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政策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22-11-25 13:52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陈亚婷
天津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数学

■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陈亚婷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质量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发展。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重视学生各项能力及核心素养发展。因此,要减少布置简单、机械、重复性强的作业内容,着重布置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有效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这样才能让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推行提供助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综合发展。本文主要从作业布置时间、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展开讨论,说明如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布置小学数学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精备作业内容。作业中的习题一定要经过筛选再布置给学生,题目要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结合备课情况及教学内容先行收集资料,再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巩固更多的知识点。第二,巧设作业层次。数学作业设计还要坚持层次性、有效性及开放性,设计课后作业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传统的作业形式并不符合所有学生的需求,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处理势在必行。第三,严控作业总量。数学作业设计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在的年级合理控制作业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作业,增加趣味性、探究性较强的作业内容,以便达到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的目的。只有遵循以上原则的数学作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因作业量过多或难度过大而出现敷衍、抄袭等问题。

二、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一)把握学情,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作业

教师虽然是作业内容的设计者,但作业主要服务于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作业内容的难易程度。换言之,教师要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学习情况,并了解校内外组织的活动,还要适当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只有全面综合地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合理的控制作业题目的难度,而且在作业反馈环节中,如果学生出现不同的情况,教师才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繁忙的工地——线和角”为例,本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的直线、线段、射线和角,掌握正确度量角的方法并学会画出任意角的度数。通过课堂中的观察和总结,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认知不充分,时常会混淆它们的概念,使用量角器量角时也存在问题。针对以上学情,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侧重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具体内容如下。

【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作(),它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2.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从()点引出两条()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3.锐角的角度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度的角叫作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4.角的计量单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等份所对应的角就是()度的角,记作()。

【画一画,量一量】

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48°,65°,160°的角,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画角的步骤。

2.不用量角器,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75°、120°、和15°的角,并在图中标明这些角是由哪几个度数的角拼成的?

作业的容量虽然较小,但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全面,学生完成填空部分的习题,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再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在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在此后要重视学生的作业反馈,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展开教学反思,并以此为根据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薄弱部分,并实现高效学习。

(二)控制时间,宏观调控数学作业总量

根据实践教学证明,单科练习时间越长,学生对该科知识的掌握就越好,这也是传统作业量多、重复性强的重要原因。但各科教师都增加了作业量,就会延长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一旦超出合理的时间范围,就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对各科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学生本周内各科作业时间进行调查,并与其他科任教师展开讨论,适当调整各科作业的数量,保证数学及其他科目作业的时间长度科学、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为例,传统作业设计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算法及规律,会设计大量的口算、列式计算等习题,机械性、枯燥性较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从大局出发调整作业总量,保证知识点考查全面的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具体内容如下。

1.在算式中合适的地方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64+24÷8-2×3=5

(2)64+24÷8-2×3=67

2.能否将下列算式列为综合算式?

(1)◆-□=○,□+▲=●,○×●=■

(2)◆×□=○,□÷▲=●,○-●=■

3.今年奶奶57岁,妈妈33岁,我7岁,几年后我们三人合起来正好是109岁?

4.水果店中有梨和苹果共160箱,梨卖出了20箱,又运进苹果40箱,这时苹果的箱数是梨2倍,水果店原有梨和苹果各多少箱?

教师设计了丰富的混合运算题目,大大降低了习题量,剔除掉简单、枯燥的习题,增加了应用题和思考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在练习中增强对知识的熟练度。值得注意的是,优化后的数学作业“少而精”,具有代表性,减少学生作业时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课堂中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提升混合运算能力。教师要指出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并作为生成性素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分层理念,设计层次不同的数学作业

小学虽然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但学生受到家庭因素及自身能力的影响,数学基础、接受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课堂学习效果不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分层作业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更多的选择权,在提高作业完成效率的基础上,使不同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和进步。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为例,为了借助相遇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通过难度不同的应用题,指导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法。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题】

问题:张宏和李明的家分别位于学校两侧,二人同时从各自家里走向学校,经过4分钟后二人在学校门口相遇,张宏每分钟走60米,李明每分钟走70米,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设计意图:这一题目较简单,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相遇”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后都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找到解题思路,完成作业内容。

【拓展题】

问题: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450千米,一辆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辆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如果快车先开出30分钟慢车才出发,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出发几小时与快车相遇?

设计意图:拓展题是发展题的变式,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逻辑要求更高,更适合数学基础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生通过对拔高题的探究,能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效增强抽象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此,教师设计难度不同的分层作业,并明确区分作业的任务难度及评价等级,指导学生结合自身课堂学习情况与数学基础能力,挑选适宜的作业内容,并将任务逐个击破,全面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进阶式评价。这样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让学困生站起来能摘到“桃子”,中等生踮起脚摘到“桃子”,优等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学生会更愿意完成作业,在此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联系实际,保证数学作业贴近生活

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价值,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到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强化感悟的目的。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新校服——条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实践型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题目情境】下学期,教师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展开教学,而成绩是划分小组的重要依据。请大家自行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制作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并解答以下问题。

班级某次数学考试成绩表

1.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2.统计图中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一格直条表示()。

3.哪个分数段的人最多?90分以上为优秀,优秀的有()人;80~90分的人数是60分以下的人数的()倍;90~99阶段的比100分的多()人。

4.全班共有()人参与了此次测试?

【思路分析】虽然作业中只有一道题目但容量并不小,学生要先根据班级中的实情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制作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内容绘制条形统计图。在绘制过程中,学生要先确定横轴和纵轴的意义,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

【拓展实践】请学生回到家里,在家长的帮助下,调查家中一年电费的使用情况,并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绘制完后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家庭中哪一个月电费花费最多,哪个月电费花费最少?为什么?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后,部分学生尚未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有部分学生只会看图表,不会制作图表。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能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实践解决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作业的批改,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先给予其肯定再进行有效地指导,以便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同时,培养其学习热情。

(五)丰富多样,作业形式设计新颖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兴趣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而将这一观点应用在作业设计中,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作业的完成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在数学作业中融入新颖、有趣的内容,为学生营造更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作业的完成效率,教师可以设计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如估算、变式题、一题多解等。具体内容如下。

【估算】

1.判断下面两题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请给予纠正。

(1)810÷90=90

(2)有242千克豆油,每30千克装一桶,这些豆油都装完需要多少个桶?242÷30≈8(个)

2.在()中填上最大的整数。

(1)20×()<85(2)40×()<316

(3)21×()<180

【一题多解】

学校新购进了一批连环画,共有92本,每班要分30本,一共可以分给几个班?能否用两种算法计算?

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学生会觉得非常有趣,教师可以将这份作业形式进行推广,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这类题型与同伴进行互动,相互分享解题心得。此外,还可以在作业中融入游戏、实践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内容,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也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方向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深入研读政策内容,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也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质增效”。在设计作业时要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设计,通过优化作业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实现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