呈良好态势,传统高校志愿服务正逐步向新型志愿服务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微公益”充当着不容小觑的角色,其以低门槛、低成本、易开展、高参与度等特性赢得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广泛关注,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无限的契机和动力。助推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良好地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多方努力和积极参与,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借力于“微公益”理念推动传统高校志愿服务的转型升级可谓是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公益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公益
公益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公益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